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功夫财经 ,作者邓新华
国民财商提升者,财经新媒体头部平台,由知名财经主持人王牧笛创办。汇聚中国“极具圈层价值的财经学者天团”,通过音频、时评文章、直播、社群活动,每天第一时间解读财经事件,透视财富生活。这里是财经江湖,这里有真功夫。
给邓老师打call
决定一个国家的长远前途的,还是科学家和企业家。而今天清华、北大的学生都不爱去搞科研、搞企业,这选择很难让人乐观。
清华大学毕业生7441人,近七成进了体制内。他们的职业首选当然是公务员,其次是教师和国企员工。去民营企业的只有26.8%。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也差不多。
这两年,人们见多了类似的新闻:深圳小学招老师、杭州街道办招聘公务员,许多北大清华博士生应聘。本次清北《2021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不过是从统计数字上证实了人们清华北大毕业生大规模涌入体制内的印象。
01
高端智力资源配置正严重向体制内倾斜
仅仅几年前,许多毕业生还以进入华为、腾讯等大厂为荣,而现在,成为公务员的荣耀已经压倒其他一切职业。
按理说,随着反腐抓了一大批官员,官员不再像以前那么风光,体制内的工作应该吸引力下降才对,但体制内的工作的吸引力却逆势上升。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不确定性越来越高,其吸引力比体制内工作下降更快。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不利于经济发展,但本文不多讨论。
这里要说的是,公共服务工作根本不需要那么多高学历人才来做。
以美国来说,美国地方政府有大学学历的人不到40%,这在中国是不可思议的。
别误会,他不是报高了学历。相反,他其实是大学毕业,但是他报考公务员时,却谎称自己高中毕业。那个工作岗位,有高中毕业的水平,就完全能够胜任了,所以神户市当年招聘时,有意向高中毕业生倾斜,以免浪费智力资源。
当然,那是过去的日本。今天的日本又不一样了。
一个政府,如果是服务型政府的话,其工作需要的是强烈的服务意识,而不是多高的学术水平。可能少数岗位需要硕士、博士,其余大部分工作都是相对简单的服务工作。许多工作,初中毕业生也能胜任。
可以说,如果公务员们的服务意识能够像饭店服务员那么强,那能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
02
有些公务员,初中生也可以当
举个例子:办户籍迁移,无非是审核一下材料,初中毕业生难道不能做吗?甚至更进一步,干脆全面改革户籍制度,大力简化身份管理,那么,连这些岗位都不需要了,可以节约很多纳税人的钱。最近,国务院出台文件,在户籍改革上着力颇大,希望以后户籍不要再困扰老百姓。
其实,中国比较难做的公共服务工作,恰恰在农村和县城。可是,那样的工作,北京来的博士、硕士其实做不了。相反,基层成长起来的公务员,反倒更能理解老百姓。
拉长历史跨度来看,“学而优则仕”的国家,最终将在竞争中落后。决定一个国家的长远前途的,还是科学家和企业家。而今天清华、北大的学生都不爱去搞科研、搞企业,这选择很难让人乐观。
清华、北大毕业生蜂拥进入体制内,智力资源配置向体制内倾斜,带来一个问题:未来,政府会不会转型成全能政府?阶层会不会进一步固化?
要知道,中国历史上,高学历的人从政,总想做出一番与众不同的成绩,以证明他们的确是“天选之子”。然而,其中许多人所做的,是把老百姓折腾得苦不堪言。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这也懂、那也懂,你们老百姓一切听我指挥就对了。
所以,明末小说家凌濛初在《二刻拍案惊奇》中提出,好的官员,“只合静听民情”,不要去生事。
“静听民情?那不符合我‘天选之子’的气质啊。”
而且,历史上这些高学历者掌握太多公共资源,阶层固化会更加严重。因为,他们有很多办法阻止下面的人上升。科举渠道,我可以保留,但我至少可以打压你商人,不让你出头吧?
这方面,日本有很深刻的教训。
03
千万要吸取日本的教训
1980年代之前,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几乎快要超过美国。
然而,此时日本犯了致命的错误。日本人以为,日本经济之所以高速发展,是通产省的“天选之子”们规划得好。只要让通产省继续规划,那日本赶超美国不是难事。因此,日本政客、公务员们开足马力干预经济。
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日本经济瞬间进入老年状态,再没有增长的动力。
这其实是很容易理解的。就算那些政府开支的钱,日本政府的精英们们不能直接装进自己的腰包,但,手里掌握更多资源,难道不是更爽吗?你松下幸之助辛辛苦苦创造财富,我某部次长直接增税拿过来,以“公共”的名义使用,我气死你个老松下。我花公款“创造”就业机会,老百姓还要感谢我。
90 年代以来,日本经济萎靡不振的秘密,就隐藏在这些简单的数字之中。那些由建设业所支持的数百万个就业机会,并非来自于真正的经济增长,而只是人为“制造出的就业机会”,系由政府出资所制造和维持的。这一庞大的‘就业机会’的存在,亦大大削弱并延缓了服务业、软件业及其他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我搞很多管制,你们底下人想办点事,都得向我请示,你说我爽不爽?这其实是一种另类腐败。日本前首相细川护熙在任熊本县知事时说,不得到东京的许可,连一根电线杆都不能动。
而这些“规则限制没理由、没目的,规则限制本身成为一个巨大的存在,但它未必是为了使企业有效率地运作、使商品安全或使生活舒适。”
可是,日本政府的精英们,有办法让老百姓相信,他们这样做是为老百姓好。所以,哪怕日本病入膏肓,也改不了。
前面说了,日本的一些公务员岗位,还招高中生,日本都搞成这样了。如果日本政府全都是高学历者,那老百姓不更得被他们忽悠瘸?
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是走得非常对的,这才能使中国在GDP总量上超越日本。而接下来,中国如果还想在人均GDP上超越日本,真的万万不可重蹈日本覆辙。
这样看的话,适量削减政府的智力资源,对于维持民间活力,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以市场化改革焕发民间活力,给人们稳定的预期,让清华、北大毕业生有兴趣、带着希望去搞科研、搞企业。
功夫财经视频号上线!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