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古。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正在我国举办。
一带一路的核心精神是什么呢?
“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这十六个大字,就是自由贸易的真实写照。
贸易只有发生在和平的基础上,没有和平,不可能有贸易的存在,贸易的消失还会导致战争的降临,商品不能越过国界,士兵就会。
开放才能带来贸易,闭关自守的经济民族主义、强调国货与民族产业必然导致歧视和阻止他国商品进入。
而最为重要的一句话,则是互利共赢。
这才是之所以要开放,之所以要和平的目的之所在,任何一个人,与其他人的自愿交易,都将有利于双方。
不管是对方身处于何方,哪一个国家,民众之间的交易,都是互利互赢的。
把商业当作零和博弈的斗争思维,是反市场的思维方式。
交易双方不是你多我少,而是双赢。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合作。
世界各国的经济政策大多很糟糕,经济学家们用了数百年的时间,致力于经济理论 的改良和进步,而今各国政府对国际关系的普遍认识和实际政策,却还赶不上亚当斯密的学说。
今天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横行,远比 17 世纪、18 世纪时糟糕。如今开征关税和树立贸易壁垒的真正理由比那个时代更糟,就连掩人耳目的托辞也不如那个时代。
自《国富论》发表两个多世纪以来,自由贸易的主张曾经无数次被人提起,但不如《国富论》讲得那么简捷有力。
亚当斯密说:“在任何国家,人民大众的利益总在于而且必然在于,向售价最便宜的人购买他们所 需要的各种物品。”他接着说道,“这个命题不证自明,费心思去证明它,倒是一件 滑稽的事情;如果没有这班进出口商和制造商自私自利的诡辩混淆了人们的常识, 也不会有人去质疑它。”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自由贸易可以被视为专业分工的一种方式:
每一位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一句格言是,如果购买一件东西的花费少于自己在家里 制造的成本,就永远不要自家动手做。
裁缝不会自家做鞋子穿,而从鞋匠那里购买。
鞋匠不会自家缝衣服穿,而是到裁缝那里购买。农夫既不会自家缝衣服穿,也不会 自家做鞋子穿,而是宁可花钱从手艺人那里购买。
他们都发现,为了他们自身的利 益,应当专门从事比邻居更有优势的行当,并用赚来的钱去购买他们想要的其他任 何物品。
在每一个家庭的管理中是精明的举措,用于一个大国的管理中,很少会是 错的。
人为地对外国产品设立壁垒,只会造成这一地区的劳动力、资本和土地,从 相对效率较高的产业,移转到相对效率较低的产业上。
任何一国的劳动力和资本的平均生产力,必然由于阻止对外交易而降低。
设立国家之间的贸易保护壁垒的效果,跟筑墙挡道没有两样。
我们要警惕的是,一些贸易保护论者习 惯用战争术语,诸如,应该“击退”外来品的“入侵”。
他们建议和在战场上所采用的招式一样,设立壁垒以击退外来商品的入侵,就像布设坦克陷阱、战 壕、铁丝网,用以抵御或延缓敌军的攻势。
那些主张闭关锁国的人,只考虑到受国内被保护的生产者能立即获得利 益,却忽略被迫支付购买高价产品的消费者和生产企业会立即遭受损失。
任何基于国界线的贸易保护手段,都是牺牲其他每个人的利益,来为某一类特定人群造福。
我们不能回到重商主义的陷阱。
重商主义是一种对出口怀有的病态渴求,这种影响仅次于各国对进口怀有的病态恐惧。
从逻辑上讲,真的没有比这种事情更矛盾的了。长期而言,进口与出口必 然相等(这里的进出口指“国际收支账户”里的所有项目,包括“无形”项目,如旅游 消费、海运费用等)。
有出口,才有钱进口;没有进口,就没有机会出口,因为外 国人没有钱可以用来买中国的产品。
要想扩大出口,就必须有更多的进口,否则 收不到货款。要想压缩进口,出口也会随之被压缩。
所以,当我们决定减少进口的 时候,其实等于决定减少出口。
当我们决定扩大出口的时候,其实等于决定扩大进 口。
不少人,在谈论国内贸易时,又清醒又理智,但当话题转到对外贸易,他们立 刻变得又激动又糊涂。
若把他们在对外贸易上极力主张或原则上默认的东西,移植到国内贸易上,会立刻显露出其论调疯狂愚蠢的一面,连他们自己都无法自圆其 说。
难道我们为了保护四川的小企业,要阻止义乌的小商品卖到四川吗?
中国过往的四十年,打开国门与世界各国民众交易,我们引进了先进的生产线,引进了各种发达国家成熟的生产工具,从引进再发展成为输出,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
同时,今天中国物美价廉的工业品输出,也给世界各国民众带来了财富的增长。每一个人都可以用更小的支出买到更多的产品。
开放合作,从来都有利于全世界每一个人。
这样的理念,应该写入中国的每一个学生的课本里。
在这次会议上,中国还宣布了制造业所有对外资的限制和准入壁垒全部取消,这也是这一精神的体现。
我们也可以进一步地期待,在其他所有领域,也应该全部开放。应该基于消费者的利益,而不是基于保护某些利益集团的利益来制定政策。
对外开放,本来就是中国经济四十年高速成长的最根本的原因。
只有坚持贸易是互利双赢的这一主张,才是中国未来繁荣的关键。这一原则,不仅适用于国际,也适用于国内。
所有市场主体中的交易,只要是基于自愿的,都么就是对双方有利的,限制国内市场主体中的交易管制,也应该逐步减除。
什么价格管制、什么交易许可、各种准入制,都是破坏交易、合作分工的障碍,他只会给经济发展带来损失。
这一原则必须要成为毫不动摇的一个原则,也必须要成为中国地区每一个普通民众坚守的一个原则。
任何时间,自由贸易的理念都应该成为我们坚持的原则,任何阻碍自由贸易的规则 ,都应该逐步地清除。
国际上各种贸易保护主义和全球贸易管制手段,应对的方法,不是用贸易保护的方法去反制,而是需要进一步开放,因为反制会伤到中国每一个民众的利益,而开放,则是抵消贸易管制手段的更好方法。
将自由交易双赢这一道理,让全中国每一个人都知道,并深入人心,才能让中国这一地区的繁荣,长期持续下去,才不会走闭关锁国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