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商赚的不是差价
作者:谢作诗(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教授、人文经济学会特约研究员)
淘宝建立起来后,很快就非常热闹,然而网上咨询的多,交易的却很少。今天我们见证了网购的繁荣,可是当初为什么很少人交易呢?
因为网上是远距离陌生人之间的交易,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没有人相信陌生人,谁也不愿意把钱先付出去,谁也不愿意把货先发出去。电子商务发展不起来,缺少的正是一个让人和人之间建立信任的东西。
这个诚信体系是由支付宝来建立的。支付宝的信任机制基于其担保的功能:买家将钱款放到支付宝,卖家发货,当买家确认收到货物后,支付宝才会将钱款转给卖家,从而建立起买家、卖家之间的信任关系。
马云说:“有了这套体系,才有可能在网上只凭一张图片和几句介绍就向陌生人付钱、向陌生人寄出商品。淘宝每天有上亿人次的点击,有时一单生意就是几十万元的钻石、上百万元的汽车,没有诚信体系,这一切几乎都不可能。阿里巴巴最骄傲的不是卖出了多少商品,而是建立了一个诚信体系,用商业向所有人证明了诚信值多少钱。阿里巴巴一个财年能实现5000亿美元的销售,真是既让他人受益,也使自己获利。”
庞大如阿里巴巴这样的帝国,其背后的商业逻辑却与线下的集市交易并无不同,都在围绕方便交易双方搜寻匹配、建立彼此的信任和降低物流运输成本三个方面做文章。淘宝让更多的交易双方更容易进行搜寻匹配,支付宝建立了陌生人之间的信任,菜鸟则降低物流运输成本。集市让方圆几十里的人们实现了交易,阿里巴巴则让十四亿人实现了交易。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线上商业的逻辑包含的正是线下商业的基因。
当然,线上商业会扩展出自己的一些新内容。例如,现在信用就可以主要不依靠担保来提供。人们在网上的一切痕迹都是数据,数据留下来后就可以建立强大的信用评分。这能深深影响经济、金融的各个方面。
过去,金融是“二八定理”,即只支持20%的大企业,80%的个人和小企业得不到金融支持。不是金融不想支持,而是落实不了。因为无论大小,调查贷款对象信用状况的成本差异不大,小企业资金需求小,单位资金的信息成本太高了。现在,了解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于是普惠金融的时代就真的来了。未来,金融不只支持20%的大企业,还能支持80%的个人和小企业。大数据创造出真正的信用体系,这个基于数据的信用体系将在全世界产生真正的普惠金融。
相信很多人都收到过银行关于愿意向自己提供一定额度的无需任何担保的信用贷款的信息。过去我们求爷爷告奶奶,银行都不贷,现在主动贷了。为什么?因为现在银行对我们的信用了如指掌。过去,数亿人除了拥有房子、汽车等有形资产,还拥有诸如学历、职称等无形资产,可是后者不能资本化,而在网络经济、大数据时代,它们都能活起来。
有位学生在课程论文中这样写道:“几天前,我的手机出现故障,去维修店维修。得知维修成本很大时,我产生了换新手机的想法。当我在网上看新手机的时候,一个‘二手手机’的字样让我产生了兴趣。我发现,标注‘99新’字样的二手机比新机便宜三分之一左右。‘99新’的手机,其性能不可能打折三分之一,为什么价格却便宜三分之一呢?”
他进一步分析道:“一般来说,新手机可以通过外包装、四码合一等手段检测真伪,二手手机则没有这个条件。而且,新机是从专卖店或大商场买来的,二手机是从个人和小商店买来的,专卖店和大商场信誉高,个人和小商店信誉低。因此,新手机的鉴定成本低,二手手机的鉴定成本高。二手机的大折扣代表的是信息费用,是交易费用的一种。”
可见,经济的交易费用很高,很多时候我们是在为交易费用付费。
阿克洛夫的旧车市场模型表明,假如不能克服信息不对称,市场就可能消失。当然,这样的极端情况一般不会发展,因为约束下利益最大化公理意味着,人们一定会想办法克服信息不对称的坏处,来促成交易。
深圳华强北就是中国最大的二手手机交易市场。为何信息严重不对称的二手手机能有这么大的交易市场?正是因为有中间商来协助完成交易。有从卖家买入然后再卖给需要的买家的中间商,也有仅仅作为中介,帮助鉴定手机质量、促成交易的中间商。这些中间商,不少本身就是手机维修商,他们具有界定手机质量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作为购买者,虽然没有能力鉴定手机的质量,但是中间商有,借助他们就可以实现交易。
其实阿里巴巴也是中间商。假如没有专业的中间商,巨大的二手手机交易就无法实现,至少市场会大幅萎缩,众多买家、卖家就难以实现他们本来可以实现的利益。假如没有阿里巴巴,那么十四亿陌生人之间就没有办法产生大规模的交易。所以,不是中间商在赚差价,是中间商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克服了信息不对称,扩大了交易,既让买卖双方都获益,又让自己获得应有的报酬。中间商赚的不是差价,是节约交易费用的回报。他们赚的越多,说明为我们节约的交易费用也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