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综合PMI跃升至61.0!为14个月高点。其中,制造业PMI为58.4,服务业PMI为60.7。
PMI是采购经理指数的简称,通过对企业采购经理的调查结果统计汇总、编制而成的月度综合性指数,涵盖企业采购、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
PMI在50以上,就可视为经济在扩张。PMI竟然达到了61,这也太惊人了!这说明,企业的扩张信心非常足,非常足!
再加上:创纪录的出口订单(尤其电子产品同比增54%)。
制造业就业达二十年峰值。
这经济,太强劲了!
唯一的缺陷是,这些不是发生在中国,而是发生在印度。
中国经济,依然在苦熬,等待复苏。6月份制造业PMI为49.5%,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均为50.5%。
许多国人心目中,对印度还是很轻视的。
他们心目中的印度,落后的种姓制度锁死了经济发展,有这一条,其他都不用讲了。却不知,种姓制度目前在印度只留下一些文化痕迹,不再是强制性的普遍规定。
而其实就算是这些国人,对印度的轻视也是越来越减少的。以前的印象是,印度啥都造不出,后来知道印度能造出一些东西,但生产能力不行。再后来,知道印度生产能力也上来了,但是质量还不能跟中国制造比。
其实,中国以前给西方人的印象,也有这么一个过程。第一阶段:啥商品都造不出;第二阶:能造出一部分商品;第三阶段:能造出很多商品,但质量不行;第四阶段:造得又多又好。
印度现在实际上已经走完第三阶段,站在第四阶段的门槛上。
但是印度经济竟然如此强劲,这还是惊到我了。
按印度当前这么强劲的经济,不出意外的话,印度很快也能造得又多又好。
实际上,比起美国来,印度才是中国的第一大竞争对手。中美经济,存在很强的互补性,但中印经济却是直接的市场竞争对手。
但长期的思维惯性,使得很少有国人意识到这一点。或者说,大部分国人心理上并不愿意接受,印度竟然也能赶上来。
你要说印度做对了啥?其实印度只是在做中国以前做过的事:放松。放松对市场的管制,放松地方政府的发展权限。
只是,以前中国明明做对了,却以为自己做错了,竟然把那些对的做法改掉了。
现在印度经济如此强劲,巨象在向着巨龙发起来势凶猛的挑战。
中国只有重新拿起以前正确的做法,才能成功应对印度的挑战,才是对民族未来负责任的做法。
我有一个预言,留待未来验证:5年后,中印矛盾将取代中美矛盾,成为中国对外关系中的最主要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