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高血糖能帮助原始人生存下来,却给现代人的健康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2、人类为什么不能像其他动物那样追求快乐,逃避痛苦,过一种不需要思考的生活?
3、好逸恶劳不是人性。趋乐避苦不是人性。说这些是人性的人,他们自己还没有进化成人。
你知道人为什么会得糖尿病吗?你可能会说,我知道啊:糖尿病有遗传和环境的因素,也和不良的饮食习惯,过度肥胖和缺乏锻炼有关。
说的没错。但是这些解释却不能回答一个问题:既然糖尿病有这么大的危害,那为什么在漫长的进化中,导致它的基因却没有被自然筛选掉,反而被保留了下来?
这种基因既然被保存到了今天,说明它至少在几百万年的历史中经过了检验。那么从进化论的角度讲,最合理的解释是什么呢?我认为是这样的:今天导致我们现代人得糖尿病的这些生理特性,实际上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非但不会导致我们得病,反而能让我们的祖先拥有更高的生存概率。
也就是说,我们的基因能够帮助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那个环境中活得很好。我们今天容易得糖尿病,并不是因为这些基因不好,而是因为生存环境变化太大了,那些本来是好的基因和习惯,变得不适合生存了。
那我们的祖先究竟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呢?人类对于地球气候的研究能够给我们一点帮助。熟悉气候和地质学的小伙伴可能都知道,我们地球正处在200-300万年前开始的第四季冰期。这意味着全球大幅变冷。最冷的时候,地球要比现在冷5-10摄氏度。在中高纬度和高山地区,形成了大面积的冰盖和冰川,并因此引起海平面大幅下降,最多比现在下降了120米。
有趣的是,这段时间正好就是我们的祖先从猿变成人,并且使用狩猎采集的生产方式分布到全世界的时间。也就是说,在人类成为人类的大部分的时间中,我们的祖先都是在寒冷中度过的。既然如此,那糖尿病是不是和寒冷有关系呢?顺着这个思路去查资料,果然查到了比较有意思的事情。
很多医生都观察到一个现象:在气温低的时候,人的血糖普遍会升高。冬季往往是人血糖最高的季节。这就很有意思了。这也许说明,人体是主动调节血糖来适应环境温度的。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大家知道,在一个大气压下,水的冰点是零度。但是水里面如果溶解了葡萄糖的话,这个溶液的冰点就会下降。葡萄糖占比越多,水溶液的冰点就越低。这说明葡萄糖溶液可以起到防冻的作用。实际上这个规律早就被人用来酿造一种很特殊的葡萄酒:冰酒。
我们喝到的大多数葡萄酒,它的葡萄都是在秋季成熟时采摘的。冰酒之所以特殊,就是因为它的葡萄要等到入冬后,气温达到零下10摄氏度左右才会采摘。因为寒冷,葡萄会排出很多水分以防止自己结冰。此时葡萄的甜度要远高于一般的葡萄。
当我们开始将寒冷与高糖度联系在一起时,也许就慢慢接近真相了。人类的高血糖也许是为了应对寒冷的天气,防止身体被冻伤的一种方法。这不一定是人得糖尿病的唯一原因,但很可能是整个因果链的重要一环。
也许你会问:为什么这种机制能够帮助原始人生存下来,却给我们现代人的健康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呢?既然原始人不怕高血糖,为什么现在的人就怕高血糖呢?我想这个问题和我们的饮食结构和数量有很大的关系。
在1万年前人类的狩猎采集社会,我们的祖先要经过长时间的行走、劳作、奔跑和搏斗,才能得到一点食物。在大多数日子里,这些食物只能勉强维持他们的生存。也就是说,他们每天都在遵循现代医生的建议:少吃多动。因此,没有多少剩余营养能够让他们的血糖长期维持在高位。
对他们来说,每天吃三顿,顿顿都吃饱,火锅零食小烧烤,牛奶啤酒王老吉,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既然从人类诞生开始就没有发生过,也就没有必要去为它做什么准备。可是,在大约1万年前开始,地球进入间冰期,也就是介于两个冰期之间的短暂温暖时期,神奇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
随着整个地球的气温越来越高,自然环境对人类越来越友好,人类开始开拓狩猎采集之外的生产方式。农业,也就是驯化植物,和牧业,也就是驯化动物,在这个时期开始成为人类得到食物的主要方式。人类也就因此从1万年前左右的时间开始逐渐进入了文明。
你发现了没有?原始社会的标志是狩猎和采集。文明社会的标志是种植和畜牧。说到底都是为了解决一个吃的问题。在文明社会,人类得到食物更容易,更稳定。大量稳定的食物摄取,在养活越来越多的人类的同时,也给我们的身体带来新的问题。
例如龋齿,就是因为我们摄入很多食物,尤其是糖类和淀粉类食物之后,食物残渣附着在牙齿上,为细菌提供了过剩的能量而造成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过程也是类似。高血糖也是长期摄入过量食物,尤其是高碳水食物的另一个后果。
因此,从进化论的角度讲,人为什么会得糖尿病?因为我们的身体是高度适应原始社会环境的生存机器。这个机器在遇到文明社会大量而稳定的食物的时候,就产生了严重的不适应。就好像一条鲸鱼,它在海里可以生活得很好,但是一旦离开了海水,在岸边搁浅的话,它就会面临死亡。
作为一条搁浅的鲸鱼,它怎么才能继续生存?要么回到海里,要么学会在陆地上生存的方法。我们人类也同样面临这个选择。几乎每一个人类,从生理到心灵的每个角度,都无法适应文明社会的生活。解决方案就是:我们要么会到原始社会,要么学会适应现代的生活。
回到原始社会,听起来像是一个不错的方案。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回归自然的呼唤。但其实这是一条死路。我给大家看一张图。
这张图最左端就是公元前1万年,文明产生之前的世界人口数,最右边是公元2000年的世界人口数。公元2000年全世界大概有60亿人左右(今年已经是80亿)。公元前1万年呢?全世界大概只有1百万到1千万人。
如果人类回到原始社会,在原始社会的生产方式下,全世界只能养活1000万人。这就意味着今天每800个人里只能活1个,99.875%的人都要死掉。这个结果谁也不能接受。
你也许会问:那我回到原始社会,其他人还在现代社会,我既能享受到原始社会的生活,也能拥有现代社会的便利,岂不是更好?这个同样也不现实。在今天,在地球上的一些偏远地区仍然有按照原始社会方式生活的人。例如那些生活在亚马逊和非洲,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原始部落,他们的人口和生活方式也在慢慢消亡。
那些原始社会的族群今天之所以还能活着,基本上靠的是地处偏远,有天然屏障阻隔,以及政府、法律和民间组织的多重保护。就这么说吧,幸亏现在世界和平,如果天下大乱,不要说现代化的军队了,就是一个派出所的武装力量,就能轻松消灭他们一整个族群。
所以,回到原始社会是不现实的。为了活命,为了有口饭吃,我们只能硬着头皮在文明社会生活下去。那么我们既然要在文明社会生活,就要清醒地意识到,我们不假思索,不受限制地使用从原始人祖先那里继承的生理和心理功能,会导致严重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在现代社会,我们想要活得健康,就必须要管住自己的嘴。如果一个人只知道趋乐避苦,只注重感官享受而不考虑未来,那么他的健康就会出问题。因为在原始社会的时候,人类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很难找到足够的有营养的食物,让我们每天都吃饱。于是我们的身体就进化出一套机制,让我们总是渴望高糖高脂肪这些高热量的食物,并且把这些食物大部分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
这一套机制是好的还是坏的?不一定。要根据环境做出判断。原始人永远找不到足够的食物。对他们来说,得到高热量的食物的机会是非常罕见的。如果不把这些食物高效率地转化成脂肪,那么在遇到天灾,食物短缺的时候就会饿死。可以说,有好吃的尽量多吃,这一套奖惩体系是帮助他们生存的。如果不能帮助他们生存的话,我们身上也不可能携带这个基因。
但是这一套奖惩制度,在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中,已经变成人类健康最大的杀手。原始人工作一天找到的食物很难让他吃饱。但是在现在的中国,不考虑口味问题,打零工一小时的工资买到的食物,就能够基本满足人一天的能量需要。如果一个人在现在这个食物过剩的年代仍然管不住自己的嘴,那么等待他的将会是心脑血管、糖尿病等一系列慢性病。
我们的生活方式与原始社会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按照他们的那一套动物本能和直觉生存的人,非但无法得到人生的幸福,反而会出问题。而且这种问题都是慢性的问题。一个人在无节制地摄取高热量食物的时候,他是很快乐的。但是不加思考的快乐总是预示着未来的痛苦。
不仅如此,这个例子还能说明一个道理,就是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受到原始社会的生理本能与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两者之间激烈碰撞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在健康层面,更是在社会关系和人生幸福方面。但是,很多人理解抽象的方面有一些困难。我就先用暴饮暴食导致慢性病的这个人人都懂的机制,来说明我讲的这一套逻辑。
以上只是今天主题的一个铺垫。接下来讲正题:
有读者向我提问:布老师,我想以游戏心态快乐过一生,只注重个人体验,不求为社会贡献价值,这样做有什么问题吗?世界上所有的动物都在追求快乐,逃避痛苦,只注重感官享受,不想为别人做贡献,也不考虑未来,他们不都生活得很好吗?为什么人这样做,就要被批判,说成是不求上进,混吃等死呢?
我是这样回答的:问这样做好不好之前,先要问能不能这样做。如果你的设想根本不可能实现,那么你讨论好与不好,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就好比说,每个人生下来都要面临未来的死亡。你问我:我为什么要死呢?永远活着不好吗?怎么回答你呢?这不是一个好不好的问题,是能不能的问题。
快乐和痛苦是两种生理上的感受。我们需要搞清楚,快乐和痛苦是用来做什么的?为什么动物会有快乐和痛苦的这一套机制?我们才能回答一个问题:这套机制是如何让其他动物能够很好地生存,却可能会给人带来毁灭的?
动物为什么需要快乐和痛苦这两种感受呢?因为动物需要生存,就需要去做一些判断。例如一只猴子,他是如何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猴子的世界有法律吗?有道德吗?都没有。我们知道除了人类以外,别的动物没有法律道德,也没有自律和理性。他们做判断的标准其实很简单。这件事情让我开心,我就去做。让我难受,我就不去做。
对于动物来说,快乐和痛苦就好比是红绿灯。吃东西会快乐,这就是绿灯,说明这是对的,可以继续做。挨打就会痛苦,这就是红灯,碰到就不要做了。在这种简单的红绿灯体系的指引下,动物不需要任何思考,就可以去完成它的使命,也就是生存和繁衍。
那么这套红绿灯体系又是从哪里来的?生物的奖惩体系都是依据它的生存环境和生理特性而进化出来的,是为了能让拥有这套生理特性的生物,在这个环境里更好地生存。但是它本身又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也就是当环境产生变化了,如果这套红绿灯体系不会随着环境而变化,就会让这个生物毁灭。
打个比方吧。你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和地区,像中国一样是在马路右边开车的吗?163个。马路左边开车呢?76个,其中比较大的有英国、日本、印度、泰国、南非、澳大利亚之类的。如果一个人长期在这些国家开车的话,他就会养成一整套在马路左边开车的驾驶习惯。
这套在马路左边开车的驾驶习惯到底好还是不好呢?这个本身并没有好不好,完全取决于你在哪里开车。例如一个长期在英国开车的人,如果他去日本开车旅行,他只需要学习日本的交通信号和交规与英国不同的地方,经过短暂的磨合之后,他也能够顺利地在日本开车。
为什么他能很快适应在日本开车?因为都是在马路左边开车,这个大环境是一样的,交规上小的方面可能有些差别。学习起来并不是很困难。但是假设这个人有一天来到中国,需要在马路右边开车的时候,这会给他造成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不光是靠左还是靠右开车这么简单,你整个开车的思路都要反过来。而且方向盘在驾驶室的位置也不一样了,这个也需要不少时间来适应。
如果这个人刚来到中国,刚开始靠右开车的时候,没有用理性来思考他行为的对错,主动纠正自己的行为去适应新的环境,仍然按照他在英国靠左开车养成的直觉来操作汽车的话,他一定会出事故的。 因为交通环境本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时候一个理性的人应该去学习新的规则,而且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按照以前规则下养成的直觉来做事情。
为什么大多数动物可以按照自己的直觉,凭着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的原则,就能够很好地生存?因为这套趋利避害的原则是在与他们现在的环境比较相似的环境中进化出来的。就像一个英国人今天在泰国开车,明天去了澳大利亚开车。环境虽有微小的不同,但是以前的驾驶直觉还是非常管用的。
人类为什么不能像其他动物那样,简单地追求快乐,逃避痛苦,过一种不需要思考的生活?因为我们现在身处的环境不允许我们这么做。
在文明产生之前和之后,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两种社会模式下,对人的精神和思想的要求,在很多领域可以说是完全相反的。最大的问题之一,就出在我们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的奖惩机制。这套红绿灯体系,大部分都是在我们原始社会,文明产生之前进化出来的。如果我们按照这套原始社会的奖惩机制在现在的社会中生活,很有可能会车毁人亡。
追求快乐,逃避痛苦,这套原始社会的奖惩机制,对一个现代人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首先就体现在财富上。财富来自于创造和积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创造财富并不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很多人看见别人有钱就会觉得羡慕。但是如果你告诉他,这些有钱人经历过巨大的风险和磨难,承受过长期的压力和痛苦才有了今天。如果你也想变得有钱,那你首先要承受这些别人不能承受的东西。更何况,就算是你承受了这些东西,你也未必会变成有钱人,更有可能是一个失败者。知道了这个残酷的真相,你还会去努力吗?
财富不仅来自于创造,也来自于积累。赚的再多,如果你都花掉,也总有一天会陷入贫穷。而财富的积累就意味着延迟消费,延迟满足。追求快乐,注重感官享受的人,最不擅长的就是延迟满足。现在很多人不仅每个月的工资没有存下来,还背着很多信用卡债和网贷。这些人虽然现在看起来很快乐,但实际上,不加节制的追求快乐,在未来会带来巨大的痛苦。
很多人说想做一个有钱人,但是他们不想为此付出代价,想要的只是轻松地变有钱。因此他们只能在嘴上说自己追求快乐,追求享受而已。他事实上无法得到这些享受和快乐。一个人认为只有物质享受才能给他带来快乐,但是他既不愿意去创造丰富的物质,也不愿意延迟享受,积累财富。那么他的享受和快乐是从何而来呢?靠做梦吗?
所以,先问能不能,再问好不好。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的人生态度不是好不好的问题。你用这个人生态度生活本身就不能实现你的目的。
在财富方面是这样,在人生的其他领域也是这样。刚才讲到,如果一个人为了获得美食的感官享受,不加节制地胡吃海喝,而且因为害怕痛苦,很少去锻炼。那么时间一长,这个人很可能就会得上各种心脑血管、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别人还能正常生活的时候,你全身插着管子躺在床上,面对的除了痛苦就是死亡,这时候还有什么快乐可言呢?
就算每个人的基因不一样,并不是每个懒惰贪婪的人都会得上这些慢性病。但是人的后半生的生活质量,还是很大程度上依赖着肌肉力量、骨骼强度和心肺功能这些硬件水平的。而且些身体的功能,都需要在年轻的时候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去承受痛苦,去挑战自己的舒适区来得到。就像金钱财富一样,身体健康的财富也是遵循同样的规则。
近几年我国生育率走低,也是因为追求眼前享乐,不考虑未来的人越来越多。因为生孩子和创造财富比较类似,虽然在过程中多少有一些成就感,但是总体上来说是一个漫长而辛苦的过程。太多的人只注重感官享受,不想为别人做贡献,也不考虑未来,导致了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在不远的将来会面临生死存亡的问题。
如果你不知道这个问题有多严重,那就看看现在的欧洲。很多人羡慕欧洲人生活安逸,福利发达,但是他们看不到欧洲人已经走在灭绝的道路上。22年世界杯,摩洛哥队0:2输给法国队。然后发生了什么你知道吗?
摩洛哥球迷在法国街头围攻法国球迷。曾经殖民世界,不可一世的法国人,在自己的国土上被外族人欺负。
这张图表示:在西欧很多国家,移民人数已经超过八分之一,有的已经到了五分之一。
23年6月,法国一名阿尔及利亚裔少年遭警察枪击身亡。然后整个法国和邻近的几个国家迅速爆发了大规模持续性骚乱。目前,有的欧洲国家的右翼政党已经上台了。未来的欧洲,种族冲突会不可避免。
你也许会说,中国不引进那么多移民,所以不会有这些问题。事实上在欧洲社会,不引入移民也会造成严重的问题。因为欧洲人生育率很低,所以整个人口老龄化。这就导致了交福利的人越来越少,领福利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因为劳动人口减少,所以物价越来越贵。如果不引入移民的话,就造成福利赶不上物价的上涨,老年人难以生存。
低生育率对于一个族群来说是一条死路。对一个人也是这样的。如果你只想享受生活,不想为了未来储蓄自己的人力资源,也就是生养孩子的话,到了中年以后就不要说享受生活了,可能连苟延残喘都困难。储蓄财富,储蓄健康,储蓄后代,它们三个的逻辑是一致的。都是要经历长期的痛苦和磨难。如果你追求的是轻松愉快,那你将来就什么也没有。
如果你生活在原始社会,那么你追求快乐,逃避痛苦,按照动物本能来生活,没有一点问题。如果你在一个人类文明的社会里,却想按照动物的方式来生活,那么你就只能被当成动物那样对待。如果你抛弃了人类文明节制欲望,未雨绸缪的根本原则,妄想以自己的感受来代替理性的判断,那么人类文明也会抛弃你。
在一个食物丰富的时代,不受控制的暴饮暴食会带给你满身的疾病。在一个马路右边开车的国家,你坚持在马路左边开车的习惯,只能说明你是个疯子。按照原始人的本能,在现代社会里生活的人,即使勉强活着也只能是苟延残喘。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的人,他的愿望是无法实现的。因为追求快乐必然会得到痛苦。
有人说好逸恶劳是人性,趋乐避苦是人性。其实这都不是人性,这是动物性。说这些是人性的人,因为他们自己还没有进化成人,所以他们没有意识到,人类的存在是因为一代一代的人为了未来打算,为了后代付出,为了家庭和社会而鞠躬尽瘁,我们才有了今天的文明。如果我们的祖先都像他们说的一样,我们早就消失了,根本没有资格活在这个地球上。
我们中华文明之所以屹立在世界几千年,正因为我们的祖先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写成书教给我们后来的人。他们这些优秀的思想都集中在各种儒家经典里面。有阅读古文能力的人应该去精读《四书》。如果读不懂也没有关系,你可以持续关注我。我的优势是能够用现代科学和进化论来理解中华文明,从原理上解释孔子的思想。
鸦片战争到现在快要接近两百年。中华民族在近代历经了长期的屈辱和苦难。但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们今天已经站到了整个世界的最前列。我们的经济和科技,普通人的生活,已经处在或者接近世界最好的水平。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要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作为武器,以战胜享乐主义和虚无主义这些文明的癌症。
从国家的层面讲是这样。从个人的层面说,一个追求享乐的人也是无法得到幸福的。幸福来自于人生价值的实现,而人生价值则来自于对社会和他人的奉献。抛弃了人生价值的追求,只注重感官体验的人,得到的只能是悔恨和痛苦。我希望每个能看到这篇文章的人,都能够得到人生长久的幸福,而不是浅薄的快乐。
最近北京市放松了购房限制,有很多朋友希望我推荐靠谱的购房顾问。我向大家推荐西瓜姐。我认识她很多年。她是一个非常有经验的购房咨询师。有兴趣的请长按图片加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