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又到了跨年夜。有些人开始在外面欢天喜地庆祝跨年夜,有些人躺在病房吸氧,也有人全身冰冷,正在等火葬场的一个位置。
这样的跨年夜,让我想起十二年前的此刻,一位叫史铁生的作家去世了。或者说:他终于去世了。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在北京宣武医院去世。根据遗愿,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器官捐献给医学研究,12月31日凌晨6时许,其肝脏移植给天津的一位病人。
1972年,21岁的史铁生开始了轮椅生涯。从此一生历尽疾病之苦。
他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
也许比起更糟糕的,现在的一切都是未来某天的奢望。史铁生如此,每个普通人也都可能如此。
02
2022年底,突如其来的新冠大开放,让大多数人刹那间毫无准备地经历了一次阳性。
新冠对于有些人不过是一场无关紧要的感冒,对另一些人则是生死关头。
如果有一天,你忽然感到喘不过气,拿起血氧饱和度测试仪,看了十分钟,发现自己的最低血氧饱和度降低到89%。
这时候你可能会惊慌失措。因为你知道医院里面已经没有床位,大多数医生护士都已经生病,有些科室只有一二个医护人员在苦苦支撑,药物也缺乏。即便你到了医院,也可能没法住进去,没法得到足够的照料。
到了医院,你发现很多逝者的遗体尚未处理。无数比你更严重的人排队在你面前等住院。
你会觉得完全孤立无助。甚至觉得已经听到了死神的呼吸声。
此刻,你会怀念日常的医院是多么令人怀念。虽然你曾经抱怨医护态度不好,看病麻烦,医疗费贵,但是一旦失去这些习以为常的医疗条件,你就会非常怀念还可以住院看病的日子。
03
人们习惯于认为未来会更好。尤其是经过太长时间顺利岁月的人,觉得未来的日子比今天更好是理所当然的事。
他们觉得自己应该过上远超父辈的生活。他们看不上县城的生活,认为住在一线大城市并且买得起房子,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今年的年薪有二十五万,他会觉得几年后很快就会加到四十万。
只要刚买了房子,他们就好预期这房价即将蒸蒸日上。
孩子还没上学,他们就会准备该孩子安排一个美好的未来,对下一代的前途充满了期待。
人们总是期待未来会更好,忘掉了生活中会有各种变故,更有过山车般的各种突然转向。
你并不永远是命运青睐的那个人。或许是命运最愿意的折腾的那个人。
时运更不是掌控在你的手中,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的时运会怎么变。作为小人物,在惊涛骇浪中能够随波逐流活下来,也已经是极不容易。
时代并不一定变得更好。
如果大正年间,你跟普通日本人说再过十几年就会有大批的日本人饥寒交迫饿死,他们会觉得这是个笑话。但是在后来的日子,军国主义飞速膨胀,很快把日本拖入战争灾难,无数人死于饥饿,或者大轰炸。
04
人们偶尔也会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之类的话,但是通常都只是说说而已。当他们真遇到的时候,发现自己无法适应没有快递和外卖的日子,无法适应足不出户的日子,更无法适应几个月没有收入、店铺倒闭、欠债累累的日子。
有些人发高烧家里没有一粒感冒药。习惯了每天做核酸与各种健康码的人,或许从未想到会以这样一种方式突然开放,所有的核酸、绿码、方舱、围栏、防控,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几天前的生活突变得像梦游一般。
人们还是太习惯了未来是可以预期的。习惯了高薪日子的中产阶级,他们依然在努力投资买房,到处打听哪里的房子更有涨价空间。
他们很少做更恶劣的预算。
比如说,遭遇了史铁生一样的命运,从一个拿奖牌的健将运动员忽然变成了坐在轮椅上的人。
比如说,他们寄托美好期望的孩子大学毕业后或许变成精神分裂症患者,让他们所有的美好期待落空。
其实史铁生并不是很苦的一个人,他是天才作家,可以靠写作活下来,还有一个美好的妻子。他可以享受定期透析的医疗待遇,而不是像某些底层人一样只能眼睁睁放弃治疗,回家等死。
05
人有旦夕祸福。在一个越来越难以预期的时代,应该降低自己对生活质量的期待。
能够健康活着一天,就应该感恩一天。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豪宅,豪车,名校学历,各种炫耀性的奢侈品,这些东西哪有健康重要。
在疫情大爆发的时候,只要做一次无法入院的重症患者,就会改变很多人的观念。
自己健康,家人健康,能够吃得顺畅,拉得顺畅,一家人和和睦睦活着,就很美好。至于住在县城还是一线城市,开的车是五菱宏光还是劳斯莱斯,吃的是馒头大饼水煮鸡蛋,还是米其林餐厅,真的不是太重要。
2023年的跨年夜,我的感想就是:未来总是难以预测,人生和社会还会经历一次又一次的过山车,或者像烙大饼一样翻过来覆过去。所谓「把握命运」,只是一个美好期望。
无论生活变得更好或更糟,都要永远把健康放在第一位。一切其他的期望都可以降低,先把身体调理好,活下来先,好好感恩还算健康的每一天。
各种攀比性的消费,各种超前消费,能砍掉的都砍掉吧。对于未来,你真的不能太自信。
风高浪急,随机择号发文。为了每日追更或者第一时间知晓本号动态,请务必添加微信号防失联。
本号一共有三个微信号,好友位有限,加其中一个就可以,内容都是一样的,请勿重复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