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节的时候,我还在成都,去附近的商城吃火锅。火锅店是有特色的老牌子,但人均消费不到100元。因为过节,店里生意特别好,服务员有点忙不过来,加汤倒茶稍微慢了点,但完全在可接受可理解的范围内。没想到,买单时,服务员却主动来道歉,说是今天照顾不周,恳请原谅,还专门赠送了两袋零食干果作为补偿。这真让我有点受宠若惊,她的服务态度服务水平放在美国加拿大,绝对超过平均,不但完全不需要道歉,小费都要多给些。过了几天回加拿大是川航的航班,乘客爆满。我们登机后,由空乘安排行李,只要把箱子交给他,什么都不用管了。虽然人很多,但在他们的专业安放下,所有的行李都排得井井有条,也没有放不进去的。在餐馆吃饭,不管服务好坏,小费都是少不了的,现在是20%往上,有时还是税后再算。更有甚者,很多快餐档口,买个汉堡,或只买杯饮料,完全不涉及table service,收银时也默认有小费选项。除非你硬着头皮选跳过,否则至少也要给15%的小费。而收银员就那样虎视眈眈地看着你,让你感觉选择跳过就像是做了亏心事一般。美国和加拿大的航班,空乘是不会帮你放行李的,即使明明看到你有困难,也不会帮你一把。行李架也由着乘客折腾,放得乱七八糟,不会帮忙整理。而且只要不是长途越洋航班,飞机上就只供应饮料和一点零食,不提供餐食。需要的话,得另外付钱购买,价格也不便宜。酒店更是要什么没什么。牙膏牙刷早就取消了,梳子拖鞋也没有,一般也没有了免费的瓶装饮用水,只是提供点洗发洗澡的香波沐浴露。小费也要给,否则连房间都可能不给你打扫。打的不但昂贵,而且打表计价之外,还要另给15-20%的小费。总而言之,在美国当消费者,不但不是上帝,而且花了许多钱,还像是倒欠了商家人情,求着他们提供服务一样。消费体验这么差,是怎么回事呢?看看美国的GDP构成就知道了。根据2023年的最新数据,消费约占美国GDP的68-70%;投资包括企业投资和住宅投资,约占GDP的18-20%;出口约占GDP的12-14%。投资只占美国GDP的18-20%,除去必要的折旧和与出口相关的投资,用于国内消费的新增投资可谓是聊胜于无。而消费却占到了GDP的70%左右。以如此少的新增投资,怎么满足如此大的消费需求?于是可以看到,美国很少有新的大型商业业态开张,就连新餐馆之类都不多,以至于一到饭点,许多餐馆就要大排长龙,哪怕卖的东西又贵又难吃,放在国内分分钟要倒闭;网购方面,这么多年除了亚马逊,拼多多海外版之类不算,少有新的网购平台;大型连锁超市也就开市客、沃尔玛以及山姆等少数几种;服装多少年没什么新品牌;虽然人满为患,却很少修建新酒店或新机场,航司也总是那几个老面孔,等等。显然,这就是投资不足导致的供给不足。既然是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消费体验当然好不了哪里去。可笑的是,有些灯塔派鼓吹美国经济繁荣,连基本的供求关系都不顾了。有人甚至把中午排队一个多钟头才能进餐馆吃上饭作为美国消费火爆,经济火热的证据。什么时候排长队成了经济好的特征了?苏联的棺材板都要压不住了。 众所周知,市场经济最大的优势就是能根据价格信号,及时调节供求实现协调。美国物价上涨,消费需求增加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连吃饭住店出行这些常见的生活场景,供求关系都迟迟不能有效缓解,这明显是经济机制出了严重问题,阻碍了供给的扩大,怎么能作为美国好就是好的证据?为什么美国的投资占比如此之少?一方面是制度性的原因,比如最低工资、工会和DEI等严重破坏了劳资市场的正常秩序,气候议题、环保主义为投资制造了无穷的障碍,美国政府对许多行业实行了严厉的准入管制,福利和税收减少了资本积累,等等;另一方面是文化方面的消费主义,储蓄率低,积累少。钱不够花就借债,流行寅吃卯粮。此外,美国和加拿大在疫情期间大规模发钱,见人有份,表面上看是补贴老百姓,却进一步减少了供给,刺激了需求,明显扩大了供求矛盾,得到的是多年不见的最高物价和最差消费体验。这正是经济学所强调的,干预经济的政策往往会产生非意图性的后果。作为对比,中国的消费体验也不是一直都像现在这么好。先不说计划经济时期,要么排长队,要么凭票供应,买的都是质次价高的东西,售货员还犹如庙里的菩萨一般,鼻孔朝天爱答不理,等着人去烧香敬拜;就是前几年,也只能算中规中矩,一分钱一分货。海底捞之类的服务虽然好,但价格也比一般的店家高出一大截。只是现在疯狂内卷,尤其是低价电商颠覆了传统业态,各行各业都不得不卷价格,卷质量,卷服务,卷创新,才卷成价格拼多多化,服务海底捞化。从中国的GDP构成来看,消费约占GDP的38-40%;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约占GDP的43-45%;出口约占GDP的18-20%。消费占比也不算少,而且逐年提升,比10年前上升了约5%。从绝对数量来看,中国市场的消费,如汽车、手机、肉类、蔬菜和电力等,都是全球第一。然而,相比消费,中国投资的扩张更为迅速。与美国相反,疫情期间以及之后,中国的产能扩大,加之房地产下滑,出口不足,各路商家史无前例地在国内市场上激烈竞争,消费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享受。说句题外话,与美国供不应求反倒得到很多赞扬不同,中国供大于求遭到了许多批评。中国这种情况主要是外部因素变化导致,需要市场主体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积极调整,重新定向资源,重塑产业结构。不过,相比投资不足产能不足,产能过剩的问题其实要小得多。经过调整期后,人们生活水平和收入有望进一步提高——假如不会发生地缘政治危机,假如自由市场制度能充分发挥作用,那么超过美国并非遥不可及。经济学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告诉我们,所见非所得,要想实现我们的目的,往往并不能直线前进。要增进消费者福利,提高消费体验,不是要鼓励消费,而是要鼓励生产和投资;要增进劳工福利,不是要打击资本,而是要鼓励资本扩张,鼓励资本竞争。可惜,很多时候人们都不愿理解,或不愿承认这种道理。自然法教给我们自由,教给我们繁荣,教给我们公平。自然法原则塑造了现代文明,是每个现代人都该知道的常识。双语阅读课程“自然法入门”7月开班,优惠价仅99元!
详情请见:
不证自明的真理,现代社会的基石——自然法入门双语阅读课程报名!
塞缪尔·格雷格:讲自然法的哈耶克教授
点击下面海报二维码即可报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