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由我厂AI生成
大行情什么时候来?
大行情什么时候来?
你要是以前问我,我肯定是无法回答的。
因为火车的方向都没有变,只能一步一步的滑向深渊。
如果现在你来问我,我就可以分析分析了。
这也是我们本周末线下会的主题。
世界是动态的,我们的线下会与时俱进,每次的主题都是不一样的
这个主题即使在线下会,也只会讲一次,以后也不会再讲。
我们的线下会已经成功举办多次,大家最好是来线下会听听。
但是鉴于很多人不能参加线下会,这里也粗略的讲一讲框架。
当然,一篇文章,里面无法容纳细节和数据,也没有什么现场互动。
框架重于勤奋。
你搞懂了框架,非常有利于大家后面怎么安排自己的资金、自己的投资节点。
每个节点,你采用的策略肯定是有所不同的。
比如说前面的垃圾时间,我们建议买新房。
我知道,肯定是有不少人不屑一顾,觉得买二手房划算。
的确,大部分时候,确实是买二手笋盘更划算。
但是你不能刻舟求剑啊。
现在怎么样了呢?
买新房的,尤其是采用我们“跟庄坐轿”这个手法的,价格根本就没有跌。
因为开发商有护盘的资金和实力,他们不会自己砸自己的盘。
新买房的,大家成本基本是一样的,他们绝不会亏本卖。
中产这个死出的特性,你们还不了解么?
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可能卖。
加上首付成本、利息成本,只可能比买入价高,他们才会考虑卖。
你买的比大多数人价格低,还低不少,你就风淡云轻,耐心持有,稳赢。
二手房呢?
大家的成本是不一样的,而且并不团结。
有的人买得早,成本很低,比如说有的人就几千块钱一平米买的。
他缺钱,他就会低价卖,砸盘。
对你来说,是砸盘,但是对他来说,还是赚了,因为他成本很低。
本来你买的已经是笋盘,结果有更笋的出来。
在你看来,就是腰斩,膝斩,对人的心理冲击太大了。
其实这个也没啥,后面交易充分的换手就可以了。
主要是你会觉得很不舒服。
这个话我们前面也讲过,但是不会有多少人相信的。
大多数人都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痛,他就记不住。
其实并不是新房不好,而是行情好的时候,新房你买不到,溢价太高。
现在这种时期,新房已经有性价比,当然策略就不同了。
每个时间点的策略实在是太重要了。
预测未来,你可以看过去的情况,过去的成本。
你要分析这个小区的成本结构,你不是最高点买的,你慌啥?
馒头未来会不会涨价?
你就看面粉会不会涨价,你要看面粉,就看今年麦子的收成。
当然,再加上通胀的预期。
今天你的处境取决于过去的你采取的行动。
明天你的处境取决于今天的你采取的行动。
虽有变数,大差不差。
这个绝不是算命,而是科学的分析,有理有据。
比如说,人工智能,大多数不懂,但是你也可以同样这么分析。
明年的人工智能会怎么样?
一定是高歌猛进。
因为你看今年的情况就行了。
人工智能的面粉,就是算力、数据和算法。
以前算力,基本都是千卡、万卡。
今年,OpenAI在德州搞了一个 10 万张 B200 的超级计算机集群。
已经是十万张卡的级别,几百亿美金的投资。
微软还买了一个核电站给OpenAI用,还不够。
这个计算集群光是初期,就有 206 兆瓦的能源,大约相当于10 万个普通家庭的用电需求,将在 2025 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马斯克的xAI 已经搞了 10 万张 H100 计算集群,而且准备以后堆20万张卡。
面粉已经准备好了,你觉得明年的面包会如何?
当然是非常好,非常香。
楼市的情况如何?
很多KFS已经不再拿地,新增供应是断崖式减少。
在很多区域,在后面两年甚至没有新增供应,无房可卖。
很多城市并不缺土地,但是你不开发,就等于没有。
香港缺地么?
但是香港他不开发啊。
但是从国庆看来,刚需还是非常踊跃的,需求并没有减少。
明天,周四,又会出政策,这就是面粉。
这些面粉会逐步发酵,在以后成为面包。
另外,我前面说过,从过去各个国家看来,都有过地产危机。
但是基本都解决了。
从面临的问题,解决的手法,最后花费的时间,你就可以算出大概一个时间。
结合国内的情况,解决的手法,你就可以很容易判断出各个时间节点。
而在大涨之前这段时间,才是你建仓的有利时机。
我们当前面临的问题,明显比各国要好太多,只要手法得当,完全可以解决。
我甚至非常怀疑是“假摔”。
我们是参考了各国的经验,得出这个判断的,而不是算命。
这就是大概的框架。
人生关键的只有几步,这几年实在太关键了。
人的一生中,有多少次会碰到一个鬼疫情把经济突然暂停?
这几年基本奠定了很多人下半生的布局。
真正的干货和细节,大家还是来线下会。
会场,名额不多,就30位,已经卖出过半,先到先得。
门票钱是花大家身上的,比如会场、包车、午餐等等。
你就当出门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散散心。
如果对你有启发,请点个关注或者“在看”吧。
老读者建议“星标”,没有任何互动,系统可能不会在第一时间推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