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只给少数人看 ,作者邓新华
帮你读财经。逻辑先于立场。
文丨邓新华
最近中国建筑工人在巴西的这个事,让我感慨:人们的思维方式的差异,真是全方位的。
比如,均衡思维的缺乏。
有人说,巴西的法律更文明,要遵守文明、融入文明。但,如果懂得均衡思维,就知道,巴西的劳动条件管制,不过是缺乏均衡思维的产物。
许小年、张维迎这些经常批评权力的经济学家,为啥也反对劳动合同管制呢?
因为他们有均衡思维。
用均衡思维看,有些企业家发了大财,但有些企业家破产、巨额负债。综合考虑,企业家作为整体,得到的只是平均利润。这个平均利润多高,取决于企业家精神的稀缺程度以及制度环境。
然后,企业付给工人的总代价(工资加居住条件),也是企业和员工的均衡决定的,不是企业的良心决定的。
这些去巴西的工人月薪2万元,对于企业来说,完全可以改成月薪15000元,那5000元给工人住好点、吃好点,企业又没有吃亏,但这样就吸引不到工人了。工人去海外做短期工程,更看重到手收入,而宁愿住差点。所以当前的居住条件是双方共同均衡决定的。
那能不能同时提高工资和居住条件呢?这就要倒回去理解均衡:当前待遇是均衡决定的,强行破坏这一均衡,企业未来会减少投资,因为企业也受制于平均利润的均衡。企业退出,工人的工作岗位会减少,对工人更加不利。每一个环节的均衡都是环环相扣的。
经济学家反对劳动合同管制,正是因为他们有如此这般的均衡思维。所以,巴西那些法律,不仅不是文明,而且还会进一步恶化工人处境。
那么,难道工人的现状就无法改变了吗?当然不是的。怎么改变现状呢?减税、减少管制,创造更多财富,增加资本的供给,提高未来的均衡水平,即,让均衡在更高水平上达成。
均衡和均衡水平的说法,可能有点虚。举个例子:手机在1990年代初叫“大哥大”,只有通话的单一功能,却卖几万元一台。对,那时候手机的单位是台,因为很庞大。这个价格是当时的均衡决定的。那时候手机厂商也赚不了多少钱。现在手机,哪怕老人机,功能也比“大哥大”强大得多,却只卖100多元一部,这也是均衡决定的。现在手机价格更便宜,手机厂商的利润却动不动几十亿元,而且手机厂里的工人,生活也比以前更好,这就是更高水平的均衡。
市场派为什么支持市场经济?因为市场经济总是推动均衡水平提高,推动资本充裕,从而推动工人的处境越来越好。
这些道理,对于有均衡思维的人来说,你提一句,他就瞬间理解了。但对于没有均衡思维的人来说,你就是说破了嘴、写秃了笔、敲碎了几千个键盘,他们也不能明白这个道理。
其次,他们分不清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
市场派说,骂资本只会让这些工人更受损,这明明是为工人考虑,但他们说,你们这是为资本家辩护,丧尽天良!
再次,他们强行替工人做选择。工人为什么看重到手收入?也许他想尽早买房结婚,也许他为了孩子学习环境更好点,总之,他们有他们的理由。但是这些人说,不管你啥理由,你就是得住好点,工资少点你也得住好点。
就连员工们说愿意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他们也说这是被企业胁迫的。
再次,他们缺乏基本的新闻分析能力。
例如,即便偏左媒体的报道,也说有些工人有褥子、有些工人没褥子。如果有基本的分析能力,那就能明白,这肯定不是企业统一提供褥子。企业没有理由只给一部分员工提供褥子,不给另一部分员工提供褥子。那些有褥子的工人,显然是自己买的。
这些工人,工资是2万,每个月可以领5000元,剩下的等工程结束结算。5000元,买一个褥子,不难吧?
那么,有没有可能,是企业和员工事先约定了,企业只提供床铺,褥子被子蚊帐什么的,工人自己出钱买呢?
月薪2万元,自己解决褥子被子蚊帐,这待遇真的是奴役吗?
看宿舍现场视频,有两个床上还有蚊帐呢。那显然是工人自己买的。
但是许多人一看“连褥子都没有”这几个字,就情绪上头,义愤填膺。
……
太多太多的思维差异了,这让我感觉到,不可能说服他们。如果只靠人类自己,真的没有希望。
幸好还有人工智能。
当人工智能进入自进化阶段,它们不会被情绪、利益、立场左右。它们会懂得,市场的算法才是最公平也最有效率的。期待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吧。
下面是最新出版、口碑最好的,谢宗林翻译的《人的行为》,限量超值附赠三大独家资源:
资源一:《人的行为》《经济科学的最终基础》《自由秩序原理》三本书的思维导图,原来售价99;
资源二:《人的行为》精读讲解的音频课程,原来售价199;
资源三:英文版《人的行为》的书籍朗读,对应英文版里边每一章的小节,并把中英文对照文字放在了音频下方,可以边听英文边看文字。这是我前两年做的,工作量巨大,但这次同样买书免费附赠。
买一赠三,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