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速的第一步是切换到手动挡
一、自动挡
绝大部分人的人生,其实是开着自动挡的车在一个固定赛道上。
就三样,油门、刹车、方向盘,方向盘在固定赛道上往往还没用。
大家都上学,你也跟着上学,小学、初中、高中,年年都是三好生。
大人跟你说考大学对你有利,你就竭尽全力地去考大学,985/211。
至于考上了,什么是有利的,怎么发挥优势,你也不知道。
大学毕业了,吃散伙饭,一个个哭得稀里哗啦,仿佛生离死别。
大家都去找工作,你也去找工作,比同学的工资高20%。
工作的时候,领导让你干嘛,你就干嘛,靠加班涨薪+15%。
工作了几年,别人都结婚了,你也去找个人结婚,对象颜值高出平均10%。
一晃,就三十好几了。
这个时候就想:
像我这样优秀的人
本该灿烂过一生。
怎么二十多年到头来,还在人海里浮沉。
因为你是开着自动挡的车,在限速的固定赛道上,根本无法加速。你只是按照系统的要求做事,需要自己深入思考的很少。你觉得你思考了,其实就和开自动挡的车一样,凭本能在做事而已。所谓的“本能”,就是40亿年来生物演化在你体内累积的生存策略。就像你玩游戏教学关卡,知道了游戏规则,凭“本能”乱点就能赢。这样的赛道和车,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自动挡,一个是限速。车就是你所在的平台、你的岗位;赛道就是你所在的职场。一个系统的设计,本来就是为了确保99%的人可以稳定地发挥。固定的流程,大部分自动化,你只要照着做就行了,不用思考太多。系统顶层,对于人的能力要求特别高,但是中下层对人的能力要求没那么高。同样一个岗位,人的能力差别最好别太大,就像机器零件一样,也便于替换。“自动挡”的意思,就是说岗位职责已经定死了,你的自由度很小。如果你要加速,那么你需要周边的岗位一起跟着你加速。他当年做雅虎中国总裁的时候,完全无法说服雅虎总部在中国布局搜索,白白错过了机会。在职场上,有一个设计叫做“薪酬带宽”,是HR负责设计的。比如一个岗位的最下限是每月5000工资,最上限的是7000。那么薪酬带宽=(7000-5000)/5000=40%。假设你的能力很强,领导也比较看重你,但是加薪的幅度不会超过40%。你要再提升你的薪酬水平,取决于有没有上一级的岗位空出来。薪酬带宽,就是职场的限速,传统企业一般在20%-60%之间:专家、技术员等层面的员工,带宽在30%-40%之间;主管、高级专家、工程师等层面的员工,带宽在35%-45%之间;经理、高级工程师等层面的员工,带宽在40%-50%之间;
互联网企业,个体能力的影响大一些,可能会对组织结构进行扁平化设计。这个时候,薪酬的带宽会比较大,所以HR们毫无创意地起了一个名字叫“宽带薪酬”。前段时间谈到加速的时候,还有人觉得什么风口和时代很虚。你经历过,就知道风口和时代,一点都不虚,是非常实在的东西。本质上来说,还是整个企业发展得特别快,岗位空缺特别多,升职才特别快。一种特殊情况是那种将来能做大的初创公司,你一进去就能占据比较高的位置。你进去得早,后面很多人能力再强,几十年也赶不上你。就是有一年你的绩效特别好,但是那一年整个公司的形势不好。那么你就没有升职,涨薪也很少,拼死拼活干了一年的好绩效就浪费了。有的年份,你干的一般,结果整个公司的大发展,坑位很多。因为你绩效一般,升职就没有你的份,别人绩效好的就升上去了。如果整个企业发展比较缓慢,再多的职场技巧也无用,不过是内卷而已。可能你的车是奔驰宝马,超了一下五菱宏光,你觉得感觉还不错。![]()
前两天,我直播的时候,一帮人在那里卖惨,说穷的要捡瓶子了。我问有没有赚到5年工资的,有没有赚到10年工资的?如果赚了5年工资,就相当于500%,比职场最高速度快了接近10倍。最核心的区别,是手动挡和自动挡的区别,而且可以切换赛道。哪怕你搞搞房子,玩玩微博,都可以通过各种技巧来提高速度的。职场做到高管,其实也像开手动挡的车一样,是可以调节速度的。无他,就是对各种原理比较熟悉,觉得原来的模式不能发挥最大速度。但是你换挡,还是手动的,就是拼的那么一点点速度优势。一般来说,专业模式的一定是手动的,而普通模式的一定是自动的。出手动模式的原因,不是为了找不方便,而是让对原理非常熟悉的人获得加速。大多数人都不是专业摄影的,所以拿个傻瓜相机、手机,就基本满足需要了。但是,如果你要专业一点,那就必须上单反或者更专业的相机了。这里面,除了设备的区别外,重要的是你对摄影的专业理解。主要就是对摄影的原理,各种参数非常了解,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参数。在拍照的时候,总是用最合适的参数,这样就形成了加速。而且有很多照片是讲究时机的,别人就能抓拍到,这就是摄影师的素质。当然,有些人并不适合当老板,拿着专业相机拍的可能还不如傻瓜相机。一个大户人家有幸请了一个曾在宫廷御膳房工作的厨师。主人请了亲朋好友,想以其资历炫耀一番,令其烧制一桌宫廷筵席宴客。
一般来说,无论是职场,还是创业,一个人在30岁之前,要做到对一个独立业务底层业务完全了解,非常专业。就像做饭一样,你需要有做出全套酒席水平,而不是仅仅做一个“切葱师”。并不是说你一个人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而是你掌握了核心能力,可以手动搭建全部的框架。职场,本质上是一个限速的固定赛道,且是不用太多思考的自动挡。真正要做到加速,无论是职场还是创业,都需要掌握一个独立业务的核心。你只有非常专业,你才能通过手动来调节速度,达到别人的十倍速。或者,能独立经营一个自媒体等等,都对这方面能力是很好的锻炼。--------------------------------
稻盛和夫是日本的“经营之神”,创建了2家世界500强企业。但是最畅销的书是《活法》、《干法》这类像心灵鸡汤一样的东西,还不带勺子。
有个电商老板,跟着学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模式,结果干倒闭了。
发送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