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张是之
从2月9号初十开始,就一直在外面跑,昨天才到家。
先是广州、深圳,然后是香港、上海,组织了两场线下闭门分享会,见了一圈友人,做了一些深入的交流。
给我的总体感觉是,南方的市场活力依然强劲,大家搞钱的动力和执行力都非常好。
而且从楼市信号看,很多人在看多并用实际行动在买入,当然主要是一二线的大城市。
很多人已经从这个过程中拿到了很好的结果,而我完全是后知后觉,去了当地才真实感受到变化。
生长在这个时代,你如果有心去观察,会有些很有意思的发现,比如我们对马云的观察。
有些人会用某种工具来揶揄,我倒是觉得大可不必。重要的是,方向对了就应该值得肯定和鼓励。
而判断方向是否正确的标尺,一定是正确的经济学理论。
奥地利学派强调,企业家才是市场创造财富的主体,座谈会邀请的全是成功的民营企业家,强调"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实际上就是在强调要保护企业家。
"三个没有变",本质上是降低制度的不确定性,为企业家提供稳定的"经济计算"环境。
有了稳定的经济计算环境,价格信号才能发挥作用。
企业家才能在价格信号中发现创造利润的机会,这才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但这里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奥地利学派对于企业家作用的肯定,仅限于来自市场和消费者的肯定,这次到场的企业家基本上也都属于这类。
奥地利学派也同时会警惕那种专门会利用政策套利的企业家,比如针对某些领域或者某些民营企业的定向补贴扶持,如果一旦形成“制度性套利空间”,这也并不是奥地利学派所支持。
奥地利学派支持的是,让成功和失败都成为企业家精神的试金石。
也就是我经常说的,制度应该保护的是权利而不是利益。
长期看,我个人还是看好中国经济的,最重要的是自己要稳住。
这么大的人口基数,如此细致的产业链分工,任何一个市场,只要开一点自由的口子,整个产业链都可以在中国高效重塑。
在香港跟一个企业家朋友聊天,他认为中国的产业链能力,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工业革命3.0。
我认为并不为过,因为这符合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有人有地、有需求、有生产,任何生产都可以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分工细化,这真不是一般国家能玩得转的。
伦纳德·里德的名篇《铅笔的故事》,那个分工的细致,实际上原理适用于任何产业链的分工,一个小小的打火机,背后通常都有十几家供应链在合作。
通过分工和规模化,温州打火机价格仅为日韩同类产品的1/15,一个打火机的利润仅有几分钱。
这就是产业分工的力量,如果没有这些产业链,今天的中国企业不可能出海打天下。
另外一方面,从个人投资角度看,短期去数人头看股票,追涨杀跌,时间线稍微拉长大概率收益率不会太高,甚至是亏钱。
因为市场是有效而且快速的,当你发现有哪些公司的大佬去参会,然后去下注买股票的时候,实际上股价早已经反映了这个变化。
甚至可以说,在参会人员名单决定的时候,股价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价值投资要看的是长期大势,而不是短期情绪。
我自己不炒股,炒来炒去,被赚走了印花税,实际收益大概率跑不赢大盘。
把精力专注在更有价值的地方,股票可以作为资产来持有,但没有必要跟风炒来炒去。这是我的个人建议。
投资的本质是信息差和时间差的叠加,关注那些别人还没有关注到的方向,在别人发现之前埋伏好,然后静待时机。
形势比人强,最后祝大家借势而为,拿到结果。
2025年02月17日
下面是口碑最好的,谢宗林翻译的《人的行为》,限量超值附赠四大独家资源:
资源一:《人的行为》《经济科学的最终基础》《自由秩序原理》三本书的思维导图,原来售价99;
资源二:《人的行为》精读讲解的音频课程,原来售价199;
资源三:英文原版《人的行为》的书籍朗读,对应英文版里边每一章的小节,并把中英文对照文字放在了音频下方,可以边听英文边看文字。前两年做的,工作量巨大,但这次同样买书免费附赠。
资源四:英文、谢译、夏译三个版本混排《人的行为》电子版,下单任意一本书籍或打赏文章,都可以获赠此电子版。
买一赠四,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