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类是进化出来的一种动物。一切动物学的概念对人类也完全适用。对人类的人性进行分析和思考,要把它视为一种普通动物。
即便是「万物之灵」也只是一种普通动物。正如鲸和大象这么庞大,即便是马陆这么多脚,即便是苍蝇有很多眼睛,即便皮皮虾有十几种感光细胞,它们也只是普通动物。
生物进化符合一条基本原则:策略博弈原则。基因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生存策略,无论是改变结构性状还是改变行为模式,都是生存策略。
这些策略在进化环境中逐渐达到动态平衡,这就叫evolutionary stable strategy 。
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也会在家进化博弈中产生各种不同的策略。这些策略可能会以频率选择的方式出现。这叫frequency dependant selection。
我知道很多人反对进化论。如果你要反驳我,请使用维基百科中的evolution的概念,请你采用O Wilson, Richard Dawkians, David Buss, Steven Pinker,Robert Trievers,这些人关于evolution的概念。我用的概念和他们是一路的。
如果你用你自己定义的与众不同的「进化论」,或者别的「进化论错了」、「进化论是伪科学」之类的东西来反驳我,道不同,恕不为谋。
猪有猪性,狗有狗性,人有人性,动物各有特性。
现代人和猪狗最大的共同点,是它们都属于被现代人类社会驯养的动物,失去了野生动物的特性。
野生时代的人类,或许可以称之为「纯天然绿色人类」。你可以称之为原始人,土著,野蛮人。
02
战争,是一种非常稳定的人类进化策略。
生存资源有限,怎么办?远古时代的人类跟很多动物一样,抢地盘。失去地盘就可能饿死,所以抢地盘是需要搏命的。
在南岛民族,甚至在今天还有猎头吃人的习俗。在台湾的高山原住民中,出草猎头习俗一直维持到日治年代。按照他们的观念,男人必须到其他部落杀一个成年男人,把他的脑袋割下来,才算完成一个人必须要完成的任务,灵魂才会被祖先接纳。
这种习俗看起来很残忍,很野蛮,日本统治者为了禁止这种残忍陋习而花费很大力量,最终诱发了雾社事变。电影《赛德克巴莱》就记录了这一事件。
这些原住民的生活方式强烈依赖于采集和狩猎。猎场有限,如果人口密度太大,很多动物会因为狩猎而灭亡,最终导致人类大面积饿死。
部落之间的彼此残杀,减少了人口们密度,避免出现食物稀缺而导致人口死亡。
部落之间的猎头,加大了部落之间的距离,彼此之间不敢靠得太近。这种部落距离对野生动物的栖息很重要。部落地盘之间的边缘地带,是其他生物繁衍的好地方。
所以,从长期生存角度看,原住民之间的彼此猎头和战争,其实就在人类与大自然生态圈之间形成一个很好的动态平衡,避免人口密度太大、狩猎过度导致猎物数量不够或灭绝。一旦丧失食物来源,人类就会大面积饿死,甚至族群灭绝。
一旦部落规模变大,部落战争就容易爆发。因为需要抢别人的地盘养活自己。
即便文明人之间,也会有部落战争。在清朝,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客家人和广府人之间的「客土战争」,主要是争夺土地、山林、水源等原因。长期的客土械斗导致上百万人死亡。
类似的械斗也发生在台湾。漳州人和泉州人,在台湾的械斗断断续续持续了三百年。
什么是人类的终极财富?终极财富不是钱财,不是珍宝,也不是房产和土地。而是基因的传播。
如果地球上所有的人类都是你的后代,等于所有的财富都属于你一家人。所以繁殖才是硬道理。繁殖基因需要的资源,经常要靠战争来夺取。
03
战争带来的好处非常多。首先是抢夺了对方的土地和各种资源,为自己和子孙后代提供物资。
其次是战争可以杀了对方的男人,霸占对方的女人。在古代,女人被视为繁衍工具。所谓成功族群,大体上就是男人占有更多女人而扩大的。
有些男人后代特别多。比如刘邦,成吉思汗。
刘邦有个后代是中山靖王刘胜,他有120个孩子,真正的繁殖爱好者。到西汉末年,全国几千万人口中,刘邦的后代就有二十万。这二十万人当然不可能都富贵,大多数都是穷光蛋。其中有一个卖草鞋的小商贩,名叫刘备。
如今,刘邦的后裔保守估计是2800万。也有人认为可能上亿。
欧亚大陆有多少人属于成吉思汗的直系后裔?有学者认为是1600万。
类似的还有犹太人和阿拉伯人。虽然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打仗很多年,但是他们都自称是亚伯拉罕的后代。如果历史确实如此,亚伯拉罕也可以算得上媲美刘邦和成吉思汗的繁殖成功人士。
由于喜欢战争,一个族群才可能迅速扩大,一种文化才可能迅速传播。我们今天生活在这地球上,原因是我们的祖先喜欢战争,擅长战争,把别的竞争对手都灭了。
古代战争会死掉很多人。但是从生物基因传播的角度看,这是值得的。战争的关键是把对手灭掉,在一个有限的封闭土地上,即便你自己家死掉90%,只要竞争者灭亡100%,剩下来的资源都是你家的。
原始部落是没有军队的。日常大家都是过普通日子,临时拿起武器就去打仗。后来部落扩大了,就出现了职业军队。
职业军队对于乌合之众有强大的优势。更先进的武器,专业的训练,兵种的分工,熟练配合的阵法,面对落后的土著武装,基本上是战无不胜。
1532年11月16日,169名西班牙士兵,在卡哈马卡战役中轻松击败7000名印加国的印第安士兵,俘虏了他们的皇帝萨帕·印卡阿塔瓦尔帕。印加王国也因此消失,统治南美洲的是来自欧洲的文明。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文明传播过程。
在日本,很早就有了职业武士世袭家族,为上层社会提供职业军人。
有些人会认为人类自古以来就热爱和平,贸易造成集市,集市大了就变成城市、国家,为了保卫国家才有了军队。
这是本末倒置。真相只能有一种情况:有一群人建立了强大的军队,军队靠暴力抢劫自由贸易的土著,并且收取保护费,以及各种保护契约(法律),国家从此建立起来。
只要有一套完整的可扩张方案,即便一支很小的军队,就可以控制一片地区上的人群。然后这些人又成为军队的资源和兵源,继续扩大,去征服更大的地区。
「商」征服这片原本只有无数土著的土地,建立一个朝代,封建上百个诸侯国,需要多少人?
我觉得大概只需要169人。
04
古代战乱年代,普通男人很难有后代留下来。
举个例子,在朝鲜战争中,南北朝鲜的死亡总人数接近十分之一,二十多岁的男青年大部分死光。
在苏联卫国战争年代,德国与俄罗斯的青年也是基本上都死光。
在冷兵器时代,三国混战这样的战乱,可能把大多数男人都灭绝,只留下极少数男人才有后代。
战争中的普通士兵就是接连不断倒下的多米诺骨牌,而指挥他们打仗都世家贵族却很少亲自去送死。所以战争的结果,就是普通人的血统飞速销毁,而贵族血统的人越来越多。普通平民即便没有参加战斗,遇到饥荒年份也会大面积饿死。
所以不要怀疑,你我的祖上大多数都是贵族。
普通人怎样成为贵族?最常见的办法就是参加战斗,建功立业,成为尸山血海的幸存者。
只有成为贵族,才能有更多的后代。才能看到别的男人在战争中死去,而自己坐拥各种财富,像刘邦和刘胜一样,繁殖大批后代。
所以留下来的人类基因,大体上有这样的特点:
觉得自己强大的时候就爱打仗,尤其爱恃强凌弱,灭掉比自己弱的群体。自己若是不够强大,就会标榜自己热爱和平。
虽然他很爱打仗,但是他自己并不愿意亲自上战场,而是指望别人上战场,他自己成为最后的幸存者。
这并不是什么特别的人性智慧,只是一种动物本能。
这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进化选择——这种策略得基因具有最强大的繁衍传播能力,所以最终成为优势的基因策略。——这就是我们普通大众都有的动物本能。
但是也有一些别的基因策略具有优势,比如特别勇敢善战的人,虽然死亡率较高,但是建功立业的概率也高,所以成为贵族的概率也高。这也会成为一种有力的策略。
在不同的环境下,同一套基因会采用不同的策略。各种策略会因为具体环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比例,这就是frequency dependant selection。
自然选择真正选出来的是生物生存策略,也就是ess。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也是ess的进化产物。
05
历史上无论是「纯天然绿色」的原始土著人,还是经过文明时代演化出来的人,对于战争的热爱都是深入基因的,所以他们必定好战——当然不是热爱自己去送死,而是让别人去死、自己活下来的好战。
人类还有另一种筛,是文明社会对人的筛选。这种筛选,叫社会驯化。
狗的学名叫灰狼。无论是哈士奇,还是松狮,或者柴犬、京哈、他们的学名都叫灰狼。因为他们都是灰狼的后代。服从都留下来繁殖,不服从的杀掉。一代代筛选,这就是人工选择。这是非常强大的进化选择。
人类建立朝代和国家,就有了这种筛选功能。服从统治的留下来,反抗的杀掉,或者沦为最底层的边缘人,最终结果都是基因消亡。
在原始社会,几个人拿起武器就可以杀了酋长。但是在朝代国家建立后,国家军队和个人的实力差距越来越大。最终就是反抗基因越来越少。所以原始社会的人群中桀骜不驯者很多,现代社会则很少。
所以,文明社会是很少有反抗基因的,几乎都是服从基因。尤其是对强大的利维坦的无条件服从。
这种服从性可以打造一个强大的联合体。一声令下,就可以动员几十万、上百万的军队,以及整个国家的所有资源都用于战争。历史上无数次大规模战争,都是典型的例子。
人类社会筛选出来的驯化人,他们一方面骨子里依然有祖先留下来都好战基因,一方面又因为驯化而可以组织起来进行超大规模战争。
你指望人类不发生战争,真是很难。整个人类文明史,任何时候都有战争。造成人口大灭绝的战争,也是过一段时间就会来一次。
你能做的,就是时刻做好准备,避免自己死掉。若是喜欢生孩子,就多生几个。
任何财富和土地,以及人类文明,都是留给后代的。
风高浪急的年代,金二已经被永久消失,南洋富商多次被禁言,请立刻关注备用号,以防失联,可添加下方微信号。本号一共有三个微信号,好友位有限,加其中一个就可以,内容都是一样的,请勿重复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