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先来回答三个问题:
1、豆腐脑应该吃甜的还是咸的?
2、月饼应该是吃糖馅的还是肉馅的?
3、粽子应该是甜的,包大枣的,还是咸的,有猪肉的?
这些问题,网上总能吵成一团。总是有人支持一派,而视另一派为异端,这说明了什么呢?
眼界狭窄的人总是认为:与我相同的便是正确的,而与我不同的必须被消灭掉。
这就是孔子说的“小人同而不和”。
什么是“同”?例如认为甜豆腐脑才是正宗的,而咸豆腐脑就应该被消灭掉,就是追求“同”。“同”就是完全一致。
认为不“同”饮食习惯的人可以“和”谐共存在世界上,你吃甜豆腐脑,和我吃咸豆腐脑,二者并不存在什么矛盾。这就是“和”。
“和”不仅是容忍不同,而且是认为:正因为人与人不相同,这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
《阿Q正传》里有这样一段:阿Q家乡的农村人把三尺长三寸宽的木头凳子叫做“长凳”。但是城里人却把这样的凳子叫做“条凳”。阿Q认为城里人的说法是错的,这个东西分明就是长凳,怎么能叫“条凳”呢?真可笑!
鲁迅为了塑造阿Q这个人物,给他写了这么一段,就是为了表现阿Q这个人内心狭隘,“同而不和”。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那豆腐脑和外卖员猝死有什么关系呢?
好的,听我慢慢说。
豆腐脑,月饼和粽子,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口味差异?是因为我们国家实在是太大了,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岂止是吃的口味不同,一个人的家乡话,另外一个人完全听不懂,在中国也是非常正常的。
生活地域的隔阂,会导致明显的生活方式差异和人与人之间完全不能相互理解。不同的社会阶层之间的隔阂,也会导致这种强烈的差异和无法相互理解。
在欧洲刚刚开始资本主义生产制度的时候,有大批流离失所,生活无着的农民来到城市的工厂里打工。他们一大家人挤在一起,住在潮湿阴暗的巷子,穿的破破烂烂,吃的是单调乏味,难以下咽的食物。不管是男人女人孩子,他们都愿意去靠劳动赚一份工资。
这一点就引起了当时有良心的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的关注。他们痛斥资本家没有给工人更好的条件,更高的工资和更好的劳动保障。他们怒骂资本家连孩子都不放过,并且压低女人的工资。他们认为资本家有那么多的财产,完全是因为剥削了工人的劳动。工人的贫困和生活的痛苦都来自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
这就好比说,一帮认为甜豆腐脑才是正宗的人认为吃咸豆腐脑是一种酷刑,是令人作呕的,不人道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这些有良心的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对工人状况的叙述,只是他们想象中工人的情况。实际上工人来这里打工,是对他们生活状况的一种改善。
他们看见了工人一大家子住在臭烘烘又脏又乱的地方,吃的穿的都是很差的东西,他们看不见的是如果没有工厂提供的工资,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会被饿死。他们看见的是孩子和女人被资本家压低了工资,他们看不见的是如果国家规定,孩子和女人都必须拿成年男人一样的工资,就不会有人雇佣他们。
他们看见的是一个资本家的财产,可能相当于1000个,10000个工人的财产。他们没有看到的是,资本家之所以累积了这些财产,是因为他为消费者提供了很大的价值,他的财产是消费者给他的回报。他们看到的是工人的贫困和痛苦,他们看不到的是如果没有资本家雇佣工人的劳动,工人会更加贫困,更加痛苦。
如果你是这些工人中的一员,你会理解我说的都是真相。但如果你不是他们中的一员,你可能认为我说的这些都是不可想象的。
因为大部分人都是狭隘的。永远吃甜月饼的人,如果他没有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的能力,会觉得吃肉月饼的人都是变态。
那些天真而愚蠢,不接触实际,只会纸上谈兵的人,对待劳动者有两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刻板印象。
第一个刻板印象,就是觉得体力劳动者挺苦的,总是想帮他们摆脱这种“苦难”。
有些高于平均收入的劳动者确实挺苦的,例如在一线城市送外卖,一个月赚一万多块钱,要付出常人无法忍受的艰苦劳动。可是他们百分之百都清楚自己为什么在忍受这个苦难。他们想赚这个钱,一定有赚这个钱的理由。
有的外卖员赚钱是为了给父母治病,有的是为了回家买房子娶媳妇,有的是为了还债,当然也有纯粹是为了赚钱的。我曾经做过工厂的总经理,管理过几十个出身农村的工人。他们是怎么描述赚钱这件事情的?他们的想法非常一致:反正都是出来赚钱的,为什么不多赚一点呢?既然辛苦一点就能赚到更多的钱,为什么不去呢?
第二个刻板印象,就是认为体力劳动者是愚蠢的,不知道什么才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实际上,体力劳动者大多数比脑力劳动者更加聪明,因为他们知道怎样才能赚更多的钱,更重要的是,怎样才能省更多的钱。他们知道,白领的收入比他们低的多,开销比他们高得多,每个月几乎剩不下多少钱。在他们看来,白领才是愚蠢至极的,请他们做白领,他们都不会去的。
大多数体力劳动者对不同的工作能有多少收入其实非常了解。他们知道,工作的辛苦程度,危险程度,压抑程度,和收入是直接挂钩的。因为谁也不傻,每个工作之所以定这么多工资,是因为每个人都想更轻松地赚更多的钱。所以他们有的会选择更轻松的工作,有的则会选择更辛苦和更危险的。因为这才是他们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那些脱离劳动人民的学生、记者和白领,他们才是可悲可怜,愚昧无知的。他们竟然呼吁给外卖骑手上五险一金。他们自己都没有想明白,外卖骑手根本不需要五险一金,他们需要的是现金。即使真的给他们上了五险一金,也是给城里的老头老太太做了贡献而已。
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掌握话语权的是一帮不创造财富的闲人,而为这些闲人辛苦工作的人,却要被这些人伤害。一个45岁的外卖员猝死了,很可能是他身体本来就有问题。但是媒体一再重复外卖员有多么悲惨,这个工作有多么恐怖,会导致什么结果呢?
结果之一,就是外卖员要从他们的收入里拿出更多的钱来交保险费。
结果之二,就是一定年龄以上的人就不允许送外卖了。
结果之三,就是在媒体上不停的宣传劳资对立,煽动劳资矛盾。
这样做是害了他们,而不是帮助了他们。
送外卖的人不傻,他们比不食人间烟火的学生、记者和白领要聪明的多得多。如果觉得送外卖对他们的伤害大于收益,他们早就不做了。
这个社会打着为别人好的旗号而故作深沉和思考的蠢货,才是这个社会最应该清除掉的人。
如果你喜欢吃甜的,包大枣的粽子,别人喜欢吃咸的,有猪肉的粽子,并不意味着别人是蠢货。如果你认为甜粽子才是正宗,国家应该禁止别人吃猪肉粽,那你才是蠢货。
成年人要学会“和而不同”,知道自己和别人的不同,并且尊重这种不同。不要因为你觉得这样活着很惨,这种生活方式不顺你的心,就要禁止别人这样生活。
如果有人真的觉得他们收入太低了,那请你每次点外卖之后都给他们一个打赏的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