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动的过程中观点很重要,但是在思考的过程中,观点其实不是很重要,最重要的是到达观点的方式。
我们是一个鼓励思考的公众号,那么今天就来谈一下一个经常会被问到的问题:
你为什么老是坚定地看好楼市?
网上大V楼市涨价的观点有很多,但这些解释常常给我一种漏洞百出的感觉,逻辑并不是很自洽。如果全照他们说的理论去实操,迟早会出问题的。
举几个例子,
1,房产升值的原因是因为货币超发。让人感觉洞察到了经济学原理,因此广为传播。其实通货膨胀导致房价上涨这种观点更像是玄幻小说类型的意淫,不是因为对,而是因为好理解。
2,打压房价是为了稳定物价,减缓贫富分化,稳定人心。或者在下一次经济危机中可以拉房价救市。
3, 房价是房价,租金是租金,是两个不同的市场,买房不看租金。
4,中国的真实财产计价单位是平米。土地的杠杆最高,潜力巨大。
把以上这些观点的漏洞解释清楚,大概能说明白我坚定看好楼市的原因。
展开之前我先给大家铺垫三个关键的概念:
第一个概念是
资源的价值在于提取
自然界有很多资源,这些资源里面有很多我们需要的东西。比如铁矿石里面有铁元素,比如植物里面的抗癌物质,比如石油里面的汽油。
我们发现其实这些资源还是挺多的,但是在大部分时间里面为什么人类还是普遍贫穷呢?原因不是我们没有这些资源,缺少这些资源。而是我们不知道或者没有能力提取出这些资源里面的价值。
如果你不懂得炼铁技术的话,铁矿石是完全没有用的垃圾,因此我们谈论资源价值的时候,我们强调的一定不是有多少矿石。而是怎么提取矿里面的铁元素,怎么提取里面的真实价值。
这个对资源的提取能力决定了人类能利用资源的上限。
同样的道理,我们人也是一种资源。但是跟铁矿石一样,看上去人这个东西好像没毛用啊,吃喝拉撒懒惰虚荣没事找事垃圾得要死。
除非,除非你能知道怎么把人们的劳动力提取出来。
而且劳动力这种资源属于通用资源,它可以换取一切,是世界资源之王,是所有资源里面最有用的资源。
因此世界各个地方都把提取劳动力技术的提升作为第一科技项目。
我们听过很多很多提取方法,有奴隶提取法,有分封制提取法,有计划经济提取法,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取法,有自由市场经济提取法,有公有制为主私有制为副提取法,有苏联修正主义提取法,有国家特色提取法。
这里要注意的是很多人因为政治立场不一样会习惯性地把某些提取方法说成是割韭菜的压迫的,把某些提取方法说成是正义的。
个人持有这些立场无可厚非,但是我们现在是从一个文明发展的角度去看问题,从文明发展的角度来看,矿石是毫无用处的东西,一定要被开采提炼后才会有用。
同样的道理,人这个东西也是毫无用处的,一定要被提取劳动力后,人才会变得有用。我们观察一个文明的力量,只看文明中的劳动力提取量。
历史中这些各种的劳动力提取方法一直在争相比拼,一代更比一代强。提取出最多劳动力的地方变成最富有的地方,当然前提是要稳定安全地提取,精炼厂如果发生爆炸,全都炸没了。那还不如不提取的好。
第二个概念是
土地是劳动力提取的一种工具。
在工业社会后,土地资源已经类似于太阳能一样成为一种无限资源。
我们执着于土地的多寡是因为我们大部分的生活记忆都是农耕文明里面来的,农耕文明里面最重要的就是适合种植的土地,那是命根子,多一寸就是多一点粮食,就是多活好几年。土地宝贵得一塌糊涂。
后来社会科技发展,为了工作效率提升,大部分人选择密集地居住在城镇,一个小小的地方成百上千万人居住。土地变得不再稀缺,稀缺的是劳动力潜力的提取。
给大家几个直观数据,
我国城市数量达到684个,城市建成区面积达6.03万平方公里。我国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城市化发展数百年,代表文明的城市建成面积只用了0.63%的土地资源。
其中人口最密集的是深圳市,只有1998平方公里,其中46%的面积是建成区,深圳的建成区面积是930平方公里。建成区中,居住地占23%,213平方公里。非居住地77%,717平方公里。
一个城市直径大概100公里,用100公里直线的画个圆,面积是314亿平方米,全部盖容积率5的高端大花园小区,那是1570亿平方米。人均60平,一家三口住180平豪宅。能住26亿人。3个城市就能住完全球人口。
这说明土地已经远远多于人们的实际需要,是一种无限资源。那么这种资源还重要吗?
在工商业社会,钱就是纸,就是几个数字代码,毫无价值。但是当它被当做一种债,一种信用链去提取人们劳动力的时候,就会变得很有价值。因为我们可以靠着这个信用链让大家相信自己的劳动力别人也会认可,这让人们更加放心地去努力工作,从而提取出更多的劳动力。
同样的道理土地虽然说是无限的资源,不重要。但是当它作为一种提取工具并且提取出大量的劳动力时,这个东西我们才会说它是好东西,非常有价值。
第三个概念是
提取劳动力的关键在于兑现
人有一个特点,就是为了以备不时之需,会尽可能地保存体力。这就造成了人都有一种倾向就是能懒则懒,能躺平则躺平。
如果想要把人的劳动力提取出来就要想办法帮助人们克服懒惰。让他们早上6点就起来干活,而不是睡到中午12点。
怎么让人振奋起来呢?
一般想到的方法是像驴拉磨一样,吊一个胡萝卜在驴的面前,让它看着这个诱惑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帮你拉磨。
人们试了一下这个方法,很快发现这在人身上是行不通的。原因是人比驴聪明,驴可以一直被骗,一直吃不到却一直会相信能吃到。人不一样,转一圈吃不到,转两圈吃不到,最多转个十圈八圈还没吃到的话,他就会认定你这个是骗局。开始消极怠工。
也就是说要想把人的劳动力提取出来,画几年大饼是可以的,但是画到一定程度要兑现。如果不兑现,全部给你躺平,你一个子儿都提取不出。但是如果你兑现了,而且是超额兑现了,那么人们就会更加奋力地跑,不停地跑,劳动力源源不断地输出。
明白了这三个概念后,我们开始上干货。
一,印房子比印钱容易
绝大部分人很容易被这个观点迷惑。
什么观点呢?就是
房产上涨的原因是因为通货膨胀。
货币相对容易超发容易印,而房子相对没那么容易建。结果就是货币越来越多,房子越来越少。于是房子就涨价了。
如果这个逻辑成立,那么是不是说,只要需要钱,使劲印就行了?一天印1000万亿够不够?
直觉告诉我们不能这样。
其中的原理是什么呢?
刚刚说过人类文明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劳动力的提取,任何有利于提取的就是好的,不利于提取的就是坏的。
因此我们考量事情的时候,不是一件事情的难度,其实建房子也就是钢筋水泥的堆砌,建起来也没多难。而是这件事情如果做了会不会有严重的后果,会不会影响劳动力的提取。
钱是最没办法想印多少就印多少的东西。因为钱本身是一种信任链,每一张钱背后都是人的劳动力作为背书的。让人觉得我的劳动力可以保存在这张纸上,当我把这张纸给别人时别人也会认可我的劳动价值。
如果多印钱就会稀释这种信任链,因为多印的钱后面是没有任何劳动力背书的,就是一张白纸。混在一起后,之前的劳动力价值就会被稀释,人与人之间就会变得不信任。
我给你的信任,你拿去复制了?我给你的信任,你拿去复制了?你再拿货币过来换可就不能够了啊!
本来货币信用链就是用来提取劳动力的,你自己把货币信用链搞断了,那么你就无法高效地提取劳动力了。属于杀鸡取卵式的玩法,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动用的。
我们的汇率稳定得一笔就证明,我们通货膨胀率其实不高。
卢布与美元的汇率叫通货膨胀,近20年来贬值4倍。
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不叫通货膨胀,近20年来还升值了一点。
没有劳动力背书的钱是不可以随便印的,一印就会有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印钱很难,很难,很难。
但是印房子呢?印房子其实比印钱容易,印房子后面是有劳动力支撑的。并不会产生严重的信任链危机。
为什么说印房子后面是有劳动力支撑呢?
建房子本身是有一点成本,现在大概就是2000-3000元一平方的土建成本。但是卖给老百姓的时候可以卖得很贵,有1万一平,5万一平,甚至10万一平。贵到很多老百姓根本就买不起。
怎么办呢?
哎哎哎别急,我开个银行借钱给你买,70%的钱都借你,您慢慢慢慢地还啊。给你分30年还,每个月一部分就行了。
也就是说一旦你买了房子,你30年每个月就必须去赚钱还月供,给银行打工。这样你的30年的劳动力就被提取出来了。
你每个月都要还月供的情况下,你是很难躺平的。必须干活。才能保住你的房子,否则银行会拿你的房子去拍卖。
你在这个世界的窝,温暖的家,要靠30年的连续劳动来支撑,否则家就没了,没家就没老婆,没孩子。那么我请问你是不是要辛辛苦苦,勤勤恳恳工作至少30年? 用你的强力的劳动力去支撑起这个房价?
如果你把房子理解为一个提取劳动力的工具会真实地认知到背后的原理。
真实的情况是房价减去土建成本的差额的货币,被凭空印出来去开发建设了。但这个货币需要有劳动力背书才能是有价值的货币,才敢印,否则会有严重后果。那么这个给这些新货币背书的劳动力去哪里找呢?
那么通过银行等机构的一系列的运转,这个给多出来的货币背书的劳动力就是你为了还月供而被提取出的未来30年的劳动力。
统治者发现这个方法好用得不得了,既能印出钱来,又找到了为其背书的劳动力。
二,印房子的两个问题
这个印房子提取劳动力的方法很好用,但是也不是完美的。有两个很大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认同你这种把自己30年的劳动力都绑架的方案。
为什么我要背30年房贷给银行打工啊?我是奴隶吗? NO
怎么办呢?
统治者想了一个办法,我的土地房子虽然不值钱,但是你还是可以来买。你可以把房产证看作是一种社会发展债券。我会给你们这种债券持有者以丰厚的回报。
怎么回报呢?这个时候发明了新的玩法——拉房价。
统治者通过各种政策的放松,比如贷款准入条件,首付比例,贷款利率,土地供应限制,购房名额获取容易程度,房子周边基础设施的完善,开出天价地王等一系列手段拉高房子价格。
人们发现这个东西能涨价后,肯定是争先恐后地去买。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把自己的30年的劳动力跟银行签订合同卖出。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加入意味着劳动力提取量越来越大,社会发展越来越好。
第二个问题由这个解决方案产生
这种击鼓传花的拉房价游戏不能一直持续。
深圳现在有200万套商品住宅,从统治者的角度来说,这200万套住宅是无法变现无法流通无法交易的。二手房月交易7000套,对于个人来说是变现了。但是对于统治者来说本质就是,在那7000张纸,改了一个油墨印。200万套房子还是原样一动不动。
那么这些二手房的价格对于统治者来说是什么呢?
二手房的本质是价签。
对自己周边空地资产的标价。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这里我们观察角度发生了变化,可能会有点不习惯。我们一般是从个人角度出发看问题的,这样我们会留意到自己的房子或者已经盖好的房子的价格。如果从统治者的角度出发,世界会变得很不一样。
你可以理解为在统治者看来,没有盖起来的房子才是真实的房子,而盖起来的房子只是一个价签。
一个房子,或者说一个真实的房子的98%的价值都是税。1000万的房子,20万是开发成本,980万是税是劳动力提取工具。
提取了980万的劳动力后,统治者会用来发展公共设施,发展各种产业。
但为什么感觉深圳人都普遍会愿意给统治者提取980万的劳动力呢?
因为我们知道统治者会去通过各种政策拉房价,1000万的房子拉到1500万。这个时候如果卖出就有500万利润,可以吃喝玩乐大半辈子衣食无忧。然后1500万的房子再找下一个奋斗逼接盘继续供楼。1500万的房子涨到2500万再找下一个卷王之王接盘继续供楼。2500万继续干到5000万? 一个月月供20万?
这个游戏可以一直持续下去吗?
三,房地产的下半场
房地产的上半场在拉涨一波,打压一波。拉涨一波,打压一波中度过。
之所以不是一下子全部涨完,是因为每过几年就有一批新鲜的劳动力出来,你要通过上涨把劳动力提取出来,于是你会看到隔几年就涨一波,隔几年就涨一波。
如果一下子涨得太凶后面的新鲜的劳动力你就会无法提取。
这个提取一波劳动力,休整一下,再提取一波劳动力的游戏一直玩了30年,深圳的房子从2000多元一平米,一直涨到10万元一平米。提取了天量劳动力,创造了世界奇迹。而买房的人已经赚得盆满钵满,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是人生赢家。
但人们慢慢发现这个游戏有一点问题,不太能持续下去。为什么呢?
现在深圳随便一套100平的房子都要1000万了,对应每个月月供4万。一个月4万块,还是在不吃不喝的情况下,除了富二代,创业者,卷王,奋斗逼之外,你会发现越来越少的人能扛得住了。
一个月4万的月供是对年轻人生活品质的毁灭,一个月4万你本来可以吃香喝辣,蹦迪啤酒,出国旅游。
越来越注重个人感受的年轻人是不愿意去干毁灭自己生活的事情的。于是你会发现越来越少的年轻人接盘侠参与到这个游戏中来了。
仅剩下的参与的人是什么呢? 就是富二代,创业者,卷王之王,奋斗逼。这些人觉得4万一个月其实还好,没什么问题,40万都能赚呀,400万我其实也能试试。
普通年轻人不上车了,导致便宜的上车盘,比如远郊的房子,老旧的房子。统统失去了接盘侠。放弃了这个击鼓传花的游戏。
卷王们觉得还好,毫无压力,导致他们喜欢的房子——市中心次新,豪宅,接盘侠不缺,继续上涨。继续玩这个游戏,反正后面还有更卷的接盘侠。
于是我们看到了所谓的房产严重分化的现象,好的区域好的楼盘涨,差的区域差的楼盘一直不怎么涨。深圳卷王含量比较高还不是特别明显。你广州卷王比较少,只涨珠江新城,其他地方都不怎么涨。花都,白云,增城,番禺这些上车盘集中的地方更是不涨反跌。
四,这个认知体系能给我们什么启发?
我们不能改变游戏规则,但是我们能从研究游戏规则,最大化我们的利益。
1,什么房子值得买?
房价这个庞氏骗局,一直涨的原因是因为大家相信会有接盘侠。但是你能观察到00后的接盘侠很多开始不玩了,于是天量的远郊房,老旧房子没有人接盘,导致房子不涨价。但也有很多有能力的接盘侠,房价涨到多少钱都能接得起盘,那么这个游戏能一直玩下去。我们买房的时候需要买到这个游戏能一直玩下去的地方。换句话说就是买赚钱能力极强的接盘侠喜欢的地方。
我怎么知道赚钱能力极强的人喜欢什么地方呢?很简单,租金绝对值高的地方,就是好的地方。房价是会骗人的,因为严重受到政策的影响。因为政策涨的价格也会因为政策而跌回去,非常不稳定。稳定的是什么呢?租金,租金是真金白银,当下最真实的需求。衣食住行,四个字里面的住,对住的消费是所有消费里面最体现经济实力的。
但要注意一个干扰因素的影响就是演员网红工作室这些吃青春饭的人会把一些地方的租金推得虚高。怎么区分呢?你要看这个高租金的房子是主要用来拍抖音的还是用来养孩子的。只有肯花大价钱租房养孩子的人才是真正有实力,真正会长久规划的人。这些地方的房子才会有价值。
2,房子主要就是赚政策的钱
房子涨价赚钱的逻辑就是统治者要提取劳动力,为了鼓励大家一起交出劳动力,把房价拉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还月供的行业中来,只要后面一直有接盘侠,那么这个游戏可以一直玩下去。你好,我好,大家好。
现在统治者发现接盘侠已经开始犹豫了,他们不会坐以待毙的。他们会发明新的政策,持续地提取新鲜的劳动力。
这个政策就是新房限价法。你去看这几年的房子,尤其是新盘,最突出的是杭州的新盘。你不是说房价太高了不想接盘了吗?好,价格梦回5-10年前你买不买?交不交出30年的劳动力? 这个时候很多接盘侠就会改变想法了,觉得可以参与啊,来来来,继续玩啊。
新开的盘全部限价,价格是周边二手房的5折到8折。而针对的人群呢?全都是没有买过房的新鲜劳动力,有人才认证的高级劳动力。那么再次通过30年的按揭,把他们30年的劳动力锁定。
既然知道了统治者在用新房诱惑接盘侠继续提供劳动力,那么巨大的利益就在新盘里面。我们发动周围的人去打新,这个是未来10年内回报最为稳妥的投资。
发送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