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切茄且郄
无他,发展经济。
一
这个新年少了很多生气,网络上也很安静,连跨年演唱会也像上班打卡,完成任务回家。
新年能比旧年更好吗?这个问题在过去二三十年,每年都能听到充满激情的肯定回答,现在这个问号真的成了一个问号。
大家一起沉默,心照不宣,但是每个人心里多少都憋着一口气。有的人在气自己不争气,错过了些什么或者选错了什么,有的人在气别的。
为什么会生气?因为心里还是有希望,也应该有希望,对当下不满就是一种有希望的表现。
《黑客帝国》里有句台词,是一个电子程序说的,他说希望是人类最典型的臆想,说着还发出一声轻蔑的笑。我看到那段的时候也对那个程序发出了一声轻蔑的笑,你个死机器人,你懂个屁。
《黑客帝国II》截图
人应该有希望,希望只面向未来,人是为当下和未来活着的。一旦希望都没了,那未来就没了,只留下一个孤零零转瞬即逝的当下。
只有当下那就是静态的,只是一个时间的截面,只有长宽高三维,没有时间流通向未来,那就不叫人生了。
二
人生下来就要想办法好好活到死,在原始社会就要学会捕猎或者种地,在工商业社会就要学会赚钱。
反正要我说,生活再复杂,最终给人带来烦恼最多的永远是稀缺甚至匮乏。这些稀缺和匮乏大部分都可以用钱解决,所以搞钱还是第一要务。
这个半死不活这么多年的号突然开始更新了,那就是心里还有希望,还想着搞钱。你看现在虽然半死不活,还是有不少朋友在支持,感谢各位,我会继续搞下去。
现在唯一让人欣慰的地方就是大家都想搞钱,不管你是唱赞歌的,正能量的,搞笑的,还是我们这种无聊的,都想搞钱。想搞钱就挺好,只要不去偷抢。
拜一些文盲书生妖魔鬼怪所赐,人们关于钱的价值观被扭曲了太长时间。多少年来穷人喜欢财富又不好意思直说,端着架子说些自我安慰的酸话。哪怕今天,有钱人在文艺作品里永远是邪恶的,人为了钱可以抛弃一切原则和正义。也没几个人愿意好好讨论讨论是钱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
现在好了,都大方承认,想搞钱。你别看一些评论区那种愤世嫉俗的,说什么世风日下都只爱钱的,他不会跟自己家人这么说,家人都希望彼此都是富豪。
三
对个人来说,搞钱永远是头等大事。对社会来说,经济发展永远是第一要务。
我们听过一些浪漫又无知的说法。什么经济发展慢一点,停下来等等你的人民。什么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不能发展了,要停下来进行精神上的建设。
错得离谱,我不理解为什么会有人认同。说追求财富会导致价值观单一,这真的是对财富的极大污蔑。
经济过程是交换过程,交换的一方赚钱,另一方呢?你花钱看电影,你看的电影是什么?不是一种精神享受吗?书同理,书也是典型的精神产品,也需要人生产。
如果说我们不发展经济了,停下来搞精神建设,就拿电影这种精神产品来说,生产者怎么样才能有动力生产好的电影?我怎么样才能让生产者知道,我喜欢这种电影?票房啊。书呢?一样啊,用钱投票。
举个让人可惜但是很有说服力的例子。《雄狮少年》系列我很喜欢,但是架不住那么多人莫名其妙因为什么眯眯眼和眼间距就不喜欢,觉得“污染”到他们精神了,结果这片子“享受”到了与其制作水平完全不相符的少得离谱的排片待遇和票房。
你看,你投入再多做得再认真有什么用?观众不买账你就是赚不到钱。
除了市场经济,还有什么能对资源配置和产品产出做出如此精细的规划?没有,这是人性决定的。这个过程中,钱是最重要的工具,它承担了经济计算的任务,让受欢迎者胜出。它流通的同时让这个世界丰富多彩,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四
经济永远不能说发展到什么程度就够了,发展是无止境的,因为人的欲望和想象力是无止境的。永远会有更高远的、更难以实现的目标,需要更多资本积累从而组织起更大规模的生产力才能实现。
当然积累到一定程度,会有人自动停下来欣赏一下路边的风景,然后继续上路。这是经济发展带给人的福利,给人喘气的机会,但是你得先发展。
与之相对,如果强行让大家停下来,说我们建设一下精神吧,这时候不会有人有心情观赏风景,大家只会更焦虑。因为资源被错配了,资本结构被扭曲了,生产过程被干扰了,财富消耗速度开始快于创造的速度了,生存问题又要重新开始追着人跑了。
焦虑之下还要强行启动,因为不得不启动,这时候就开始“卷”了,这种卷不是市场经济带来的,恰恰是对市场的破坏带来的。
说了这么多咱还是想说,搞钱啊!除了努力搞钱我们还有什么办法?没有。乐观也好悲观也好,既然对未来还有所期待,那就只能搞起来。推演永远只是推演,行动才能创造未来。
——————
推荐:
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