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古五古六 ,作者古原
经济学理论探讨
中国芯片产业被美国政府卡脖子的问题,近年来已经成为热点话题。
芯片是现代工业中最为复杂的工业类型之一,它既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又是人才密集型行业。
那中国缺人才吗?
应该说不缺,中国的高等教育受教育比例虽然还不够,但从绝对数量来说,是全世界第一的,2021年高校毕业生高达900万之多。
这个数量堪比一些小国人口,十年数量累加起来甚至可以接近日本的总人口数。
如果说教育质量不高,那中国还有大量的顶尖名校,这些名校每年毕业的人数的绝对数量也是一个可怕的数量。
光211在校的研究生就高达数十万,这可都是高端人才。
但是,最顶尖的人才依然留不住。
清华北大的大量学生最佳出路是出国留学,而出国留学后的最佳出路又是留在美国。
美国有很多的问题,制造业留不住,大量外逃。
服务业奇贵,医疗在全世界都是性价比最差的服务,还有各种种族问题,枪支问题在美国也是个严重的问题,治安明显不怎么的。
富人区固然是安全的。
但市中心和穷人区,晚上不敢出门也是一个现实。
好了,那为什么美国依然是全世界科技第一强国呢?
美国自己本土培育的人才其实非常少,特别是理工科,美国科技业的发展基础完全依赖于外来人才的输入。
硅谷每年新招聘的人才七成来自美国以外。
有人说,是因为向往自由,这是扯淡的。
最重要的因素是税收、和大量科技产业形成的集群效应。
全世界都实行了《共产党宣言》中大力提供的累进税。
但即使如此,这种累进税还是有差异的。
列一下各国累进税最高档排名吧。
一,瑞典,61%;
第二,日本,56%;
第三,荷兰,52%;
第四,以色列,50%;
第五,德国,47%;
第六,澳大利亚,45%;
第七,中国,45%;
第八,法国,45%;
第九,英国,45%;
第十,意大利,43%;
而在美国联邦最高税率是35%左右。州的个人所得税最高的达到13%,最低的是零。
而美国计税额是按家庭总收入,年入五万美元左右的家庭,缴税大约为5%左右,负担不算重。
如果换成中国呢?一家一个男人工作,收入五万美元,三十五万人民币,要交多少税呢?要交8%
如果是高级人才呢?
比如,一年收入一千万人民币,那他要交多少税呢?
这个数字是43%。
而在美国大约要交的税(以纽约州为例)为29%。
那高额的个人所得税带来的后果就是越高端的人才,越倾向于在税率低的地方工作。
所以,你哪怕花巨额资金去培养清华北大的高科技人才,到头来,这些人还是冲到美国去,并形成科技产业集群,形成强大的竞争力。
产业集群形成后,就会形成集群内部的沟通协作优势,就可以抵消其他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
中国制造业也有集群优势,哪怕人力成本高于越南,但还是让很多企业不敢轻易迁移。
香港、新加坡之所以能云集世界上很多顶级人才,就是因为其税率低,个人所得税最高为15%。
香港只要不动乱,保持这个税率,依然可以成为全世界经济最繁荣的地方之一,因为他能吸纳高端人才。.
当然,要想吸引高端人才,还得对全世界的人都保持宽容,一口一个黑鬼的社会,别人怎么愿意来呢?
除了个人所得税低以外,美国的税制还对创新型企业更有利。
因为美国的税制以直接税为主,向企业征收的主要税收是企业所得税。
这个税收是根据利润征收的,企业如果亏损就不用承担税收。
而中国的企业不管亏损赚钱,首先要交纳增值税,不少企业大量亏损,但还是要承担很高的税赋。
甚至很多企业的增值税就超过了其亏损额,换句话来说,是额外的税收成本让其亏损。
那这种税制对于那些开创型,面向未来投资,长期亏损的企业就很不友好,所以中国的企业喜欢骗补贴,喜欢赚快钱,因为做研发做投入并不能抵扣税收。
芯片这种资金密集型的产业,需要的就是面向未来的长期投资。
甚至可以说,一切高端产业都是需要忍耐长期亏损才会有成绩的。
税制对长期投资企业不友好,对高端人才不友好,却天天喊着要发展高端产业,不过是痴人说梦罢了。
金税四期来了,从结果上来看,他的实际效用就是增税。
而把税降下来,在全世界各个国家中保持边际上的税收优势,才是唯一获得大量高端产业在中国落地开花的唯一方法。
写文不易,喜欢给个三连。
抖音适合什么样的企业去营销?
可能你认为最不适合的企业却是最适合的,比如卖设备的。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