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改革?薛宝钗告诉你
原创
邓新华
只给少数人看
最近,改革这个词频繁见于官方文件。那么,什么是改革?
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实践说,改革就是放权。经济学说,改革就是让产权说话。不过,现在好像啥做法都叫“改革”了。
《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可以告诉你,改革是什么。
有一次王熙凤病了,贾府暂时委任李纨、贾探春管理贾府。这两人能力不够,贾府又委托薛宝钗协助。借这个机会,薛宝钗、贾探春开始了大观园改革。
大观园是贾府为了元春省亲建的园子,只是贾府的一部分。
正式改革之前,贾探春和宝钗探讨了一番经济学道理。贾探春说起,前几天去贾府首席仆人赖大家吃酒,赖大家也有个园子。“我因和他家女儿说闲话儿,谁知那么个园子,除他们带的花,吃的笋菜鱼虾之外,一年还有人包了去,年终足有二百两银子剩。从那日我才知道,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都是值钱的。”薛宝钗说:“天下没有不可用的东西,既可用,便值钱。”
你看,堂堂贾府,管理能力竟还不如仆人家。贾府到处是资源,但机制不对,资源就是浪费。机制对了,就连一根枯草,都是值钱的。
贾探春提出的改革方案是:承包。她说:“咱们这园子只算比他们的多一半,加一倍算,一年就有四百银子的利息。若此时也出脱生发银子,自然小器,不是咱们这样人家的事。若派出两个一定的人来,既有许多值钱之物,一味任人作践,也似乎暴殄天物。不如在园子里所有的老妈妈中,拣出几个本分老诚能知园圃的事,派准他们收拾料理,也不必要他们交租纳税,只问他们一年可以孝敬些什么。一则园子有专定之人修理,花木自有一年好似一年的,也不用临时忙乱;二则也不至作践,白辜负了东西;三则老妈妈们也可借此小补,不枉年日在园中辛苦;四则亦可以省了这些花儿匠山子匠打扫人等的工费。将此有余,以补不足,未为不可。”薛宝钗、李纨都叫好。三人共同商定了将花草果木分别交给谁承包。
三人把仆妇们叫来,宣布了钗探新政。仆人们一听,高兴坏了。也有说:“那一片竹子单交给我,一年工夫,明年又是一片。除了家里吃的笋,一年还可交些钱粮。”这一个说:“那一片稻地交给我,一年这些顽的大小雀鸟的粮食不必动官中钱粮,我还可以交钱粮。”
承包完了,薛宝钗又提出,还有很多仆妇没有承包项目,她们的利益也要考虑。她说:“如今这园里几十个老妈妈们,若只给了这个,那剩的也必抱怨不公。我才说的,
她
们只供给这个几样,也未免太宽裕了。一年竟除了这个之外,
她
每人不论有余无余,只叫
她
拿出若干贯钱来,大家凑齐,单散与园中这些妈妈们。她们虽不料理这些,却日夜也是在园中照看当差之人,关门闭户、起早睡晚、大雨大雪、姑娘们出入、抬轿子、撑船、拉冰床,一应粗糙活计,都是
她
们的差使。一年在园里辛苦到头,这园内既有出息,也是分内该沾带些的。还有一句至小的话,越发说破了:你们只管了自己宽裕,不分与他们些,
她
们虽不敢明怨,心里却都不服,只用假公济私的多摘你们几个果子,多掐几枝花儿,你们有冤还没处诉。
她
们也沾带了些利息,你们有照顾不到,
她
们就替你照顾了。”
承包了项目的仆妇一听,这说的在理啊。于是都同意拿钱出来分给没承包项目的仆妇。没承包项目的仆妇听说有钱分,也开心坏了。她们向薛宝钗承诺,以后一定会好好当差。至此,人人高兴。原本混乱、死气沉沉的大观园,一下子就呈现出崭新的气象。
当然,后来王熙凤病好了,重返管理岗位,拿回了管理权,后来王夫人又搞了场抄检大观园的大折腾,钗探新政也就慢慢消亡了。
薛宝钗告诉人们:改革,就是理顺利益关系,使上下同心,如此,自然充满了效率和生机。
就拿国企来说,完全可以彻底推向市场,让真正的企业家去运营,如此,既避免了资源低效、浪费,收到的税也肯定远远高于国企那点“盈利”,这岂不是既利于民、也利于财政?
当然,最能理顺利益关系的,就是让产权说话。
拿土地来说,现在农村种粮大户也可以承包较多土地,但这些种粮大户毕竟没有产权,投入积极性自然不高。他们只在部分易种易收的地区承包。于是,许多农民手里有土地,但没资本投入,土地也就闲置了。为了避免土地闲置,财政又用补贴去吸引农民种田,但这也只能吸引小部分农民种田。如此,有土地、没就业是农村的常态,这跟贾府闲着个大观园是一样的。
贾探春都说了,“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都是值钱的。”更何况,这么巨量的、宝贵的土地呢?天天喊粮食安全,其实只要把土地的利益关系理顺了,中国粮食安全将如磐石一般,并且,经济增速将回到10%以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轻触阅读原文
只给少数人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知道了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取消
允许
取消
允许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分享
留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