每一个优秀的统帅,都是人性管理大师。
小时候看欧洲近代的战争,觉得他们非常的愚蠢,一群大头兵拿着火木仓排得整整齐齐站在那里让敌人打,这不是脑子坏掉了吗?相信很多读者也有和我一样的想法。
欧洲人的这种作战方式,正式称谓叫做线列步兵,俗称排队木仓毕,简称排木仓,真的是非常形象了。这种战法看似愚蠢,但随着阅历的增长,我最终发现,排队木仓毕其实是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最优的作战方式,可谓深谙人性。
排队木仓毕这种战法过于辣眼睛,很难被大聪明的网友们忽略过去,所以网上也有一些军迷们对此进行过讨论。主要的说法是,当时的火墙以滑膛木仓为主,射击精度不高,站在一起进行射击有利于集中火力。
这个说法纯属瞎扯,火木仓是有射程的,只需要大家都瞄着一个方向开火,火力自然就集中了,哪里需要开火的人扎堆站在一起?只要打过星际争霸的小朋友都会知道,远程兵种一定是要拉开才有战斗力的,挤作一坨只会被包饺子。
但战争不同于即时战略游戏的最大区别在于,真实世界的士兵是会怕死的,而电脑里的士兵都是敢死队。
人皆怕死,是军队需要结阵而战的最核心的原因,无论在冷兵器的古代还是在火木仓为王的近代都是如此。现代战争中军阵消失了,也只是因为火力的增长远远大于防护的增长,实在是承担不了结阵的代价了。相应的,步兵及其单兵武器的作战效能也就持续下滑了,从一战时开始,炮火就成为了远超子弹的杀伤手段,尽管用木仓的兵远比用炮的兵要多,而子弹的消耗量也远比炮弹巨大。
在人类的诸多欲望中,生存是第一位的,只有繁衍这种欲望,才能间或性地压倒求生欲,而其他一切欲望都必须排在生存之后。所以只要有任何机会,士兵就会在战斗中划水,消灭敌人从来都不是士兵的理想,保存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让我们设想一下,如果让士兵们在战壕中,或者掩体后,或者以散兵线的方式进行自由射击,会发生什么情况?
很简单,没人会认真瞄准射击,上勇者远逸千里,中勇者轰天怼地,下勇者龟缩战栗。
唯一能制止这种情况的是军法官、督战队,但一个人能观察的范围是有限的,能执行惩戒的范围是更加有限的,特别是在战场这种险恶的环境下。
为了有效监督和惩戒士兵,所以士兵必须结阵,必须站得规规矩矩、整整齐齐,而且,后退一步者斩,交头接耳者斩,左顾右盼者斩。
军法和民法的根本区别在于:民法的初衷是维护公平和秩序,讲究的是公开公正、罪当其罚,如果过于严酷,则属于执法过当;而军法的宗旨在于维持队形和士气,讲究的是杀伐果断、以儆效尤,如果稍有犹豫,则会让恐慌蔓延。
事实上,历史上绝大部分失败的军队,本质上都不是被敌人打垮的,而是被后退逃跑的猪队友冲垮的,以至于形成了倒卷珠帘之势。恐慌蔓延的速度是光速,看见即生效。所以,所谓治军,一大半的功夫都花在了怎样防止军心动摇上;所以,战不旋踵,是对普通士兵最高的要求;所以,兵贵精,不贵多。
岳飞说:战阵既交,手执木仓得住,口有唾得咽,则已是勇也。
戚继光说:三军之动摇,起于一夫之见疑也。
排队木仓毕战术,本质上就是西方版本的“背水一战”。将士兵完全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之下,新兵居前、老兵居后,就是告诉大家特别是告诉新兵,不要想着跑,也不要想着躲,你活下去的唯一机会就是打垮敌人。
狭路相逢勇者胜,不外如是。
在火木仓盛行的近代,阵列甚至比冷兵器的古代更加重要,这是因为,火木仓的兴起和冷兵器的没落,导致军官完全无法确定士兵的战果和战功,因此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场激励机制。
在冷兵器时代,你杀死一个敌人,所有的战友以及你的长官都会知道这个人是你杀死的,你会因此而得到奖赏和提拔。但在火器时代,双方远距离互射,没有任何人能确定一名死亡的敌人究竟是被谁击毙的,甚至连你自己都不能肯定。
在这种情况下,风险没有发生改变,但战功收益却消失了,或者说战功将被本队所有的人分享,因此作战的勇气和动力必然会大幅度下滑。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很大程度上战士的勇气是被赏赐所激发的,没有赏赐则没有勇气。
但即便是在冷兵器时代,赏赐也只能激发一部分人的勇气,还是有很多缺乏勇气的人,需要用阵列、军纪乃至于军法来进行约束。
缺乏勇气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能力,如果一个基层杂兵的拼尽他的能力,也很难获得一个人头,那么战功奖赏对他是基本上是无效的,这种人就只能用军法来约束,令其忠实履行灰灰的价值。
诚然,火木仓兵排队木仓毕战法的兴盛还有其他原因,比如需要防范可能的骑兵冲击,比如当时的木仓身很长且必须前装弹药,但这些理由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理由,还是维持士气、保持阵线、以免溃散。
万事万物的道理都是相通的,想明白了排队木仓毕的逻辑,也就能理解军事史上甚至当下社会中的很多现象。
战斗的艺术从来不是实现有利的交换比,而是摧垮敌人的阵线,从而造成敌军的恐慌蔓延。
亚历山大善用骑兵侧翼包抄,马其顿方阵只是他的砧板,王伴骑兵才是他的铁锤,所以他可以屡屡以少胜多。如果能够以减少本方一半兵力为代价,为敌人增加十分之一的懦夫,我相信亚历山大一定非常愿意,如果能把这些懦夫布置在敌人的两翼,那就更完美了。
汉尼拔是亚历山大的骑兵侧击战术的天才继承者,在利用地形和攻心策略上尤胜亚历山大,所以他可以屡屡凭借弱势兵力歼灭精锐的罗马军团。强盛的罗马坐拥十倍以上的精兵,却对汉尼拔的孤军一筹莫展,只能以费边主义来进行拖延,即敌进我退敌退我进,但永远不进行决战。
西庇阿在骑兵的运用上或许不及亚历山大与汉尼拔,但他充分理解了恐惧的微妙作用,不仅理解了步兵的恐惧,也理解了骑兵和战象的恐惧。所以他采用了亚历山大对付波斯刀轮战车的办法来对付迦太基的战象,使用精锐步兵的筛型阵法,将战象的狂野冲击力消化于无形,并用两翼的优势骑兵兵力终结了汉尼拔的不败神话。
凯撒,一名优秀的将领,但不得不承认,他的强大主要在战略、政略上,在战术上,他不及以上三人,也不及后面的人,不说也罢。
拿破仑是最充分理解集火与机动之意义的军神。他对炮兵的运用碾压同时代的所有人,炮兵是用来集中火力打开缺口的,而不是用来造成更多杀伤的;他对骑兵的运用更是大胆狂放,为了极致机动,胸甲骑兵是同时期装备最轻的主战骑兵,但在觅得战机时,他却总是用这支最轻的骑兵向敌人的缺口发动最狂野密集悍不畏死的冲锋。拿破仑是制造缺口和突破缺口的天才,如果说同时代的将领用兵像出拳,他的用兵就是一把最锋利灵活的匕首,与拿破仑的战斗就像好像徒手与持械者搏斗一样艰难。
曼斯坦因、古德里安和隆美尔三位天才将领,从宏观到微观,全面展现了装甲突击、快速撕裂战术的威力,基本上运动战无敌,唯有以厚实的国力和极大的牺牲为基础的大纵深战略能够稍稍与之抗衡。
朱可夫,战术上远远算不上天才,但他对督战队的运用的确到了极致,而督战队也是大纵深战略的多层次、多波次进攻得以实施的基本条件,否则以弱击强(不同于以少胜多,多少在于数量,强弱在于质量)是很难完成的任务。这也说明了一个基本道理:你不需要才华横溢,只要你能控制住士兵的恐惧,你就有机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尽管代价可能十分高昂。
西方历史上值得一提的陆军统帅也就这些人了,非得要说的话,普丹、普奥、普法战争打得也很精彩,但那是体系和战略的胜利,而非将军的才华,所以不说也罢。
东方的战争烈度长期超过西方,所以也涌现出很多名将和军事家,没有必要一一列举,仅举几个在某一方面做到极致的人物。
霍去病,战术素养乏善可陈,但其军队的士气恐怕是5000年来之最,鼎盛的国力、精良的装备、丰厚的赏赐、军用兴奋剂(麻黄,详见《冠军侯霍去病之谜》)、统帅的勇武,共同打造了一支不知恐惧和后退为何物的狂战士部队。霍去病简直是为汉武帝量身定做的战将,如果将其与任何一名古代名将互换位置的话,极大的可能是,双方都会表现得更差,因为其他名将不可能有霍去病的疯狂与果决,而霍去病也不可能有其他名将的周密与稳重。霍去病是整个人类古代史的突击之王,也可以说是顺风仗之王,但如果处于不利环境中,我很怀疑他的表现是否还会如此优秀。
谢玄,远远不算最璀璨的那批名将,但他对敌方士气的瓦解的确做到了极致。人类历史上的以少胜多几乎都是以少量精兵战胜大量素质较差的杂兵,上面讲到的西方将领几乎都是如此,但淝水之战的以少胜多,并非精兵战胜杂兵,而是以少量杂兵战胜大量精兵。其时,北府军初建,并无煊赫战绩,而前秦苻坚的八十万大军(含民夫)是刚刚统一了北方的历战之师,是经历过血与火考验的强军,并非临时征召的草寇部队。淝水之战的胜利并非战术的胜利,完全是计谋和心理战的胜利,当秦军的后撤与军中的谣言完美耦合的时候,溃败是雪崩式的。一个有趣的假设是,如果苻坚仅仅带8万最精锐的老兵出征,而非掺杂了部分拉夫来的新兵的80万大军,或许结果会完全不同。所以说,人多绝不仅仅是无用,而且往往有负作用,这也是为什么汉尼拔、李靖等名将,在大战之前不进行扩军,反而进行裁军的原因。
岳飞、戚继光,乃治军水准之最,所以,中国只有岳家军、戚家军,再没有第三支某家军,除非你认为马家军也算军。其他所有的名将,其胜利多少会依赖于有利的客观条件或不可复制的奇谋妙计,但这两人的军队,几乎可以在一切有利或不利条件下与一切水准的敌人高效作战,即便偶尔受挫,也可以全师而还。强军的另一个标准是不太依赖于主帅,韩信也是旷世名将,但他的军队离了他就是渣渣,刘邦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而岳家军、戚家军这种训练水平超高、军纪超严的部队,即便离开了创始主帅,仍然会具有相当强的战斗力。相比之下,岳飞会比戚继光更厉害一点,因为岳家军甚至不需要后勤补给,他们靠“壮志饥餐胡虏肉”就可以一路打下去,吃人这种极端的做法,对于交战双方的士气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安史之乱中守睢阳的张巡也为此提供了很好的注脚。
此处省略300字,真是的,连夸都不让夸……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这是万古不易的至理,但在新的技术背景下,这又会如何演变与实现呢?这是一道有趣的思考题,我不会给出答案。
现在再看看新技术条件下的军事对抗逻辑,很多年前,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美军那么强,为什么以美械武装起来的仆从军基本上都是战五渣,往往被劣势装备方吊打,无论是在东北亚、越南,还是在伊拉克、阿富汗、也门,统统都是如此。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续篇《美军强弱之谜》。
800块,只要800块!
加本人会员,
入明公道场,
赏千古奇文,
悉人性阴微,
查世界真相,
解人生疑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