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文文字约4200字
如果低人权有优势,
奴隶社会就是最繁荣的经济体
文/乌里单刀
荒谬的低人权优势
古老板的文章《首恶秦晖,当之无愧》,引起了个别群友的强烈不满。
这些群的主题本来都是讨论经济学,我不知道这些朋友入群的时间长短,但既然进了群,想必对经济学也有一定的兴趣,也应该多少都能够学习到一些经济学知识,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仍然想不通其中的道理。
关于“低人权优势”,除了古老板,还有漫天霾、切茄且郄两位朋友都写过文章,看来写得还不够,干脆我也写一篇吧,凑个热闹。
其实,反驳低人权优势论非常简单,就像我起的文章标题一样:如果低人权有优势,那么奴隶社会岂不就是最繁荣的经济体?
北韩与南韩,人口、民族、土地面积都差不多,前者是计划经济,对人的自由实行极端的管制,后者则实行相对自由的市场经济制度——毫无疑问,哪边的自由越少,哪边的人权肯定就越少吧?
那么按照低人权优势论,北韩的经济发展不是应该比南韩快吗?北韩不是应该比南韩更繁荣吗?北韩人不是应该比南韩人更富裕吗?
为什么现实是刚好相反,反而“高人权劣势”的南韩经济发展更快,社会更繁荣,人民更富裕呢?
这可不是孤例,还有苏联占领的东德和美国占领的西德,同样也是如此。
要注意的是,这里采用历史经验,只是为了让经济学小白直观地认识到低人权优势论的谬误之处,实际上历史是历史,理论是理论,理论可以用于解释历史,历史却不能证实或证伪理论。
通过对历史经验的归纳来形成理论,然后再用这些理论来解释历史,是一种循环论证,实际就是用现象来解释现象,完全没有涉及到本质。
低人权优势论就是用现象来解释现象,把相关的两件事归为因果,结果闹出了笑话。
明明是你的理论错了,瞎解释,却不认为自己的理论有错,反而认为更开放、更自由的市场经济是错的,人与人之间的自由交易是错的。
这就好比什么呢?就好比是先射箭再画靶子,第一轮射过去,百发百中,第二轮再对着画好的靶子射,结果十箭有八箭脱靶,你不怪自己学艺不精,反而怪靶子歪了。
中国人为什么穷?
要说清楚中国人是怎么富起来的,首先要说清楚中国人为什么穷?
教科书的说法是,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被国内外剥削阶级剥削了,所以才那么穷。
可为什么前三十年怎么也富不起来呢?
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就不揭人短了,不想被关小黑屋,简单来说,原因就三个字:大锅饭。
中国人的财富是如何增长的?
那中国人又是怎么富起来的呢?
首先是允许私人生产,并保留自己的大部分劳动成果。
如果养三只鸭子是社会主义,超过三只就成了资本主义,撑死了你就只能享有三只鸭子的财富,无论你把鸭子养得多肥,你的财富也不能有多大的增长。
后来政策变了,伟人说,“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你就可以养100只、1000只、10000只鸭子了,那么你的财富不就可以翻几十、几百、几千倍了吗?
其次是允许交易了。
假设你养有10000只鸭子,是很不错,可你不能天天吃鸭子啊,一年365天,一天吃两个你也吃不完,所以其中大部分的鸭子对你的价值是越来越低,因为它们对增进你的欲望满足或幸福,已经没有多大意义。
这时候有另一个人养有10000只鸡,他和你有着同样的困惑,假如他拿5000只鸡来换你的5000只鸡,那么对你们双方来讲,这一笔交易是非常划算的。
因为你会觉得,相比你放弃的5000只鸭子,对方的5000只鸡能给你带来更大的满足,也就是具有更高的价值。
而对方也同样认为,相比他放弃的5000只鸡,你手里的5000只鸭给他的满足更大,价值更高。
也就是说,你们的财富都增加了。
如果还有养猪的、种植水果的、制造各种商品、提供各种服务的人,等等,一起加入市场,互相之间做买卖,那么人们各自的需求都会得到更多的满足,拥有的商品会越来越丰富,也就是越来越富裕。
第三是引进外国资本,借鸡生蛋。
资本是中性的生产工具,它是通往更多消费品的中转站(把资本拟人化,说它从头到脚流着肮脏的血,只能说是愚蠢或别有用心)。
你用铁锹挖土,一天的产出有多少?外资进来,给你用上了挖掘机,一天的产出又有多少?
原来你用铁锹挖土,一天只挣十几块钱,后来你开上了挖掘机,一天就挣几百块,这就是鸟枪换炮的威力啊!
通过生产工具(资本品)的升级,你的边际生产力提高了,产出大大增加,资本家才能给你更高的工资。
要是让你用铁锹挖土,一天挣十几块钱,你什么时候能挣到买挖掘机的钱?什么时候才能鸟枪换炮?那可能就是猴年马月的事情啰。
外国投资增加了你的收入,你有钱了就有能力去消费了,这就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和繁荣。
用萨伊定律说就是“供给创造需求”,你得先生产,能提供别人需要的商品,换来钱之后,才有能力去消费,从而创造了需求。
如果没有外资帮助的话,你的供给(生产)能力是很小的,那你就满足不了多少消费者的需求,也就挣不到很多的钱,没有钱消费,大家就都一样穷。
最重要的是,随着收入的提高,人们慢慢地有了储蓄,这些储蓄中有很多变成了资本,投入到了资本品和消费品的生产中,通过生产结构的延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带来了经济增长、繁荣和富裕。
第四是资本化与经济计算。
资本品是生产工具,如工厂、机器、工具都是资本品,任何一种生产制度都有资本品,却不是每一种生产制度都有资本。
资本的概念离不开货币计算,也无法与市场经济的社会结构相脱离。离开了市场经济,资本的概念也没有任何意义。
市场经济的基础是私有财产,没有私有财产就没有交易,没有交易就没有价格,没有价格作为参照,盈亏计算就是不可能的事。
计划经济把所有资本品(生产资料)没收为国有,用命令和计划来指挥生产,人们劳动的一切收入(消费品)归国家所有,然后再把收入(消费品)分配给个人。
这其中没有货币和交易的事,没有货币和交易,就没有了价格,没有价格信号,根本就无法得知人们最迫切的需求是什么。
那中央计划者又怎么知道应该生产多少A产品,又生产多少B产品呢?
没有了价格,中央计划者又怎么知道,在不同的生产资料组合下,哪一种组合的生产效率更高或更节约呢?
没有办法知道,用哈耶克的话来说,知识是分散的,中央计划者无法收集到所有的知识去指导生产。
更本质的说法是,价值是主观的。人的需求多种多样,每个人的需求都不是完全一样的。
比如说鞋子吧,就有皮鞋,有布鞋,有高跟、中跟和低跟,还有平底,有尖头,有平头,还有各种颜色,各种款式,假如你作为一个中央计划者,你该如何确定这么多种鞋子的产量?
你会头都大了,只能瞎蒙,跟着感觉走。
所以,我们都知道,公有制下的产品类别总是少得可怜,样式还土得掉渣。
改革开放,就是放开管制,去公有化,允许人们拥有资本品,允许交易,这才有了价格,资本品才成为了资本。
通过货币来计算资本品的量,我们才能知道收入与支出,从而计算盈利还是亏损,看看我们的资本是增加还是减少了。
千万不要小看经济计算,这可是计划经济或社会主义的致命缺陷,也是计划经济不可行的最主要原因。
市场经济下,价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它指示着消费者最迫切的需求。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价格上涨,则意味着消费者的迫切需求还未得到满足,而更高的价格也会指引企业家去扩大生产,增加供给,以平衡供需关系。
成功地满足了消费者最迫切需求的企业家,将会得到消费者的奖励,获得利润,即增加他的资本。
相反,如果价格下跌,则证明消费者并不是很迫切地需要这些商品,那么企业家就会及时作出调整,减少供给,甚至退出那个行业,转向更有利可图的部门。
没有做出及时调整的企业家,将会受到市场的惩罚,获得负利润,即亏损,他的资本会减少。
因此,通过价格的信号和经济的计算,市场可以非常高效地指引着企业家去配置资源,尽一切可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生产力自然比计划体系高出N倍。
中国人的人权更低了,还是更高了?
那么,中国人之所以能富起来,社会经济之所以繁荣进步,是因为人权变低还是变高了?
我就问你:
以前不允许你拥有生产资料,后来允许了,这是人权变低了还是变高了?
以前不允许你养超过三只的鸭子,后来允许了,这是人权变低了还是变高了?
以前不允许你做生意做买卖,后来允许了,这是人权变低了还是变高了?
以前不允许你到城里出场出卖自己的劳务,后来允许了,这是人权变低了还是变高了?
以前不允许你资本化,后来允许了,这是人权变低了还是变高了?
是个人都知道啊,肯定是人权变高了呀!和之前相比,人们拥有了更多的权利和自由了,这个问题还有什么值得争议的?
自由是第一生产力!
自由是第一生产力!
自由是第一生产力!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打着马克思的旗号反马克思
低人权优势的理论底色,实际就是马克思的剥削理论,你说你不支持低人权,却采用了对方的理论,只能说是十分的矛盾:让人剥削了才能变富,经济才能增长,这不是笑话吗?
你用剥削理论来解释中国的发展,不证明了你认同剥削理论吗?如果剥削理论是错误的,那么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解释就是错误的。你为什么要用错误的理论来解释历史?
秦晖和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深受西方白左知识分子的影响,他们自称自由派,实则反建制不反马克思,他们都是温和的社会主义者。
但所谓温和的社会主义,其实都是通往一条奴役之路,这正是哈耶克写作《通往奴役之路》的目的,他批评当时的英国所实施的一系列干预主义政策,都是温和的社会主义,它的终点正是人们想要反对和避免的极权主义。
很多白左知识分子都是很善良的,但善良是一回事,他们知识、观念的错误是另一回事,没有人有免于批评的权利。
更何况,如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索维尔说的,“当错误的代价由别人承担时,犯错是很容易的,坚持错误也是很容易的”。
知识分子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的政策批评与建议,并不需要付出任何成本,但他们的观念却能够影响大众,形成汹涌的民意,迫使当局做出相应的决策,这些决策的后果,又常常无需知识分子承担。
也因为如此,索维尔才说这些知识分子有胡说八道的特权。
可能有人会开杠,你不是也拿笔写文章的吗?你不也是知识分子?
呵呵,不好意思,我真不是知识分子。你才是知识分子,你全家都是知识分子!
我只是在希望,也在争取:每个人的事都能由他自己做决定,用自己的财产做担保,责任与义务对称,收益与风险自担。
而知识分子所做的常常相反:“知识分子最严重的身份错认,就是常常记不住自己不是上帝。”
上面这句话还是托马斯·索维尔说的,最后还是以他的话做结尾:
“那些渴望规划他人生活的人,从来不会短缺。”
2021-9-4
E N D
关注我的公众号“乌里单刀”,进入后台留言发送“送书”三个字,可获得我精心挑选的17本经济学经典著作。
这些书都是入门级的,没有基础的小白也可以毫无压力地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