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中国正式宣布,要在林芝造雅鲁藏布江发电站。这是一个很不寻常的事件。
为什么不寻常?
前些年中国搞的大基建飞速扩展,已经打造了世界上最庞大的基础建设。
大基建的一个结果是政府的高负债率。房地产经济带来的一个结果是民间的高负债率。这种负债,要慢慢消化。
目前处于消费降级阶段,即便M2激增,但是存款也激增,老百姓有钱不敢用,也不敢投资。
财政也是处于「过苦日子」阶段。各地叫停了很多政府项目。
在这样的经济氛围中,却宣布雅鲁藏布江发电站开建。
这是个很大的项目,总投资需要一万二千亿。
在财政并不宽裕、处处砍项目的时代,上马这样的超级项目,这是多大的一盘棋?
有人不理解:现在中国并不是电力不足,而是电力盈余。尤其是疫情以来,制造业开工不足,电力严重过剩。
偏偏在电力盈余年代造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厂,这又是为什么呢?
还有一个疑问是:林芝到墨脱这一带,是中国交通最不发达的地方。没有工业,发电干啥用?
前几年,墨脱还是中国唯一不通公路的一个县。因为经常塌方、滑坡,道路经常刚修好马上又塌方。
整个林芝有多大?有11.6万平方公里。这个面积,比浙江省还大,相当于台湾面积的三倍。但是整个林芝地区只有23万人。墨脱县则只有一万人。
这种极其闭塞的地方,造这么大一个发电站,电力给谁用?总不会是为了挖矿赚比特币吧?
这些都是大众的疑问。但是,这样一个超大项目,经过这么多年论证讨论,最终宣布开工,这一定是有理由的。
总之,这是项目绝不会是一个短视的项目,背后一定有一盘很大的棋。
Part.
2
为什么要选雅鲁藏布江?因为水力资源丰富。
雅鲁藏布江的上游河水补给以融雪为主,中下游雨水较多。
特别是下游地区,地处印度洋暖湿气流的水汽输送通道,降水量大。墨脱县的戴林站平均年降水量为5317毫米,巴昔卡站平均年降水量为4496毫米,1954年实测为7591毫米,这是中国大陆降水量最大的地区。
如果你不了解这个降雨量到底多大,我给你看一下对比数据。
北京年降雨量644毫米。拉萨年降雨量大约是300毫米。上海年降雨量1200毫米。
所以,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的降雨量非常可观。
其次,这里的落差大。而且落差集中——也就是迅速降落的意思。这是雅鲁藏布江适合发电的关键。
现在的方案是挖一条40公里长的隧道,这样水就可以不经过二百多公里的弯道,直接进入隧道发电。
这个隧道的上面海拔是2900米,下面是700米,落差2200米。
相比于三峡水库145到175米的落差,这里每立方米的水可以产生比三峡多十几倍的发电量。
如果你已经忘了中学物理,这里大家一起回忆一下:水的势能是E=mgh,能量和高度成正比。
单就水能开发来说,雅鲁藏布江在这方面的条件是全世界首屈一指。
如果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建造水电站的话,装机容量可高达近7000万千瓦,相当于三峡装机容量的三倍。
所以,在雅鲁藏布江造发电站,从发电的角度看,是不错的选择。
Part.
3
但是,这电发出来卖给谁呢?
从林芝到墨脱,这都不是适合发展工业的地方。绝不会有人觉得这地方会变成经济繁华城市。即便是在贵州随便找个小县城,地理环境也比林芝好得多。
如果在林芝办企业,物流价格就会比其他地区贵几倍,物流速度也很慢,完全没有竞争力。
周边都是野兽出没的无人区。根本就没有产业链。
墨脱县作为人口一万的县,这个规模大约只相当于南方某些村。
任何大企业都不可能建立在这里。如果发电只在当地使用的话,这电可能0.1%都消耗不掉。
所以雅鲁藏布江发电站的电,一定是输出到外面的。
以目前的情况看,中国不缺电。林芝附近的西藏、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都不缺电。
或许电最大的用处,是卖给缅甸和印度。
林芝过去不远,就是缅北。很多人觉得缅北和林芝是很远的地方,其实地图上很近。但是缅北能有什么产业呢?这地方交通不便,周边也没有产业链,民族关系复杂,国际地缘关系也很复杂,所以缅北应该不是考虑的方向。
最可能的是缅甸和印度的大平原。地方够大,人数够多,或许是未来的世界工厂。
但是印度目前并不需要这么多电。这个发电量,够三亿人使用。
印度的工业不如中国发达,人均耗电量也不高。把电卖给印度,印度也买不了这么多。
这电拿来挖矿挣比特币么?其实中国早已经有明文规定,不允许这么做。如果是小型发电站或许可以偷偷摸摸搞个矿场,但是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发电厂,绝不可能是比特币挖矿。
台积电和NVIDIA产能再高也做不了这么多矿卡 。
Part.
4
雅江电站的出水口离藏南中印实控边界只有六公里。
所以这边距离印度真的很近。
要说发电厂电的最大用途,大概就在藏南地区。
阿鲁纳恰尔邦,人口已经超过100万人。该地区有82个不同的部族,主要包括信仰藏传佛教的门巴族、舍度苯族、珞巴族和康巴族。还有很多印度教教徒和基督徒。
中国不承认「阿鲁纳恰尔邦」的法律地位,根据中国法律规定,阿鲁纳恰尔邦的居民是所谓「中国公民」,到访中国时采用「另纸签证」的方式处理。
那么,中国就有合理的理由,在这片土地上投资,移民。
目前作为印度控制区,显然不可能允许大量中国人移民到这里。但是这里并不反对外商投资。
下围棋有一句规则:敌之要地,即我之要地。
阿鲁纳恰尔邦就是棋盘上的重地。它是几个国家的交汇处。
在军事上,尤其是南亚的战略重地。
Part.
5
关于雅鲁藏布江发电站的作用,有人认为是战略储备。
虽然中国现在电力过剩,但是中国要发展电动汽车,大量淘汰燃油车,电力还需要继续增加。
另一方面,国际局势日益紧张,从未来可能发生的局面看,战争一旦爆发,石油之类的能源就必然稀缺,甚至禁运。中国作为缺油国,必须摆脱对进口石油的依赖。
以电代油就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这些年中国在风电、水电、核电的投入都很大。在西边的甘肃和内蒙,你可以看到很多光伏发电站和聚光的熔盐发电站。
在东边的海边,温州附近正在造一个中国最大的海上光伏发电站,边上还有一个正在建造的核电站。
让电力冗余,是一种面对未来「必有一战」年代的准备。
但是,还可能有另一种想象:
雅鲁藏布江发电站造好以后,主要是要向印度东北和周边地区供电的。
不仅仅是藏南的阿鲁纳恰尔邦,还有整个印度的东北角。以及周边的孟加拉,不丹,尼泊尔,缅甸。
印度东北角几乎是一块脱离印度的「飞地」,它被周边一圈国家包围,和印度的连接只是窄窄的一条。最窄的地方,大约只有二十公里。它与印度其他地方的交流,相隔很远的狭窄通道。所以印度和这个区域的产业交流,并不顺畅。
这意味着什么?
这一片土地,可能是中国的重点投资区。各种剩余产能外移,都转移到这些部位。打造强大的电力后盾,是为这地方的产业腾飞做准备。
很多中国的工厂搬过来。每年一千多万大学毕业生,也有很大一部分选择去这里。这里更有大批来自印度、尼泊尔、孟加拉、缅甸的廉价劳动力。
等到这一片的产业高度依赖于中国的投资和技术,他们的产业关系就会和中国融为一体。
那时候这里会变成投资热土,遍地都是来自中国的投资者、技术人员、熟练工人、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
「阿鲁纳恰尔邦」就会经历深圳和东莞的那种大基建、人口大流入。
未来人口就不是一百万、二百万。或许是一千万。
这一千万人口,很大部分都是在中资企业生活的。他们日常说中文。
这就是雅鲁藏布江发电站带来的另一种可能性。
最后一点库存7折清仓,扫码进入主页购买
风高浪急,此为备用号
加负责人微信,防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