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有人问我一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超过了我的能力——因为我既不是投资顾问,也不是算命先生,不知道你的投资能否获利。
他们通常这样问:现在该不该买房子?深圳的房子还有投资价值吗?哪个城市的房产值得投资?资产怎样配置好?
在我看来,买房是非常个人化的选择,你觉得该买房就买,你觉得不需要买就不买。别人怎么能了解你的需要?
资产怎么配置,当然也是你的偏好。我若是跟你说:把房子和股票都卖了,换成美金放在家里,过极简生活,租个大房子住就可以,你会听我的话吗?
有人说美金现在汇率不合算。要等到合适的时候抄底再买。如果我劝你高价收美金,8:1换美金扔在家里的保险箱,我说这也比你到处买房投资好,你信吗?
这是个不稳定的时代。斤斤计较投资收益和财产保值,这种执着不符合我的风格。
财产多一点少一点,真的那么重要吗?
人富裕到一定程度,财产多少就并不重要,最关键的是:财产掌控在你手里,随时可以变成现金,它不会轻易被拿走,也不会轻易被冻结。等你需要钱的时候,随时能拿出来。
我有身价上亿的朋友,银行卡里从来拿不出三十万元。他日常随身携带的现金通常不超过一千。他的身价只是他的企业、股票、房产,而不是现金。他一辈子债务缠身,总是被催债,催货款,催工资,催欠费。
我还有一位东瓯朋友,他有十套房子,分布在三个不同的省市。但是他花钱很节省,天天去拼多多凑单。有时因为交不出房贷,还得跟朋友借。
这样的高净值朋友,似乎很富,但是又真的很穷。
02
前天和一群朋友在老王的办公室聚会喝茶,在场的有十几个人。
我不知道在场的人谁最富。老王或许是比较富的一个。OH大厦那一层楼都是他买下的办公室,办公室里面有茶室,还可以借给慕容一部分,作为慕容公司的办公室。
慕容先生当年也算是比较富的,n年前曾经是著名青年企业家,财经杂志的封面人物。这十年来经历了大起大落、视死如归的人生,一步步关掉他的诸多企业,只保留一个收入不算太高的外贸公司。短短几年,身价从A9.8跌倒A7 ,从世俗的角度看,可谓极为失败。但是他依然是领袖级别的人物,那些比他富很多的人,依然在专业方面恭恭敬敬请教他,对他的见识和眼光五体投地。
也有一些淡泊钱财的朋友。比如贵族范十足的杨亘教授,虽然设计过博物馆之类的建筑,自家的住宅面积却极小。
还有更穷的朋友,因为买不起县城的房子,就在距离县城20公里远的乡下工业区边上买一小套,真正做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我们的聚会偶尔还会来一些不知道有钱还是没钱的朋友,比如某个和尚。
所有这些朋友聚在一起,谈笑风生,完全没有钱多钱少的概念。大家在乎的是:三观吻合,说话有趣,头脑清晰,眼界够高,见识不俗,人格硬朗,稍微有点傲,略带贵族范。
至于你的财富是A9,还是A5,无关紧要,也没人关心,反正大家都吃饱不挨饿,也没有谁流浪街头风餐露宿。
03
那天我穿的裤子是六百多元的,袜子是二百的,皮带是八百元的,T恤是5元的。
有时候,我也穿17元一双的解放鞋。
你没有看错,T恤真的是5元的。我母亲和妹妹逛街,看到路边摊很多5元一件的衣服,顺便给我买了好几件。穿上5元的T恤,我竟然很合身,也好看,和六百元的裤子、八百元的皮带搭配,非常和谐。
我戴的眼镜是1.68元的。你没有看错数字,我也没有写错小数点,真的是1.68元人民币。每次出门都会抓一把眼镜扔在袋里,一路上眼镜可能忘在宾馆、酒吧、咖啡厅、公厕,由于有充分的备用,并不担心。
1.68元的眼镜可以满足我80%的需求。高端的光学玻璃眼镜可以满足我90%的需求。它们的价格相差上百倍,但是在我看来使用价值只相差10%。
至于T恤,作为日常家用,我觉得5块钱的T恤和三百元的穿起来并没有大区别,除了商标不一样,做工略粗糙。在我看来,它们之间的使用价值差距也就是10%。
上海疫情管控的那二个月,住在亿元价位的汤臣一品的富人们要大清早六点起床网络抢菜。而我们这些住在郊区的人,一出门就是农田、养鸡场、大棚蔬菜和大棚水果,更可以团购大龙虾、鲍鱼、墨鱼、生蚝、帝王蟹、大青蟹之类的奢侈品,可谓花天酒地。若是喜欢吃有机新鲜农产品,隔着栅栏有大批的农民送新鲜果蔬上门。从砌墙侧面隐秘的密集灌木丛走出去就是田野大棚。
这时候,我觉得乡下房子的使用价值比汤臣一品高3倍。
虽然售价只有汤臣一品的5%。
比我们更幸福的是住在农民房的人,他们从来就没有被封在家里无法出门。
04
经历越多,越相信马云老师的真心话:一个月挣三五万的人是最幸福的。
如果收入太低,日常生活需要精打细算,管理成本太高,费心。
若是财产太多,又很小气,就会总担心自己的财产贬值,又唯恐自己的阶级地位下跌,每一万块钱都要认真规划,每一套房子都要再三衡量,管理成本也很高。
月收入超过二万,低于五万,不去买昂贵的房,不去攀比奢侈的标签,大概是普通中国人最舒服的生活状态。买东西不需要斤斤计较,买日常生活用品或在小镇餐厅吃饭根本不问价格。
也不需要太关注金融和投资,不在乎财产贬值。尤其是有点挣钱能力又没啥存款和房产的人,真的不在乎贬值和通胀。
人生很短,够花到死就可以。以前社会生产力低,你必须爬到高层阶级才不至于死于非命。如今科技发达,你只要不去冒险就不容易死于非命。
我年轻时也是个有点冒险精神的人,觉得大丈夫应该马革裹尸。但是人老了,激素少了,就越来越没有冒险精神,全身上下都是只求安稳轻松的细胞。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这是一代智者诸葛亮的自谦之词。但是在我看来,这就是真正的人生理想。
人生理想可以很简单:活得轻松,管理成本低,得善终。
05
有人或许觉得月入五万的人理所当然买个好房子。这事儿因人而异。你可以买房子,也可以一辈子租房子。
你把买房的钱全部用于租房子,一辈子一定住得更舒服。还无需劳心如何处理遗产。特别是房子继承,是很头疼的繁琐手续。
有人说搬家麻烦。搬家有什么麻烦的,叫一辆大货车,雇几个人,搬一次家也就二天时间。你若是自己装修房子,高层要四个月,别墅要一年半,那才是真麻烦。装修房子要耗费很多心血,得多个心眼,任何材料都得提防被坑被骗,任何一个细节都担心装修师傅滥竽充数。
所以,你买房自己装修自己住,管理成本是极高的,至少装修房子所耗费的经历就是搬家的一百倍左右。有时候你还得和物业打交道,为了省钱买期房还可能遇到烂尾楼纠纷。
若是很在意投资收益,想考虑炒房发财,你买房之前得先看二百套。这个二百套的说法,是业内大师的经验,不会错。但是先看二百套,不是让你走马观花,要一个个细节去思考,你知道要花费多少精力和心思么。
若是不在乎投资和收益,这住房就简单了。没事就到处自驾游,看到哪个城市好就多住几天,找个风景极好的、舒朗空旷、停车方便的小区,租下来就住下。
至于工作,事业,前程,这些看起来很辉煌都东西,真的不重要。你若是一个能够在中国挣到月入五万的自由职业者,即便换个城市,大体上也能挣二万以上。
你我皆凡人,对这个世界没啥影响力,别意淫自己有多重要。比如说我热爱世界和平,劝普京和泽连斯基握手言欢,他们会理睬我吗?
更不要意淫自己的事业和财产。A8或A9,你都不会载入史册、名垂青史。
凡人最大的努力,也就是到A8为止。
你付出的代价,就是前半生节省克制、辛苦操劳、殚精竭虑挣钱,后半生如履薄冰、辛苦操劳、殚精竭虑去管理财产。我就没见到哪个富人过几天卖一套房产挥霍的,都是越老越爱囤积财富。
06
真遇到啥大乱,比如乌克兰和俄罗斯之战,你可能就死于非命。
若是战争升级到全球,各国纷纷参战助阵,一场世界大战就此开始,你的一大堆房子和财产或许让你舍不得逃生,那时候想卖也卖不掉。
如果你已经有一大堆房子和证券,不如听我的,卖光房子和各种财产,换美金放在保险箱。租个稍大的房子,比如400平米大平层,或者600平米小别墅。
然后去医院做个基因检测和全面体检,让医生评估一下自己还能活几年。在有生之年把所有财产都花光。
千万别留太多财产给孩子,让孩子为打理一堆财产而殚精竭虑、如履薄冰,这是伤害孩子的人生幸福。
这是个饿不死人的时代,让孩子活得尽兴一点,怎么折腾都行。人生唯有经历、体验、感悟、亲友,才是真正的财富。
金二已经被永久消失,南洋富商被禁言一个月,目前会在本号上更新,请立刻关注本号,以防失联,可添加下方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