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计划”
金本位是国际通用的本位制,它保障了外汇汇率的稳定。这是自由贸易和国际劳动分工的必然结果。因此,那些赞成国家社会主义和激进贸易保护主义的人蔑视它,鼓吹废除它。他们成功了。
即使在自由主义的鼎盛时期,政府也没有放弃推行宽松货币政策的努力。公众舆论不愿意承认,利息是一种市场现象,政府干预无法消除这种现象。每个人都认为今天可以食用的一条面包要比十年后才可以食用的一条面包更有价值。只要这是真的,每项经济活动都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即使社会主义管理者也将被迫对它给予充分的重视。
在市场经济中,利率会与未来商品和现在商品估价的差额趋于一致。诚然,政府可以在短期内降低利率,它们可以发行额外的纸币,它们可以为银行的信贷扩张开辟道路。因此,他们可以创造一个人为的急速发展和繁荣的表象。但这样的繁荣迟早会崩溃,并带来萧条。
金本位制限制了政府的货币宽松计划。我们不可能沉溺于信贷扩张,却又坚持由法律永久 确定的黄金平价。政府不得不在金本位和从长期看会带来的灾难的信贷扩张政策之间做出选择。金本位制自身并没有崩溃,政府摧毁了它。它跟自由贸易一样,与国家控制主义不相容。各国 政府之所以放弃金本位制,是因为它们急于使国内价格和工资高于世界市场水平,并且想刺激出口并阻碍进口。在他们眼里,外汇汇率的稳定是一种伤害,而不是福气。(原注:这是凯恩斯爵士货币学说的重点。凯恩斯学派热烈主张外汇汇率不稳定。)
如果政府想要恢复金本位制,则无需任何国际协议或国际“计划”。每一个国家,无论贫富强弱,都可以在任何时候再次采用金本位制。唯一需要的条件是放弃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以货币贬值对抗进口的努力。
这里涉及的问题不是一个国家是否应该恢复它曾经建立并早已放弃的特定黄金平价。这样的政策现在当然意味着通货紧缩。但每个政府都可以自由地稳定本国货币单位与黄金之间的现有汇率,并保持该比率的稳定。如果没有进一步的信贷扩张和通货膨胀,那么金本位制或金汇兑本位制将再次发挥作用。
然而,所有政府都对通货膨胀和信贷扩张坚决不撒手。他们都把自己的灵魂卖给了宽松货币这个魔鬼。每一届政府都能通过支出使其公民感到幸福,这是一种极大的快慰。因为公众舆论会将由此产生的繁荣归功于现任统治者。不可避免的萧条将在以后发生,并给他们的继任者带来负担。这是一项“我们死后,哪怕洪水滔天!”的典型政策。凯恩斯勋爵(Lord Keynes)是这项政策的拥护者,他说:“长期来看,我们都死了。”(原注:凯恩斯勋爵创造这个警句并不是为了推荐短期政策,而是为了批评货币理论的一些不恰当的方法和表述(凯恩斯,《货币改革》,纽约,1924 年,第 88 页)。但是,这个警句最能代表凯恩斯勋爵和他的学派所推荐的经济政策。)但不幸的是,几乎所有人历经短期后都还活着。我们注定要花上数十年时间来为这几年宽松货币的狂欢买单。
通货膨胀本质上是反民主的。民主控制是预算控制。政府只有一个收入来源——税收。未经议会同意,任何税收都不合法。但如果政府有其他收入来源,它就可以摆脱这种控制。
如果战争不可避免,一个真正的民主政府将被迫告诉这个国家真相。它必须说:“我们被迫为独立而战,你们这些公民必须承担责任。您必须支付更高的税款,并为此限制自己的消费。” 但如果执政党不想因为重税影响自己受欢迎的程度,它就会诉诸通货膨胀。
大多数当权者都认为稳定汇率有利的时光一去不返。现在,一国货币的贬值已成为限制进口和剥夺外国资本的常规手段。它是经济民族主义的方法之一。现在,很少有人希望本国的汇率稳定。在他们看来,自己的国家正在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壁垒和其他国家货币体系的货币持续贬值作斗争。他们为什么要冒险拆除自己的贸易壁垒呢?
一些倡导新国际货币的人认为,黄金之所以不适合这项服务,恰恰是因为黄金确实遏制了信贷扩张。他们的想法是由一个国际权威机构或一家国际发行银行发行一种通用纸币。各个国家有义务使本国货币与世界货币保持一致。只有世界权威机构才有权发行额外的纸币或授权世界银行扩大信贷。因此,各种地方货币体系之间的汇率将保持稳定,而所谓的通货膨胀和信贷扩张的好处将得以保留。
然而,这些计划忽略了关键点。在每一种通货膨胀或信贷扩张的情形下,都有两类人,一类是获利者,另一类是损失者。债权人是损失者,债务人的利润正是来自债权人的损失。但这并不是全部。通货膨胀更致命的结果源自如下事实:它引起的物价和工资上涨发生在不同时间,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各种商品和劳动者。某些种类的物价和工资比其他种类上涨得更快、更高。 在通货膨胀加剧的过程中,一些人享受到他们所出售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的好处,而他们所购买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却根本没有上涨或没有上涨到相同的程度。这些人因其幸运的位置而获利,对他们来说,通货膨胀是件好事。他们的获利来自于另外一部分人群的损失。失败者是那些在出售服务和商品方面不满意的人,这种不满意来自于其出售的服务和商品价格还没有上涨,或者价格涨幅没有追平他们自己所购买商品的价格涨幅。两位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大卫• 休谟(David Hume)和约翰•斯图亚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煞费苦心地构想了一个通货膨胀的计划,在这个计划中,通货膨胀的变化与所有商品、服务的价格和工资的上涨同时发 生,并达到同样的程度。他们两人的努力都失败了。现代的货币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无可辩驳的证明,即这种不均衡性和非同时性是货币和信贷数量每一次变化的必然特征。(原注:见米塞斯《货币与信用理论》(纽约,1934 年),第 137-145 页,以及《国民经济学(Nationalökonomie)》(1940 年,日内瓦),第 375-378 页。)
在全球通货膨胀或信贷扩张的体系下,每个国家都渴望处于获利者阶层,而不是损失者阶层。它将为本国追求尽可能多的额外数量的纸币或信贷。由于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消除上述不平等,并且无法找到合理的分配原则,无法让人满意的解决方案必然产生敌对。例如,人口众多的亚洲穷国将提倡人均分配,这一过程将导致他们生产的原料价格比他们购买的制成品价格上涨得更快。富裕国家会要求按照国民收入或企业营业额总额或其他类似标准进行分配。根本没有希望达成协议。
译注: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 年 6 月—1946 年 4 月),一般称作凯恩斯(或译为凯因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一反自 18 世纪亚当·斯密以来尊重市场机制、反对人为干预的经济学思想,他主张政府应积极扮演经济舵手的角色,透过财政与货币政策来对抗经济衰退乃至于经济萧条。凯恩斯思想也成为经济学理论与学派之一,称为“凯恩斯学派”,并衍生数个支系,其影响力持续至今。古典经济学家哈耶克和其他芝加哥经济学派的古典自由主义的相关人物,曾对凯恩斯主义作出过公开批评。亨利·赫兹利特批评凯恩斯在《通论》一书中的理论没有一个是真实而原创的。与凯恩斯的理念相对,约瑟夫·熊彼特认为前者的论点都是错误、具有误导性的,他指出凯恩斯的理论仅仅在特殊情况下才能成立。米塞斯认为,凯恩斯理论的核心主张从根源上就是错误的,同时也没有真正有效对抗经济萧条,反而延长了经济萧条周期。
——摘自《全能政府》,可二译本
可二先生的译本因众所周知的原因尚未出版,如需电子版可添加公众号“可二碎碎念”向他索取。可二的译本添加了海量的译者注释;对米塞斯知识广度和深度稍有了解的读者应该很清楚,这样数量庞大的注解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