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古。
这几年,越来越多揭露钻石骗局的话题在网上流传。
大概有这样几种版本:
版本A:钻石本来是一种常见的宝石,并不稀缺,因为被某大公司垄断生产,然后编出一个故事,编出一套营销说法,譬如”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然后钻石就变得特别贵了,某大公司因此大发其财。
版本B:现在的钻石早就可以人工生产,甚至俄罗斯还发现了大量的钻石矿,但被控制销售,买钻石不能保值,将来没有任何价值,所以现在还买钻石是智商税。
以上说法有道理吗?
没有道理,这只是对商业中的各种现象不理解的一种商业阴谋论。
先来说第一个。
钻石作为现代人的爱情证明,的确是营销的结果,是企业家行动后的结果,但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企业发现了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他们需要一种仪式,需要一种产品来见证他们的爱情。
在七八十年代,哪怕是城市里的青年男女结婚,他们需要照一个结婚照。
但九十年代之后,婚纱照就成为所有年轻人的标配。
婚纱照,成本几何?如果计算材料成本 ,当然是非常低的,按材料价翻个几十倍都是不奇怪的。
但为什么成为人们的消费习惯呢?人们需要一个见证婚姻的工具。
这叫作花在仪式上的费用。
钻石也是一种仪式的费用,他的成本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创造多少仪式感,能让多少女人记住求婚送钻戒的这一刻?
相反,正是因为绝大多数普通钻戒不保值,不易转手,几乎没有二手市场,才让它成为一个广为流传的仪式道具。
这会让它失去功利性。
也就是说,当一个男人送给一个女人钻戒时,女人一旦戴上,这一笔钱就变成了彻底的消费品,他不可能还能把这个钱捞回来,因为在功利的角度看,这枚戒指和去喝杯奶茶是一样的,这笔钱就消费掉了。
而愿意为了求婚,愿意消费这么一大笔钱,代表着男人的诚意。
正如,我们经常理解的待客之道,或婚姻仪式是一个道理。接待客人越隆重就代表着无实质意义的消费越多,婚礼越隆重,也代表着一次性消费掉的东西越多,比如各种现场的装饰,租的大屏等等。
而结婚对象会产生一种被重视的感觉,宾客也会感觉到自己被尊重,你看,你都愿意花这么多钱在虚头八脑的东西上面,可见,你有多重视我。
所以,钻戒能取代黄金,成为城市婚恋男女的标配,因为他是更重视仪式感的城市现代女性的心理需求。
相反,在农村,女性更不重视这些仪式感,她们重视三金,这个东西是能保值增值的,甚至是属于女性的私有财产。
类似的现象还很多。
比如,走在上海外滩,你能看到大量的建筑尽管是百年前的建筑,但质量非常好,用了最好的石材,门面富丽堂皇,一百年后我们看这些建筑依然是觉得非常精美。
那这些建筑主要是谁建的呢?主要就是金融企业,比如花旗银行这样的世界大银行。
一个企业不是应该节约开支吗?为什么会花这么多钱在门面上?
原因是银行希望花在仪式上的钱,能为他带来顾客的信任感,银行职员不必说把钱存在我这里有多安全,光这个建筑本身就是考虑几百年的未来的,那你说,我值不值得信任呢?
我们回到钻石,如果有一天真的钻石泛滥了,一克拉的钻石都烂大街了,那会发生什么呢?
放心,马上又会出来另一款产品,来服务于这一需求。
这一款产品也一定是无法保值,一次性消费,而不是变成男人拿一捆钱来求爱,或用黄金来求婚。
男人向女人证明某些事情,有很多种方法,钻石并不是唯一的一种。
但当钻戒成为婚姻标配时,他已经和婚纱照和婚礼一样,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仪式,一个男人不愿意送钻戒,就和他不愿意花钱去照婚纱照,不愿意举办一个象样的婚礼是一回事。
某些直男说,买一个这玩意有什么用?不如直接送两万块钱。
这个想法是错误的,两万块随时可以有,甚至以后经常有,但一生一次的求婚钻戒要是没有的话,大部女人可能要唠叨你一辈子。
如果从效率的角度来说,钻石其实往往是最便宜,最有效率的工具。
他能让双方对于婚姻的意志迅速达成结果,比任何东西都更有效。
正如很多人不理解奢侈品一样,一个包包凭什么几十万?是智商税吗?不,这是某些人高效达成目标的手段。
比如,虚荣心就是一种需求,有人要想在别人前面装个逼,怎么办?有什么东西比这个玩意效率高?难道他要打开手机银行,让对方看一下余额,或随身带几本豪宅的房产证吗?
越是市场经济不够发达的地区,诚信体系不发达的地区,奢侈品也是证明个人财力,增加对方合作信心的一种手段。
你有钱,我才敢和你合作,你要是很穷,别人和你合作也是怕怕的。
最后回到经济学基本原理,任何交易都是互利的。
这么多人买钻戒,成为世界性的产品,当然不是智商税,而是他是婚姻中的一个高效率工具。
越有钱,越会追求仪式感,越富足的社会,人们的需求越多元,很多人从简单功利上就理解不了这些现象。
所以,不要再鄙视钻石了,想想,未来的社会,人们还会有多少潜在的各种仪式上的需求,这才是企业家思维。
我在十年前就构思了一个项目,就是为人们拍摄爱情宣传片,用于婚庆现场播放和个人永久保存。
当然与普通的个人电影不同的时,我要将他标准化,工业化,拍摄的效果和后期与电影中的大片不相上下。
十年前,要做这个项目,需要一种设备,叫工业智能拍摄机器人,因为只有这种机器人才能完美地复制每一次的拍摄路径,才能达成工业化生产。
当时,这种设备起价是五百万以上,租一天的价格在五万左右,不具备这个项目的启动条件,现在这种设备国内可以生产了,并且价格最低到了十几万。
其实现在到了这个项目的启动时间,但还需要解决后期制造的问题,就是需要不少大片的原始素材,或有专业的CG团队和编剧队伍。
只有全面解决这样问题,才能形成工业化,标准化的制作和生产,能为新人们生产出顶级大片式的结婚纪念片。
这么一个纯棚里出来的片子,也得收个一两万,有兴趣的朋友,有实力的老板,也欢迎找我来合作。加V guyuan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