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到关于比特币最简单直接又直达精髓的评论:成了,一个就够,不成,就是放了一场烟花。观点来自一位我觉得很牛逼的普通网友。
1.怎么算是成了?
现在它还处在剧烈的不稳定期,将来肯定还要经历一系列大起大落。这种不稳定来自人的共识,共识稳定,币就稳定,共识不稳定,币就不稳定,就看它将来能获得多大程度的信任。
实物货币给人一种错觉,以为只有实体的东西才有价值。但是经济学告诉我们,实物本身没有价值,价值是人根据自己的喜好或者需求赋予的。黄金在你眼里跟狗屎没什么区别,那它就是狗屎。
任何商品包括货币都跳不出这个原理。
比特币白皮书中这样写道:“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这是它的本质,也是未来的愿景,愿景实现了,就是成了。
比特币和黄金在物理属性上看似八竿子打不着,但是在使用方式上,也就是经济意义上惊人地相似。
当所有人都认为黄金有价值,你也不得不把它当作有价值的东西,它就有了价值,比特币同理。
能不能成,有没有价值,全由人说了算,就看人够不够多。
2.成了意味着什么?
比特币有数量上限,到了那个数量,再不能增加。
可以畅想一下这种景象:一种无法制造通货膨胀的货币,一种完全掌握在产权人自己手里的货币,不用担心手里的钱贬值,不用为了跑赢通胀奔波劳累,付出以前可能一半的工作量就能更高效地增加自己的财富。
增长极其缓慢甚至干脆停止增长的货币供应必然带来所谓“生产型通缩”,生产效率提高,货币总量不变,单位货币能带来的生产力就更高,单位货币的价值更高,每个人都能用更少的货币换取更多的财富。
这就是文明应该有的样子。
文明一路发展到今天以及今后,理应是让生产效率越来越高,让生活在其中的人越来越容易创造价值,同时创造越来越丰富多彩的生活,这是每个人的愿望。
产权保护,技术进步,好的生产工具,好的货币,随之而来更充足多样的消费品,都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些愿望。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必然发生大量的财富再分配。即使没有比特币,人类的财富再分配也从来没有停止过,以各种经济的非经济的、正义的非正义的方式。
3.没币就是纯吃亏?
比特币如果成了,持币者当然是最大受益者,屯的越多,受益越大。
比特币的数量上限是2100万个,都不够现在的上海一人一个,如果成为畅行全球的货币,那一个币的购买力就超越我们普通人对财富的想象极限了。确实像开头那位普通网友说的,一个就够了。
但是我不认为持币者是唯一的受益者。他们承担了最大的风险,毕竟能不能形成足够的共识,是否会出现一种非常牛逼的技术攻破比特币,都是未知数。更重要的是,一种接近完美形态的货币必然是对所有人有益的,这一点我在前面一部分已经说了。
只是换了一种交易媒介,玩法跟以前还是一样。你总不能说当年贝壳或者金属成为货币的时候,只有挖贝壳或者采矿的人是占便宜的。
挖贝壳跟采矿同样需要劳动,同样要承担风险,谁能保证不会出现一种新的金属取代它们的地位?事实证明全球各地的货币确实发生了无数次更迭,更硬的通货取代不那么硬的通货,良币驱逐劣币。
在没有抢劫的情况下,财富分配只跟能力和运气有关系,是否抢先占有硬通货也属于是眼光、能力和运气的表现。
然后就是其他方面的才能,这一点才是更关键的。获得货币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挖,一种是赚。没有抢先挖到,那就要去赚,用自己身上别的才能去赚,就跟我们现在赚法币一样。
任何货币只有流通起来才能称得上是财富,迟早流到能提供价值的人手里。手里没币,那就磨练赚币的本事,给别人提供价值,这也是一种财富再分配的方式,也是更重要的方式。
所以本文只是畅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预测未来,不鼓励也不劝阻任何人参与其中。
——————
推荐:
现在微信公众号引入算法推荐,喜欢本号的朋友可以把我设为星标以免错过最新内容,没关注的朋友可以点下面的标签关注一下,相信你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