璩静翻车,没有一个人说到重点。你看到的答案,几乎都是干扰项。
有没有认真想过,既然内容本身没有大问题,买账号也不是红线违规,就算有人要搞他,也得有明确的受益人才行。你还觉得答案有说服力吗?
真正的问题在于,高管做 ip 是悖论,并且悖论只有一个解。
我就问你一句话,谁才有资格做短视频?高管有资格吗?高管能代表公司吗?
如果能,出了问题算谁的?如果不能,你做 IP 的目的是什么?做好了,翅膀硬了,你会离职,做不好,砸了锅了,公司要替你擦屁股,那公司为什么要同意这个事?
这才是核心。
任何一个大型企业,最需要的稳定,可以不锦上添花,但绝不能车毁人亡。
风险和利益不对等,就意味着死局,bug 就在于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不一致。而能解决 bug 的,有且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创始人,个人=公司,你才有资格做,比如俞敏洪=新东方,雷军=小米。
企业是低阶的信任,而企业家是高阶的信任,低阶的信任是抽象的,是 logo,是品牌,而高阶的信任是具象的,是人脸,是温度。
企业家做 ip 的本质,就是从低级信任往高阶信任过渡,你喜欢雷军的朴实,就会觉得小米亲切,你钦佩俞敏洪的坦荡,就会去东方甄选买买买,你欣赏周鸿祎的直言不讳,甚至都会忘记 360 借条的负面新闻。
只有创始人亲自出马,才能实现信任的过渡。
你很难爱一个企业,但你会很容易爱一个企业家,这才是 IP 本来的意义。
明白这个,你就知道全员做 ip 是一记昏招,因为员工利益和公司利益严重背离。
一个人如果能做成 ip,那他就不会给你打工。可如果他做不出,那就变成了发小广告,小广告不是不行,而是大公司不行,毕竟你是上市企业,有身份有脸面,不是朋友圈里干微商的。
其次,在于方案错配。
越是下基层,越需要送温暖。绝对不能指着人家说你穷因为你活该,李佳琦不就这么翻车的吗?越是基层,越需要你提供情绪价值,哪怕我一宿没睡,我也得优先考虑基层员工的生活,我辛苦,那是我活该,你们辛苦,那是我做得不到位,还是我的责任。你看,这么说起来,就好听多了。
高管如果非要做 IP,记住四个字,人畜无害。
绝对不能采用素人 IP 的打法,绝对不能说态度过激的话语,绝对不能有鲜明的个人态度和是非观,因为你担不起用户生气的后果。
正确的做法,应该像你过年回家一样,不争辩,不讨论,见人递烟,逢人敬酒,没有观点,没有态度,对所有人都乐呵呵,对一切都说好好好,你才能争取到最大的基本盘。
你已经很强了,就不要再继续强了,你的核心在于示弱,弱才有温度,弱才是一个正常人,弱才能够向下兼容。
有些话,道理没问题,但是你不能说,更不能在公开场合说,更不能站在精英的角度蔑视众生。
就好像我妈能说 30 岁了咋还不结婚,你隔壁王大妈就不行。
一个道理嘛。
不要瞎折腾,来我训练营,39 听三天,只讲一遍没有回放,下方链接,自己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