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线无战事》10年后,二战再爆发。我们越反对战争,战争来得越快
原创
开心糖
蓝球主刀
蓝球主刀
微信号
gh_cf3a55e3018e
功能介绍
带你了解不一样的经济学
发表于
收录于合集
“战争只是手段,我们反对战争本身,实际毫无意义。”
保罗指着衣服的姓名标签。
“不好意思,这是别人的吧”,
“啊,可能这家伙穿起来太小了,这是常有的事”,座位上的人熟练地回答。
然后赶忙把衣脖上的姓名标签撕掉,扔到了地上,而这样的“无名”标签还有很多。
保罗领完衣服后,直接冲到了更衣室,里面一大堆青年正在换军装,对着镜子照来照去,相互显摆,比谁穿着更帅气。
这批青年现在热血沸腾,恨不得马上立刻上战场,为国而战。
因为保卫德意志民族国家利益,无比的高尚光荣。
他们是祖国最伟大的一代,国家的未来在他们手里,这是老师告诉他们的。
但他们不知道,也永远不会知道。
他们身上穿的衣服,是从战场的尸体上扒下来的。
为什么保罗的姓名牌会搞错,那是因为他穿的衣服本来就是别人的。
这些死去的尸体和他们一样,是上一批奔赴战场的年青人。现在人已经没了,名字也被随手丢进了垃圾桶,没人会记住他们。
1
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世界,1914年的时候,德国的无数青年被动员进了战场绞肉机,开始了长达四年的血腥绞杀。
上了战场后,保罗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战争,血腥,尸体,恶臭,腐烂。
看着好朋友们一个个被炸弹炸烂,同时长期缺少营养睡眠,他的脸上已经没了肉,一眼看全是骨头。
眼睛中布满了血丝,早已经没有了刚来时的光泽,黯淡无光,剩下的全是恐惧和麻木。
一场战斗中,保罗在被对方的坦克车吓得往后跑的途中,和敌方的一名士兵撕打了起来。
保罗拿着刀往他心脏的地方连捅了几刀,对方躺在地方血流不止,想说话却说不出来了,因为喉咙里面堵满了血。
保罗脸上全是泥,身体不自觉颤动,他缩到一旁,很害怕,尤其看着对方恐惧的眼睛。
过了会儿,保罗突然反应过来,自己刚亲手杀了一个无辜的人,起身想去救他。
慌乱中,从他身上找到了一个钱包,上面显示对方只是一个普通的打字员。
而且他已经结婚了,有一个妻子和一个孩子在家里等着他,牵挂着他。
看到这些,保罗绷不住了,对着对方大声说:对不起,对不起,我真的对不起。
两个从没见过面的陌生人,本来相互认识,应该是握手微笑,然后请对方喝个茶,坐下来好好谈谈自己的故事。
但因为一场和自己无关的战争,两个人一见面就要拼个你死我活。
保罗不知道对方是一个打字员,没杀过人,当然也没上伤害过自己。
而因为自己,他的妻子从此失去了丈夫,孩子失去了爸爸,这个家庭再也没法团聚了。
2
“这里的一切就像发烧一样”
“我们不想要,其他人也不想要”
“但我又知道什么呢?”
“我们就是一双带着步枪的靴子”
好朋友凯特看见保罗一个人坐在角落里,无比消沉,像是快死的人,说了这些话来安慰他。
上战场之前,他们热血沸腾,口号喊得一个比一个响亮。为国战斗,为民族战斗,上战场无比的光荣高尚。
等来到真的战场,一发发炮弹把这些空洞的口号击的粉碎。
他们看到了什么是死亡,什么是饥饿,什么是血腥残忍后,终于现实了一点。
知道自己活下来,早点回家和家人团聚,吃上热乎乎的饭才是最重要的和最真实的。
激情总会消散,潮水褪去后才知道谁在裸泳。
所以战争的意义到底在哪里,自己为什么要上战场。
多占对方一寸领土,多赢得一场战斗,对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只要家庭团聚,只要妻儿相伴。
所以老兵才会发问,“我不想要这样的生活,我也不知道为了什么去战斗”。
战场上,保罗的军队经常没有吃的,餐餐基本是土豆,根本尝不到肉味。
实际上,在一战中的德军前线,有两道“名菜”,一道菜叫“弹片汤”,因为汤的原料豌豆,硬的和弹片一样。
第二道菜叫“锯末面包”,这种面包的里面,被人为掺入了很多木屑(这样可以省点面粉,把面包做多一点)。人吃多了,粑粑都拉不出来。
想吃肉,保罗和凯特有时候会去法国人的院子里偷鹅吃。
他们常常能得手,但却是冒着生命危险。
农夫有枪,只可惜枪法不怎么好,常打不中他们。
但只要有一枪能中,他们都得付出生命的代价,而仅仅为了偷只鸡。
直到第三次,他们又成功了。
而这次农夫没有追上来,农夫的小儿子却一路跟踪。
凯特在树林里撒尿的时候,被那孩子一枪打死了。
因为一只鹅,把自己命给搭上了。在战争中。普通士兵的性命卑微如泥土,极具讽刺。
因为没吃的,他们攻进对方军营的时候,看见桌子的肉和酒,没有第一时间想着安全,而是赶紧往嘴里塞,疯狂吃一把,塞得满满当当。
一线士兵拿命换一口吃的。
反过来,看看将军在自己的别墅指挥所里吃什么。
刀叉,西餐,肉排,多得吃不完,完事后还能用餐巾纸擦个嘴。
吃不完怎么办,扔给自己狗吃。
可以说将军身边的狗过得都比士兵好,没有生命危险,吃得饱,睡得好。
3
故事的结尾,后方的外交官谈判成功,双方战争将在中午11点结束。
士兵们都想赶紧回家和家人团聚,但将军高高的站在别墅阁楼上面,命令所有人要发起最后一轮进攻。
“士兵们,你们多年的牺牲终于有好的回报”
“那就是你们在这里赢得的尊敬”
“但是,你们想成为关键时刻退缩的懦夫吗?”
“拉蒂尔属于德国人”(但拉蒂尔本来就不是德国的土地)
因为自己军人的荣耀,将军告诉大家不能认输投降,要赶在最后的时间,把那块土地(本来就是法国的)给抢回来,把“敌人”赶走。
一群想赶紧回家的士兵,又被威胁恐吓上了战场,发起最后一轮“无意义”的进攻,只因为将军自己个人的意志。
一将功成万骨枯,这算是点到了极致。
而因为这最后一次进攻,保罗被一把刺刀深深扎进心脏。
他没有像其他同伴一样,被炸的血肉横飞。伤口就那么小小的,深深的。
最后,保罗慢慢地从地道内走出来,然后端详地坐在外面土坑上。
血从他心脏的伤口流出,就这样,保罗结束了他没有任何意义的生命,家再也回不去了。
最后,一位新兵开始打扫战场,做起了保罗一开始的工作。收集尸体的姓名牌。
保罗的姓名牌也会被扯下来丢进了袋子,里面装着一堆。没有人会记得保罗,这个曾经热血沸腾的青年的名字。
一战,德国的东西两条战线几乎没有任何推进,只有无数的白骨在战场上堆积成山。
4
上面是电影《西线无故事》的内容,德国作家雷马克的作品,1929年出版,那时候一战已经结束,但所有人都想不到,二战马上又要爆发了。
一战之后,西欧社会深深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破坏,当时出了很多反战的作品,包括还有《炮火》、《战争》这些经典之作。
但人们往往不会去思考战争本质,社会出现了无脑的反战思潮,这给二战的爆发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因为整体反战,一战后的法国和英国,课堂内完全抵制爱国主义教育,老师不能给孩子灌输国家荣誉的概念。
爱国主义和国家荣誉被贬低是一种心理怪癖,谁讲爱国谁就被认为有毛病。
因为人们傻傻地认为,战争的往往都和国家主义分不开。
当反战思潮成了反对任何军备的发展,反对任何形式的爱国教育后,德国的邪恶开始崛起。
1940年开始,法西斯德国的军备开始高速发展。
因为普遍缺乏国家荣誉概念,1936年,法国在希特勒占领莱茵兰地区时没有开展有效的抵抗。
甚至在1939年正式宣战后,法国数个月内没有和德国展开真正的较量。却在一旁看着波兰被“闪电战”快速侵占。
所以,我们想知道,反战到底反什么呢?
反战不是自废武功,助纣为虐。
有很多人看完这类反战电影,哭的稀里哗啦,从此和战争沾边的全都不对。
政府要发展军备,他们说不,我们要反战。
政府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她说不,我们是世界的,不是国家的。
但越是这样,战争反而会离你越近,因为敌人随时都在,而我们需要自保。
战争只是野心家、煽动家的一种手段而已,我们反战不是反对战争本身,而是反对其背后的邪恶目的。
应该让战争的发起者、煽动者、爱好者和获利者都亲自上战场。
但他们不会的,他们自己不参加战斗,子女也不参加战斗,偏偏让和战争胜负没有关系的老百姓战斗,其心可诛也!
“谁为了什么政治野心要发动战争”这句话才值得我们永远警惕。
- END -
关注老古系列公号,不错过精彩文章
认知决定命运,行动创造幸福。
《财富与美德:给孩子的10堂幸福课》
主要探讨创造力
、好奇心
、想
象力、专注力、
同理心、乐观、坚毅力、企业家精神等10种优势和美德与财富、幸福之间的关系,以及培养这些优势与美德的具体方法。
课程融合了经济学、心理学、伦理学、人类学、哲学等不同学科对这10种优势与美德的研究,每节课都布置了学以致用的实践性小作业,优秀作业可以获得亮叔赠送的礼物。这
是一门通识性、实践性的课程,适合三年级以上孩子学习,亦适合成年人学习。欢迎订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知道了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取消
允许
取消
允许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