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华仔
昨天,看了任泽平在公号发表的一篇《中国收入分配报告2021:根源、影响与建议》的文章,看的我一口老血差点吐出来,整篇文章除了标点符号,基本全错。
之所以说他基本全错,而不是全错,是因为除了事实描述部分,有一处观点是基本正确的。
他在解释贫富差距为何如此巨大的时候,他说道:
货币超发造成财富再分配,易加剧贫富差距。超发货币流入市场,造成通货膨胀和广义资产价格上升,一方面通胀挤压居民实际收入。
另一方面资金流入资本市场催生资产泡沫,资产配置结构中房产和金融资产占比高的人财富增值快,财富两极化、贫富差距扩大。
过去十多年,全球处于货币超发,美国量化宽松,中国金融自由化。全球性的货币超发带来资产价格上涨,尤其在经济的衰退期。
这一段话,基本是正确的。
很多企业大而不倒,就得益于现在的法币体系,也就是央行下的部分准备金体系。
比如去年,美联储实行了无限量化宽松政策,什么意思,就是无限印钱的意思。
印钱干嘛,给企业输血;怎么给企业输血?很简单,美联储直接印钱买公司发行的债券。
这会带来什么影响?
很简单,钱印多了,会产生通货膨胀,也就是商品价格会上升。
而企业刚拿到新钱的时候,价格还处在新钱进入之前的价格,他们用新钱买买买,随着新钱的慢慢流入市场,商品价格会慢慢上涨,最终有全体民众承担。
这就是剥削,拿到新钱的人剥削没有拿到钱的人,而拿到新钱的通常是那些离权力中心近的大企业,裙带资本,国企,华尔街的资本家们。
当然,美国更特殊,特殊在,美元是全球结算和各国央行的储蓄货币,增发美元,不仅剥削本国民众,而且剥削他国民众。
当然,全世界央行都差不多德行,只是其他国家只能盘剥自己国家的民众。
这就是央行下的部分准备金的体系下的财富再分配过程。
最极端的央行之一,应该是日本央行,日本央行直接印钞进入股市,买下公司的股票,为上市公司输血,结果日本央行实质是很多企业的大股东,而这些企业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国企。
截至2018年3月底,日本央行已经进入约4成上市企业的前10大股东之列,并成为其中5家上市企业的最大股东。
注意,这个过程,不是市场过程,而是利用权力的再分配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把它称为劫贫济富。
当然,这个过程不仅会使财富再分配,而且会产生资源错配,使得资源的跨期配置失调,最终导致金融危机,严重的会导致经济危机。
另外,产生贫富差距还有很多原因,比如行业准入门槛,行业协会,甚至是管制。
有些管制,看似对大企业不利,实质是利用这些管制排除了竞争者。
我在前面一篇《美团被锤,你别高兴太早》中说过,那些管制,看似对美团不利,但长远来说,能达到这些要求的也只有美团等几家大公司,而小公司难以达到要求,从而排除了竞争对手,从而使它一家独大,达到垄断的效果,最终损害的是消费者。
当然这样说,不是说市场经济不会产生贫富差距,市场经济当然会有贫富差距,但这种差距是通过服务消费者而获得的。
那些企业家能力强的人,通过商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获得财富,这是消费者用钱投票的结果,是正当的,也是应该鼓励的。
因为财富越多,说明越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是对他给消费者做出贡献的奖赏。
所以,我们不是要反对贫富差距,而是要反对不合理的制度,比如前面提到的法币体系,还有各种管制。
除了这段基本正确的话之外,任泽平下面就开始进入胡言乱语阶段。
他然后说贫富差距所带来的第一个影响是: 影响消费,降低总需求,中等收入陷阱
收入分配失衡会影响消费倾向和需求结构,从而影响总需求水平,阻碍经济发展。少部分人拥有大部分财富,将使总需求下降,社会供需失衡,社会跌入中等收入陷阱。
根据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理论,当人们收入增加时,消费也会增加;但当收入提升至一定水平,再增加收入几乎无法提升消费量。
尼玛,这妥妥的凯恩斯主义者的论调,先不说那个消费倾向递减理论对不对,总需求降低阻碍经济发展,这句话就错的离谱。
天天吃光喝光,大大消费,经济就发展了?只怕你的财富马上就败光了。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很容易理解,要致富,要勤俭节约,要储蓄,要投资,这样才可能发家致富。
为什么到了一个国家,就变成了大大消费就有利于经济呢?
这就是凯恩斯主义那套,结果还那么多人信。
真正的经济发展来自于储蓄,只有储蓄-投资才可以促进资本投向更高级的生产阶段,才可能扩大生产力,生产出更多的消费品。
在自由市场中,储蓄-投资率越高,经济发展越快,而不是相反。
从经验上来说,富人的储蓄率比穷人高。
富人10万一个月,花1万,储蓄率90%,穷人3000一个月,花2000,储蓄率33%,再者,富人在投资、创业上,更有效率,经验上说,富人手上的钱更有利于经济发展。
至于中等收入陷阱,这就是经验主义者的胡扯。
欧洲是高等收入陷阱,拉美是中等收入陷阱,非洲是低等收入陷阱,这有意思吗?
自由市场不存在什么陷阱,当你开始管制,开始干预,开始再分配,就有陷阱了。
欧洲自由市场到了高收入,开始管制,开始干预,开始再分配,就陷阱了。
拉美,中等收入,就开始管制,开始干预,开始再分配,就陷阱了。
非洲国家,低等收入,就开始管制,开始干预,开始再分配,就陷阱了。
做出这些判断之后,任泽平就开始提建议了。
任泽平虽然指出了法币体系下的再分配过程,结果他不提出改革法币体系,而是错上加错,提出了许多再分配的政策和管制政策,难道错上加错就是对了?
这逻辑,可以。
他提出什么建议呢?
我罗列一下哈:完善最低工资,继续完善个人所得税税收制度,加大政府对低收入人群的转移支付,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兜底社会公平底线,征收房产税、遗产税。
这不是就是欧美白左那套吗?
未富先骄,你是要中国提前进入欧洲福利主义陷阱么?
富人通过法币体系、管制,抢夺穷人的财富,穷人通过福利制度,抢回来一些,这就平衡了?
这样的造成的结果是,四个字:阶级固化。
为什么?很简单,精英阶层通过法币体系和管制,永为精英阶层,然后通过福利体系,分一点羹给穷人。
而无论是法币体系,还是福利体系,最终对降低经济活力,降低经济效率,经济越没有活力,越没效率,机会就越少,阶级就越固化。
日本就是典型的,大企业永远是大企业,死不了,快死了,央行输血,然后通过福利政策,让普通老百姓尝一点羹。
你有听说日本有什么新兴企业的麽?你能说出一家日本互联网企业?
连网约车在日本都落不了地,受到既得利益的强烈抵制。
这样的日本,阶级固化非常严重了,年轻人没有希望,年轻人都是断舍离、低欲望。
为什么低欲望,难道他们悟性比较高?成佛了?
都不是,人性哪都差不多,真正的原因是他们看不到希望,只能用断舍离来安慰自己,合理化自己的行为。
日本还好,已经是高收入国家,也算是高等收入陷阱。
而我们国家,差不多刚刚进入中等收入。
任泽平,这个时候,你提这些建议,是要把中国提前拖入陷阱呀?你居心何为呀?
说好的共同富裕呢?
市场经济就是共同富裕之路,你不提,作为国师,你是怎么想的?
原创不易,喜欢的给个三连(点赞、在看、转发)
最后,跟大家推荐一位投资大咖:三公子。三公子的文章都是金融硬核,篇篇都是干货,欢迎大家关注。
END
发送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