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美国的商务部长,怎么会这么傻,会说出这么无常识的话来。
你想多了,美国这样的国家,人才这么多,怎么可能让个傻子当高官。
仅仅翻翻她的简历,就知道,这可是高智商精英。
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1971年5月出生,意大利裔美国人,曾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和耶鲁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民主党温和派。曾任罗德岛州州长。
三大名校的高材生,高智商精英,为什么会说出这么蠢的话来?
不,这话一点也不蠢,是最为高明的政治语言,因为这是一种阴谋论。
而阴谋论的特点,就是你永远也无法证伪。
美国政客们天天挂在嘴里的是全球化,自由市场,但当他们开始对贸易进行管制时,这时,他用任何理论解释,都会显得很愚蠢。
只有用阴谋论来解释,才是最为高明的。
这个话一出,不仅美国有大量的人会信,中国也会有。
因为阴谋论,从来都是民间舆论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信息建构方式,并且无法反驳。
比如,上一届美国大选中,关于选举舞弊的阴谋论,甚至导致了一场政治危机。
再比如,阿波罗没有登上月球,就是美国人搞出来的阴谋论,中国人信的也不少。
之所以商务部部长需要用阴谋论来解释贸易战,是因为真正的原因,他们不敢说。
这次针对中国汽车的贸易战,我早就预测到了。
在2023年11月2号,我写了一篇文章,《美国工会赢了,中国的麻烦也来了!》,在文章中,我就预测了这一结果:
拜登在声明中宣称,“美国汽车制造商和汽车工人是世界上最好的。标志性的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和美国汽车工人在质量和创新方面有着世界领先地位。一个充满活力的汽车行业对美国经济至关重要。”
随后,拜登话锋一转,称“中国决心主导未来的汽车市场,包括使用不公平的做法”。他宣称,“中国的政策可能使其汽车充斥我们的市场,给我们的国家安全带来风险。我不会让这种情况在我的任期中发生。”
如果真的是担心什么国家安全,提三大汽车厂干什么?关他们什么事?
因为,整个行动的目的,就是服务于这三大汽车厂。
我们再理一个这个简单的逻辑:
1、美国汽车工会要求加工资,成功了
2、美国汽车行业包括特斯拉在内的成本都上升了,竞争力下降
3、不打击外来汽车,他们就会被外国企业打死
4、车厂要求政府打击外来汽车,不打我们就搬走
5、政府为了不让三大厂搬走,让工人失业,造政府的反,于是对外来企业下手
这一行动逻辑,与什么意识形态,中美竞争一点关系没有。
因为这样的事,早在几十年前就发生过了,当时是针对日本。
1979年,美国的汽车行业出现严重的财务危机。两次石油危机把他们压得喘不过气来,再加上他们在小型汽车研发上落后,结果导致了他们高达11亿美元的亏损。
紧接着,通用汽车从618万辆减到了498万辆,福特从323万辆减到了223万辆,而克莱斯勒也从130万辆减到了88万辆。
这场降产风暴,把整个汽车行业都给摇撼了!
卡特政府宣布救市,签署《1979年克莱斯勒贷款担保法案》,拿出了15亿美元的贷款担保,希望能给克莱斯勒一个“生机”,可惜,这招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汽车行业的亏损依然继续,而且还在不断扩大!
到了1980年,克莱斯勒的亏损更是扩大到了17亿美元,福特损失了15.4亿美元,通用也亏了7亿多美元!
这场危机可不光是三大汽车厂受罪。全美有41个小汽车工厂被迫关闭了15个,28000个销售网点倒闭了1600家,25万工人被迫失业。
在底特律汽车城的黑人居民,失业率高达65%,简直是雪上加霜。
到了1980年总统大选前,这场危机已经成了全国热议的话题,并逐渐演变成了两党政治问题!
为了解救这个行业,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980年,他们启动了“301调查”,宣称日本市场存在着贸易壁垒,要对日本汽车产业“开刀”,这吓得日本也跳了起来,开始妥协谈判。
1980年5月,双方达成了一项协议,内容包括要求日本汽车企业对美国进行投资、简化进口标准等。
但这不够,不久后,美国又掀起了一场“201调查”的风暴,打算实施限制日本汽车的措施。
全美汽车工人协会也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了申诉,要求启动保障措施。
最终,美国通过了一系列的议员法案,迫使日本作出妥协。
一九八一年的五月份,双方签订了《美日汽车贸易协议》,日本同意实施了为期三年的“自愿出口限制”计划。
然而,原计划的三年限额期限并没有严格执行。美国一再找借口和施压,导致日本的自愿出口限制一直延续到了一九九四年,前后共持续了整整13年。
没有美国政府几十年的护航,以美国工人的生产效率,美国三大汽车厂早就死光了。
总有人喜欢将贸易战,解读成什么价值观冲突,意识形态冲突,这都是扯淡的事。
贸易战的由来,就是奥派经济学米塞斯大师所揭示的干预递增原理。
针对日本汽车的贸易战,就起始于美国对石油的管制、限价,进而引发汽车销量的下滑,影响汽车工人的生计,这些汽车工人和企业转过头来就要求你管制国际贸易。
当一国是一个开放经济体时,任何国内的干预手段,立刻会导致国内企业失去竞争力,国外的产品将迅速取代他们的市场地位,而这些企业和工人就会向政府施压,谋求对国际贸易的管制,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活下去,让工人有工作。
我们假设,一国之内要求粮食价格提价,从2块一斤的大米提到5块,但只要大米可以进口,这种提价,就会毫无作用。于是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就必须管制外来贸易。
这就我反复提到的,国内干预最终会导致国际干预,也叫干预递增原理。
世界上的各种战争,也是从国内干预出发的,米塞斯在分析德国二战历史时就清晰表明,德国之所以发动二次大战,就是因为在国内实施了过多的管制手段,进一步引发了政府对外部干预的需求。
虽然在经济学逻辑上这些动因是可以分析得一清二楚的,但任何政客都不可能直接了当地说明事实。
于是,派个高官出来谈阴谋论,就是他们政治上的最佳选择了。
这个世界啊,经济利益才是驱动各种政策的主要因素。你可千万别信政客天天为了地球的未来,为了国家的安全、为了人民的健康之类的言论。
比如,某国烟草管理局说,打击电子烟是为了保护青少年的安全,你信么?
两个号都关注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