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bigbigwork
01
谁能想到二十一世纪才到第三个十年,说起经济话题会是一片叹息。
这里没有“唱响”或者“唱衰”之说,都是在为更美好的生活表达自己的看法。生活在一片土地上,谁都希望未来是美好的,有奔头的,仅此而已。
经济如何才能好起来?首先排除“刺激消费”这个馊主意。
经济是钱吗?是计算吗?我觉得都不全面。
我的理解,经济就是人类为实现自身目的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包括储蓄、投资、生产、交换、消费等等。这一切能顺利进行,目的能顺利实现,那么经济状况大概率就能变好。
人的原初状态本来就是一无所有的赤贫,这是逻辑的起点,也是现实的起点。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就接近这种状态,随着改革开放的影响逐渐扩大,加上时间的积累,经济慢慢就好起来了。
那个时候需要刺激消费吗?有办法刺激消费吗?市场上啥也没有消费啥?那时候不需要刺激消费,那现在同样是要发展经济,为什么又要刺激消费了?
02
改革开放这么好的范例摆在眼前,真的有必要反复重申,这里面藏着繁荣的奥秘。
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一个放开手脚的过程。放开手脚做什么?生产、交换、储蓄、投资、消费,消费排在最后。
让农民自由进城,商品自由买卖,炒瓜子只要有需求,可以想雇几个工人就雇几个工人。
既然放开手脚了,没有中央计划局指导了,那么这些行动以什么为依据?看个人需求,经济计算。
傻子瓜子年广九的瓜子生意越做越大,他有了储蓄,有条件雇佣工人,扩大生产,这样会为他带来更多利润,也能为更多工人提供工作机会,这就是他的经济计算。
这时候“雇佣工人不能超过七个”就是束缚他手脚的锁链,允许他雇佣更多工人,那就是放开了他的手脚。
其他都一样,就是允许年广九们自由合作,你情我愿,各取所需,与第三者不相干,经济就这样发展起来了。
具体到今天。
张三要开公司做游戏但是拿不到游戏版号,那就取消掉游戏版号,谁都可以做游戏。
李四要开办培训机构教孩子们学习英语数学,那就允许他去开班教学,不只他,谁都可以开培训机构教孩子们英语数学。
税有点负担不起,那就减税,甚至免税,让老板们轻松创业,让打工人少点负担。
除了游戏开发者和玩家本人,谁知道市场需要什么游戏?除了培训机构、孩子和家长,谁知道孩子需要什么样的辅导?除了纳税人本人,谁知道他的钱更需要拿来做什么?
只有交易双方本人知道这些信息,然后进行他们各自的经济计算。所以除了让他们自由选择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没有。
繁荣的奥秘简单得很,让每一个人放开手脚去干就行了,不需要补贴,不需要刺激消费。
我们一开始都是赤贫的。通过小规模的劳动交换逐渐积累资本,然后有了大型的资本品,生产链条拉长,生产效率更高,生产规模越来越大,直到可以分到每个人的消费品爆发式增长。古代帝王享受不到的待遇现代人可以付出小得多的代价轻松获取。
经济好不是体现在数据上,而是体现在每个人的生活状态上。选择多了,自由多了,积累多了,经济就好了。
03
那种“刺激消费”的理论,他们认为经济是消费拉动的,所以用转移支付的方式补贴一部分行业的消费。这种做法打个比方,就跟打断你一条腿然后把另一条腿卸下来安在这条断腿的位置上,没什么区别。
还是引用巴斯夏“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理论,看得见的是受补贴的这部分交易增加了,看不见的是补贴的钱来自税收,这些钱本来是纳税人准备用在别处的,那个对他来说才是更重要的花费。所以刺激消费还是计划经济思维。
先有生产和财富积累才有消费,这个道理放大到经济体还是一样的。
好吃懒做是人的本性,生产才需要刺激,这个刺激就是可以赚钱。消费根本不需要刺激,有钱谁都会花。
经济为什么不好?不就是大家都没什么钱了嘛。没钱就去赚钱,允许大家自由赚钱,赚到钱了积累多了,经济自然就好了,到时候有的是办法消费。
所以刺激消费理论就是本末倒置,错把结果当原因。
都说经济不好了,就说明资源已经错配了,没有投入到市场真正需要的那些领域。这时候再去刺激消费那就是错上加错,本来缺的更缺,本来过剩的更过剩,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这时候再想提振经济,就得从更差的状态重新开始积累。
——————
推荐:
现在微信公众号引入算法推荐,喜欢本号的朋友可以把我设为星标以免错过最新内容,没关注的朋友可以点下面的标签关注一下,相信你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