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浙江省委原常委、杭州市委原书记周江勇被开除党籍和公职,涉嫌受贿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不久前,公安部副部长孙力军案也震惊全国。
应该说,近十年来,打下的大老虎很多,小毛贼也很多,反腐的力度不可谓不大。上到正国级官员,下至普通科员,因为腐败落马的比比皆是。
官员腐败问题,似乎一直是发展中国家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中国最普遍的腐败问题,就是官商勾结,利用权力获取利益。
我们首先要问的是,为什么会出现官商勾结?
商人要什么?为什么会找上官员?这问题,大家都清楚 ,商人想挣钱,而官员手上有权力。
那我们必须要问一句,权力到底是什么?他凭什么可以换到钱?
权力,就是一种政治上的强制力,这一强制力在某些事务范围内,是可以由使用权力者进行支配和指挥的。
比如,国有土地的审批权,这块土地能用于什么用途,容积率是多少,都是由某部门的官员进行支配的。
上级机构当然会制定相应的规则 ,但如果只有规则,那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审批者了,因为他只需要按规则办事就可以。
某一部门必定需要在规则之中容留下相当部分的自由裁量权,让规则不够清晰,这时,官员才能成为需要。
他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规则之中的调整,甚至一些突破规则的事在某些情况下也是被认可的。
这就是权力的空间,官员拥有规则内的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和某种情况下突破规则的权力。
比如,政府要建一个工程,那应该用什么规则呢?
现在普遍实行的方法叫招标制,也就是公开一个规则,比如价低者中标,那大家来投标就可以了。
但这个规则有问题吗?当然有。
你家如果建房子,会用这种方法吗?不。你会担心质量问题,光价格低哪行,你还得考察他过往的历史,和对方老板谈判,获得信任,最后你会综合比较,挑出一家你认为最合适的,而不一定是最低价的。
政府很多的工程就因为低价招标出了问题,建到一半,不得不追加预算,最后远远高出投标价。
如果由官员来参与决策呢?那官员就会成为行贿的对象,因为反正不是你家的房子,你偏向哪方一点,把业务给到哪一方,给你一点利益,就成为一个广泛存在的现象。
长沙望城区四所公办幼儿园公开招标,他们的一个垃圾桶2000元,一个告示牌200元曾引发网络热议。
私人幼儿园不存在这个问题,很多私人幼儿园投资几千万,在很多细节上花费重金,得到的是家长的称赞,你们这家幼儿园对孩子好,什么都用好的。
但公办幼儿园,就不行,因为他是公办,用的是纳税人的钱。
纳税人的钱办的幼儿园,是应该用上千块一套的儿童专用沙发椅呢,还是应该采购市场上五块一个的矮脚凳?
这事没标准,既然没有标准,那负责人怎么做,都可以有他的道理。
这就是自由裁量权了。
那你是供应商,你知道官员手上有自由裁量权,你想做这个生意,你要怎么办?当然只能去找他。
政府消费在市场中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做生意的人不可能放弃这个市场。
这就是腐败的第一个来源,官员的自由裁量权。
有人说,那取消掉官员的自由裁量权不就行了吗?这意味着,官员只需要请机器人当就可以了,他们会最严格地按照规则执行到位。
那你需要将公办幼儿园里,一颗钉子的价格、尺寸都制定标准,并且确保你订的标准,就是最合适的标准,最后由规则制定者来负全责。
而这种规则即使制定出来了,明天就落伍了,因为钉子的价格明天就变化了。
所以,由官员来根据大的规则框架进行自由裁量,才可能找到责任人,毕竟你是最后的规则执行者。
那么我们可以说,只要这一自由裁量权在,那反腐败,就是任重而道远。
腐败的第二个来源,就是监管机构的扩权
假设你是一个市场监督管理执法人员,你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你会发现,很多市场中的人都来找你,说个情,小事情嘛 ,你就放一马吧。
这种事,多的是,不要说你不知道。
那你能明显感觉到,你手上的权力是有含金量的,而人都是自利的,既然有含金量,为何不能从1%提高到99%的十足金呢?
毫无疑问,你会支持部门扩权,也就是要求部门管理的事务越来越多,只有你管理的事务增加,找你的人才会越来越多,你手上的权力才会越来越值钱。
而这,不仅是你一个人的利益,而是自上而下,从基层到中央部委所有人的利益之所在。
于是自上而下,都会积极的利用各种机会扩张权力,认为市场有这个问题,需要制定规则管理 ,那个问题,也需要制定规则管理 。
可喜的是,民众更喜欢这样,你看刘学州事件中,无数人呼吁,政府,你应该出面管一管,这对于权力机关来说,叫作瞌睡碰到枕头。
你看,检察日报就发文称,可以管,但要研究落地的方式。说不定哪一天,你在网上骂别人猪头,就会列为网暴,成为打击对象。
那扩权后的政府机关,他们是希望监管对象出问题呢,还是不出问题?
你想一想,如果不出问题,那他们就天天呆办公室清闲地看报纸喝茶,没有人找上门,没有任何存在感,你觉得他们心里开森么?
不,如果没有问题,那他们会制造问题,那就是修订新的规则,让更多事务纳入监管。比如,从监管食品的最终质量发展到监管过程,过程中制定无数规则,你想不违反都难。
只要这个规则很容易违反,他们才能门庭若市,他们手上的权力才能熠熠生辉。
也只有这样,这个部门才不会面临裁撤,才会认为是重要的部门,才会产生重要的政绩。
人们说,教育部门是个清水衙门,以后不见得,教培、幼儿园现在他们都管上了,甚至可能会赋予执法权。
这时,他们与被监管对象之间,就非常容易形成权力寻租的现象。
腐败的第三个来源是,管理公有财产
公有财产,是国家名义的财产,这往往会存在所有者缺位的情况。
比如当年的通钢事件,通钢工人们说涉嫌国有资产流失,不能卖给私人老板。
严格地说,通钢工人们也不是通钢财产的主人,全国人民才是,因为他是全民所有制,十几亿人,你通钢才一两万人,你们的意见不算什么。
通钢工人本质上是政府雇佣的工人,他们并不是产权的主体,他们和公务员一样,都是政府这个机构的雇员。
你本来是个雇员,怎么变成老板了呢?即使有你一份,那也是十几万分之一而已,不能作主。
所以,通钢事件之前,其实是从国企干部到国企职工,全体在想办法掏空通钢,只要有本事,把通钢的钱搞到手里,才是真的牛。
最后通钢没有卖给私人,而是负债几百亿,倒闭了,这些钱去哪了?通钢中各种有能耐的人搞出去了。
在国企中,全员腐败是一个正常现象。只不过很多人,不认为自己是腐败,比如他们说,我们就用点厂里的水电、拿点厂里的劳保用品送人,用用厂里的免费电话,搞点厂里的材料干点私活,这算什么腐败。
以八十年代,国企中的这种现象,叫大家拿。
那领导会为了这点小事难为职工吗?不会,职工振振有词,我这点算什么,你们搞了多少?你天天用单位的车,天天拿公款招待吃喝,你居然要难为我?
国企职工,除非天大的事,哪怕亏损,都很少裁员,反正亏的不是自家的钱,干嘛要去得罪职工呢?
下岗潮,那是政府财政吃不消了,天天贷款又不还,最后政府兜底,才让企业破产转售。
所以,只要是公有财产,往往就会成为所有人觊觎的对象,人人都想啃一口。中国相当多的国企,从国企内到国企外,职工、领导、供应商,都在试图分一杯羹。
而靠所谓工人监管干部,也不可能达到管理好财产的作用,因为工人们也会成为吸血虫,他们会要求工厂发更多的福利,给更好的住房,把医院开起来,把学校开起来,最好把他们从生到死全部包起来,至于企业怎么赚钱,不好意思,他们不懂,也和他们没关系。
那要减少腐败,只要找到这三个要点,对症下药,才能真正减少。
李克强总理反复说,要简政放权,要避免政府直接支配资源 ,要让市场成为支配资源的主力。
这就是减少腐败的方法。
越来越多的行业,不需要审批,那负责审批的官员没了权力,怎么腐败?
政府不直接参与经济事务,那工程与你何关?怎么腐败?
政府监管的内容变的越来越少,那原来的监管对象凭什么找你?怎么腐败?
当然,人民群众是喜欢呼吁政府管一管的,这种呼吁天天都能听的到,同时呢,他们又是极其痛恨腐败的。
当然,给他们机会,他们也要腐败。
比如,天天说要免费医疗,免费住房,免费教育,他们无非在说,你们搞这么多,我也要搞一点。
大家拿,是不少人心里的天堂社会。
其实,不过是真正的地狱罢了。
发送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