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峰值会在三、四个星期后来临,
老人尤其需要重视
看了张文宏在华山医院工作会议上的视频,深感医务人员的专业性。很多普通人想不到的问题,医院早已经做好充分准备。
张文宏的语速一如既往的快,信息含量极高,若是思维速度不够快,很难跟谁上他的语速。
在这个会议发言中,张文宏重点突出几件事:
奥密克戎在今年2月份以后已经趋于稳定,从其他国家的数据看,危害性已经减少,尤其是疫苗普及率高的地区。但是奥密克戎第一波冲击还是很大的,尤其是未打疫苗的人群,高龄人群,基础病患者。
张文宏提到,虽然奥密克戎对于肺部的感染概率已经很低,但是对于一些免疫力差的人,还是可能感染肺部的。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做肺部CT,还是发现一些肺部感染,所以不能掉以轻心。
对于全社会而言,抗疫最关键的是应对第一波高峰。
由于社区已经不查核酸,接下来的增长人数会很快。根据以往英国、美国、新加坡、香港的数据的对比,张文宏认为上海的感染增长速度会高于新加坡高峰期的速度,略低于香港高峰期的情况。新加坡和英国这种防控较严的地方,波峰会比较平缓。
张文宏认为上海会在接下来的三到四个星期达到峰值,一个月以后医护压力则逐步下降,大约三个月之后会放缓。
接下来这一个月内,医务人员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大家要做好准备。
2、医护人员要放缓感染,
避开高峰以后再分批感染
「你在医院了不被感染,在家里也会被感染。你的家人在外面感染了,你也会被感染」。这是每个人都面临的问题。
但是总体上,在医院被感染的概率偏低。因为「在医院里,除了五号楼是阳性楼,其他部分都是做了核酸进来的」。
张文宏的发言中,强调医护要佩戴n95口罩,因为面对新冠的最新变异毒株,普通的外科口罩没有防护力。只有在在场的所有人都是阴性的时候,才能换为外科口罩。
医务人员减少聚集,要单独吃饭。
张文宏还提到一个细节:当大家在一起交流,有一人脱下口罩时,另一个一定要戴上n95口罩。
在防护服方面,张文宏说在专门收治阳性患者的五号楼内,尚未统一穿「大白」还是「小蓝」。但是在普通病区,没必要穿大白,因为穿大白会影响医护对病人的治疗。
张文宏特别强调的是:「防护服不要太吝啬,浪费也就浪费了」。
不要为了节省防护服而把脱下的防护服再穿上。只要脱了,就要包好扔掉,再穿就要换新的。现下最关键的是减缓医护人员的感染速度,为民众提供医疗保障。
在口腔科之类需要额外加面屏防护的地方,也都一一提到。
在医务人员方面,张文宏说每个人都会感染一次,我也一样,关键是本院的医务人员要尽量放缓感染速度,当民众感染高峰期到来时,大多数医务人员还能照样坚守岗位,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
他提到了香港和美国的数据。香港高峰期医务人员的感染率是70%。美国是90%。
张文宏的观点是:虽然所有的人迟早都会感染,但是我们作为医务人员如果被感染,就会造成医疗资源匮乏,无法为民众提供充足的医疗服务。所以必须加强防护,尽量避开这波峰值,在峰值过后再分批感染,就问题不大。
最近几天,全国很多医院都不对医务人员做核酸检测,但是华山医院依然是每天做一次检测。因为这家医院要承担极大的感染病人重担,医护人员不能轻易感染而影响战斗力。
因为一个国家对付奥密克戎,最关键的就是高峰期的医院依然可以坚挺高效提供医疗服务。
3、针对老人重点防护
在危机方面,张文宏认为香港老人死亡人数极高的原因是第一波高峰到来时,高龄老人疫苗接种率实在太低,80岁以上老人接种率只有7%。而上海老人疫苗接种率较高,接下来要继续加强老人的接种,避免出现上海这种情况。
上海政府已经把养老院做重点保护,以免受到波峰冲击时就医困难。
从上海前段时间的统计数据看,重症率主要集中在80岁以上老人。
从台湾的数据看,死掉的一万多人基本上都是高龄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主要集中在80到90岁之间。
所以华山医门诊要重点关注高龄老人,做全面的基础疾病分析,不仅关注新冠,也要关注全身脏器情况。有风险的老人即便老人不需要住院,也要做好血氧监测。
张文宏认为医护人员家的老人比社区普通老人更安全。因为医务人员日常做好保护,有核酸检测。但是即便如此,对老人还是要加强防护。如果你回家看望老人,应该戴上N95口罩。戴口罩不是为了保护自己,而是为了保护老人。
这一个月非常关键,要告诉老人减少出门,不要跳广场舞,也不要参加聚会。
4、分散收支、集中收治、
定点医院分类
面对新冠波峰,应该如何收治病人,是集中收治,还是分散收治。
上海市目前的做法是分散收治,就是发热病人分散在不同的医院。但是对于医院内部,可以设置集中收治。
在张文宏发言中,提到华山医院已经把五号楼腾出,作为专门接收阳性病人的病房。这样让其他区域的病房有一个阴性的环境。
如果其他区域有更多阳性出现,就会扩大阳性收治区。
如果全市范围有更大面积的扩大,可能会设立定点医院。华山医院北院那时候就可能变成专门医院。
华山医院北院地址在宝山区,而不是市中心,距离本部还有很远的距离。
上海当地去过华山北院的网友说,今天华山北院已经不收阳性患者,这可能是为了打造一个更安全的环境,避免医务人员大量感染。
5、提高入院门槛,
耐心疏导,做好科普
但是,即便做了这些准备,张文宏强调:在高峰来临时,这些病房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必须提高入院的门槛,以确保把宝贵的医疗资源留给最需要的高危病人。
普通轻症患者,都只能在家休息。即便是年级较大的并基础疾病的,若是没有出现明显症状,也是要和家属耐心沟通,告诉他们一个道理:在医院里更容易互相交叉感染,只要可以在家里休息的,就要尽量在家休息,而不是到医院住院。因为新冠并没有什么特效的神丹妙药,医院也没有特殊手段,没有严重症状的普通患者更适合居家治疗。
这一套的筛选制度非常重要,这是确保高峰期依然有足够的医疗资源为重症患者和其他疾病患者服务的保证。
科普是很重要的。华山感染公众号一直在做这方面的科普,小编还会在评论区回答各种详细问题。这种问答方式,可以让更多的民众知道什么情况应该去医院,什么时候应该在家休息,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
除了华山感染,中山医院重症科的公众号科普也很精彩。尤其是一位漫画家医生做的漫画宣传,吸引了很多人传阅。
虽然距离高峰期还有三个星期,上海的救治团队已经在做好未来的各种安排。
对民众的科普,医务人员的工作指南,医院的分散收治和集中收治,定点医院的预备,都已经在运筹帷幄。
对于上海团队精湛的医术,大家更应该有信心。张文宏提到:在五号楼工作的员工,都是经历过武汉保卫战和大上海保卫战的,无论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都很优秀。
所以,作为上海人,应该可以安心面对奥密克戎的波峰冲击,以理性而自信的方式度过最关键的时刻。
正如张文宏几年前关于流感的一次演讲中提到的,民众安全的背后,是这么一大群医务工作者在肩负重担。
富商最新译作:身价暴涨10倍,这本书凭啥成为非常时期的硬通货?
风高浪急,随机择号发文。为了每日追更或者第一时间知晓本号动态,请务必添加微信号防失联。
本号一共有三个微信号,好友位有限,加其中一个就可以,内容都是一样的,请勿重复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