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韩民国这朵奇葩,位居宇宙中心,傲视周遭蛮夷,精擅变脸巫术,开创世间万物,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天子骄子。今天,就让我们从历史和科学的角度,来剖析瞻仰一下大韩民国优秀的生物与文化基因。
韩国,全称“大韩民国”,俗称高XX子,具有丰富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据韩国统计,他们首创发明了很多不得了好东西:
1、太极与八卦。呵呵,这个讨论很多,人家已经用来当logo了,总不好让他们从国旗上取下来不是?这里就不展开了……
2、印刷术。韩国普遍认为金属活字印刷术为韩国首创,其时间居然“早至”1377年;也有部分特别傲娇的韩国人认为雕版印刷术也是韩国首创……
3、高丽青瓷。鉴于中国已经拥有大量同时期或更早的青瓷,韩国人的说法是,这是由双方分别独自发明的工艺,就好像牛顿和莱布尼茨分别发明微积分一样……
4、足球。足球(蹴鞠)怎么可能是由东大这样一个足球弱国发明的呢?明明这就是大韩民国的首创嘛,在2002年韩日世界杯上,韩国队脚踢意大利,拳打西班牙,吹掉对方三个进球和一个点球(顺便送了托蒂一张红牌),取得了第四名的辉煌战绩,坚决捍卫了足球创始国的尊严……
按照韩国人的标准,韩国的发明还有很多了,包括但不限于造纸术、指南针、韩(中)医、粽子等等,根据他们独步天下的严密考证,很多历史名字其实也是韩国人,包括但不限于屈原、西施、孔子、李白、李时珍等等。
但照我看来,韩国人还遗漏了一项最正宗的、独一份的发明,那就是他们无与伦比的民族服饰文化:
大韩民国为何如此优秀?答案还是要从其历史和基因中来找寻。众所周知,我不喜欢讲别人讲过或能讲的东西,我所讲的历史,不是新罗百济高丽的三国演义,也不是高丽和高句丽的口水官司,而是更根本的人种和文明演化史。
人类文明的萌芽,自新石器时代始,那么就让我们来盘点一下在韩国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韩国(也包括整个半岛)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济州市翰京面高山里,按照韩方的最大(夸张)估计,其存在时间早至公元前8000年。因为韩国人独特的考古方式,这个时间是有争议的,但该遗址一枝独秀,为韩国最早的遗址,是没有任何争议的,韩国、亚洲、世界考古界都认可这个结论。
有趣的事情是,这个遗址并不在朝鲜半岛上,而是在韩国南部的济州岛上,济州岛因为距离东大的东部沿海较近,甚至在元朝东征日本的时候被作为南路军的集结地。所以,我们可以做出一个初步的假设,那就是韩国最初的文明来自于外岛,而济州岛最初的文明的来自于东大。
在济州的新石器遗址之后,韩国产生了一系列较晚的新石器遗址,但显著分布于沿海地区而非沿江地区,比如位于庆尚南道(韩国南部沿海)的金海水佳里遗址、釜山市(韩国南部沿海偏东)的东三洞遗址、江原道(韩国东部沿海)的文岩里、鳌山里遗址等等。很显然,济州岛的古人乘坐小舟,在对马暖流(日韩间的对马海峡中持续从南到北流动的洋流)的帮助下,先后遍布了整个韩国的南岸和东岸。沿海而非沿江,也是显著的外来文明输入特征,因为内河航行比沿海航行简单得多,原生的早期文明,一定是沿江而非沿海,就连处于狭窄意大利的古罗马,也是起源于中部沿江山地,而不是海岸。
当然,就整个朝鲜半岛而言,也有一些从北部逐步南下的遗址,但北部的遗址群沿海内陆皆有,且在总体上显著晚于济州岛领衔的对马暖流遗址群(这个名字是本人取的,以表明其相关性),这可以说明:
新石器时代末期的韩国人,其血缘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由长江三角洲经济州岛登陆韩国南部和东部的古人;二是由东三省南下的古人。虽然长江三角洲和东三省今天都属于东大,但是在新石器时代,他们的人种和基因构成还是有显著区别,几乎可以视为两个不同的人种。
本来上面的说法只能作为一个假说,但有幸的是,基因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科学证据,下面这张东亚各族群的父系基因(Y染色体)分布图,清晰地证明了我的假说,并且还讲述了更多的故事,这些故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韩国文化的独特之处。
这张图蕴含了丰富的信息,暗示了整个东亚地区的史前历史,也就是那些没有准确文字记载的历史,请听我慢慢道来:
汉族的父系基因以O3为主,以56%的比例占到了压倒性的优势,同时,O3基因在东亚除库页岛原住民外的各族群中皆有显著分布,说明了汉族在历史上的扩张性。基于同样的道理,蒙古族的父系基因以C2a为主,也以51%的比例占据了过半的优势,同时,C2a基因在东亚除台湾外的各族群皆有显著分布,也说明了蒙古族在历史上的扩张性。
韩国的父系基因图谱十分有趣,其中纯种古汉族基因O3占到了44%,是第一大类别,不仅显著高于日本和蒙古,甚至高于位于东北的满族。这不仅仅说明韩国人在血统上是汉人的儿子,而且也说明了古汉人进入的方式,一定是从南往北扩张,而不是从北往南,否则满人的含汉率不可能反倒比韩国人的含汉率低。韩国人的基因情况可以充分证明上文基于新石器遗址分布得出的结论:韩国文明自济州始,济州文明自中国始。
日本人的父系基因分布情况也可以作为上述结论的佐证。日本人也含有接近四分之一的古汉人基因,但是很显然,在有文字纪录的历史中,汉人从来没有大规模进入日本殖民。即便算上传说中徐福带过去的3000童男童女,人口基数仍然很小,既然历史没有明确记载他们的铁血扩张,那他们多半是与原住民进行了融合发展,所以也很难扩展到占日本父系四分之一的程度。日本早期历史纪录和考古证据表明,在弥生时期和古坟时期,大量外来人口东渡到达日本,为日本带来了文明,特别是带来了原产于中国的水稻。唯一的解释是:迁移到日本的为日本带来文明的所谓弥生人和古坟人,本身就含有相当高比例的古汉族基因,无论他们是从中国出发还是从韩国出发,无论他们的名字叫不叫汉人。
很显然,最古老的日本原住民绳文人的主要父系基因是D1b(图中绿色)部分,这种基因在北海道和琉球群岛都非常高,但反而在中部日本率偏低。这是因为,后来的弥生人和古坟人,主要从便于登陆的中部上岸,并且具有技术和武力上的优势,从而挤压了日本中部绳文人的父系基因。
我们回头再来看现代汉族的基因构成,除了高达56%的O3之外,还有13%的O1a和12%的O2a。所有以相同字母开头的基因都比较接近,但同时又具有明显可观测的区别,也就是说,广义来讲,所有O系基因都是近亲,但在比较早的时候(不晚于旧石器时代末期)就发生了分化。很显然,O1a民族祖居中国东南偏沿海地区,因为台湾原住民的O1a高达84%,O2a多半处于山东半岛到长江一带,因为日韩满族都含有少量但可见的O2a。汉族基因中真正可怕的现象是,完全没有O2b!O2b同样属于O系基因,生物学上明显是汉族近亲,在韩国占31%,在日本占29%,在满族占27%,但在今天的汉族中占比接近于零。临近族群中占比较高的基因在本族群中占比为零,在几千年的时间内没有任何基因渗透,这是一个十分不合情理的现象,特别是该基因还属于本族近亲基因。
唯一合理的解释是。O3(古汉族)、O2b、O2a(东部沿海民族)、O1a(东南沿海民族)这四个近亲种族曾经共同生活在华夏大地上。但随后爆发了激烈的矛盾,O3(古汉族)、O2a(东部沿海民族)、O1a(东南沿海民族)结成了同盟,对O2b发动了灭绝式的打击,将其父系血缘在汉族统治区完全铲除。历史上符合这一条件的事件只有一个,那就是——炎黄联盟剿灭蚩尤集团。
这绝非臆测,基因图谱可以提供更多的证据,在汉族绝迹的O2b基因,不仅在东北亚各民族中广泛存在,在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中甚至东南亚各国中也大量存在,唯有在汉族统治地区出现了绝对的断层。这种情况只有战争,并且是灭族式的战争可以造成,否则长达万年的邻里共处一定会导致显著且双向的基因渗透。
事实上,在汉地被灭绝的基因不仅仅是O2b,库页岛—日本—琉球群岛的远古土著强势基因D1b同样也在灭绝之列。这种基因,不但广泛存在于东亚最东侧岛链,同时也大量存在于藏族当中,唯有在汉族地区形成了绝对断层。D1b基因当然不可能从西藏飞到日本去且在中途不留下任何痕迹,最简单的解释就是,D1b民族选择了与蚩尤结盟,所以遭受了同样的命运。
基因会说话,因为惨烈的战败,O2b和D1b这两个曾经分布很广的基因都在中间缺了一块,呈现出两头大中间无的情况。而胜利的三族(古汉族、东部沿海民族、东南沿海民族)联盟则实现了大致的和平共处,逐步混血融合成了今天的汉族。
讲完基本历史背景,现在我们再来着重看看东北亚的情况,在炎黄大战蚩尤之后,东北亚发生了什么呢?
炎黄与蚩尤之间的战争大致发生在距今4600-4700年前。在这前后,韩国地区,也就是朝鲜半岛南部地区,已经被O系基因布满,其中又以古汉族O3基因为主,这是被遗迹考古和基因比例双重验证过的基本事实。
而通古斯民族,也就是居于东北的各个少数民族,必然与韩国的先民长期竞争并争夺土地,而这种争夺的巅峰时刻就是高句丽。高句丽作为一个国家,由扶余国的流亡王子朱蒙于公元前37年在鸭绿江旁建立,而扶余国在今吉林省境内。毫无疑问,扶余国属于通古斯民族之一,而通古斯民族的基因,是炎黄族基因、蚩尤族基因和北方少数民族基因的大杂烩,其中甚至包括了部分来自极地民族的N系基因。
公元3世纪的朝鲜半岛
作为相对纯血的汉人后裔,韩国这片土地上先后出现过5个比较著名的国家,他们分别是马韩、弁韩、辰韩、百济、新罗,这些国家长期面临高句丽的军事威胁,屡屡联合起来甚至与中原王朝联合起来抵抗高句丽的入侵。汉、晋、南朝、隋、唐均与均与朝鲜半岛南部保持友好关系,并通过海路对其实现了持续的科技、文化、人口输出。同时,中原王朝与高句丽关系紧张,数次爆发大战,血缘文化的亲近和有共同的敌人,也导致了古中国与古南韩成为了天然盟友。
公元6世纪末的朝鲜半岛
经过数百年的战争和动荡,朝鲜半岛最终被高句丽后裔建立的高丽王朝所统一,但这种基于武力的统一,并不能用来否认南韩的人民抵抗北方蛮族的努力,也不能抹煞中原王朝长期对南韩地区各国的帮助。
但可惜的是,今天的韩国人并不这样想,他们中的很多人视中国为敌国,并且为高句丽的历史感到光荣。高句丽国力鼎盛的时候,甚至能和中原王朝在军事上掰掰手腕,的确让很多浅薄无知的韩国人感到与有荣焉。
对于韩国人的这种扭曲变态的历史观,我有四句评价:
数典忘祖——他们忘记了他们的根是中国,或者更直白而准确地讲,是汉族,从经过科学验证的基因图谱来讲,韩国本应该是中国国境外最亲近的兄弟民族才对,因为他们含有的古汉族基因高居列国之冠,然而……
忘恩负义——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近代为止,韩国所具有的一切科技和文化,几乎全部来自于中国,从烧陶到农耕到冶金,从汉字到姓名到儒释道文化,全是中国的翻版,更别说中原王朝为了保卫他们所流的鲜血了。
认贼作父——居然有大批韩国人以高句丽为荣,这真是荒诞可笑到了极点,高句丽对于南韩地区而言,是彻头彻尾的侵略者、压迫者、征服者,高句丽的赫赫武功,不是南韩人民的荣耀和保障,而是他们的伤痛和屈辱。
恬不知耻——韩国人在努力与中国作历史切割的同时,居然还想把中国的技术和文化遗产都窃为己有,其搞笑令人忍俊不禁,其夸张令人瞠目结舌,虽然每个国家和民族多少都有点往自己脸上贴金的倾向,但贴到韩国人这种程度的,的确是旷古绝今、举世无双。
随后发生的蒙古入侵进一步加重了韩国人的精神疾患,虽然蒙古人占领和统治过很多地方,但没有一个地方受到的荼毒像韩国这样深。原因很简单,蒙古大军打其他地方大部分都是一卷而过,少部分不能快速攻克的地方都变成了无人区,占领区的驻军密度也普遍很低,因为地盘太大人手不足。但是,唯有韩国,是蒙古大军大量长期驻留但同时又没有搞大屠杀的地方。元朝两次大规模跨海东征日本,在釜山—庆尚南道—济州这一片区域内屯了很多兵,这么多精壮的汉子不可能没有生理需求,所以在人种和文化上就给韩国留下了显著的痕迹。
韩国人的小眼睛是典型的蒙古特征,韩语和蒙语在语法上高度一致并同属于阿尔泰语系,比如双方都采用主宾动的罕见语序。由于蒙古现在混得不好,所以韩国学术界想了很多办法拼命撇清与蒙古的关系,但是,真实存在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容易撇清的:
韩国人父系基因中有11%的蒙古族基因;
韩国是整个北半球唯一一个南方人口身高超过北方人口的国家;
韩国人虽然都是眯眯眼,但直观感受,越往南方走,眯眯眼的比例和程度越显著。
这一切的成因很简单,因为蒙古大军驻扎在韩国南部沿岸,且持续若干年……
后来,韩国又先后成为中国的藩属国、日本的殖民地、美国的小跟班,也是一言难尽……
对于韩国人来讲,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和健康的自我认同是比较困难的。没办法呀,夹在大国强权之间,爹太多,爹太牛,爹和爹之间还有矛盾,一代新爹换旧爹,昨天的仇人今天成了爹,今天的爹明天还不知道滚哪儿去。哎呀,跟走马灯一样,太乱了太乱了。
韩国人还特别喜欢歧视别人,似乎对他人饱含恶意,但这能怪他们吗?不能啊,他也控制不住自己啊,毕竟他们连自己都往死了歧视。韩国的职场霸凌乃世界之最,恃强凌弱可不管你是不是同胞,官大一级压死人比东大还严重;韩国人擅长落井下石,习惯人走茶凉,喜欢痛打落水狗,历任总统居然无一善终,这在全球也是独一份;韩国人不但不待见你,他们连自己本人都不待见,看看镜子里那张丑脸,真是让人难以忍受啊,赶紧整容去吧你!
一个连真实的自己都不能面对和接受的民族,有可能面对和接受真正的历史吗?
一个连自己的脸都能这边割那边拉上面垫下面削的民族,有可能要脸吗?有可能知廉耻吗?
但是,我们也不应当太苛责韩国人,他们也是可怜人呐,你就看韩国这个乱七八糟的历史,太要脸的人他也活不下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