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踩了无数个坑,3 年时间,500 次尝试,1400 万粉丝,4000 万点赞和 25 亿次播放换来的经验,你确定不听一下?
一共九条,条条要命。
第一 总想着讲干货
你干货再好,抵得过一双黑丝吗?
我发现,我的对手不是同行,而是黑丝,是包臀裙,是修驴蹄子,是地毯翻新,是一切抢走用户时间的内容。
我发现,打败人性的,只能是另一种人性。
打败色的,是贪,打败贪的,是懒,打败懒的,是嫉妒,打败嫉妒的,是恐惧。
我发现,短视频即人性,想做爆款,就得顺应人性,他不喜欢吃蒸土豆,你就给他做成炸薯条,他不喜欢听唐诗宋词,你就给他讲李清照的二婚故事,顺便谴责一下家暴男。
第二 总想要精准粉丝
市场经济中最难的,是卖出去。
江南皮革厂为啥倒闭,因为生产不难,销售才难。
你知道肯定有人要,可他们是谁,他们在哪,叫什么名,身份证号多少,凭什么要相信你,你统统不知道。
所谓的精准粉,不过是一句正确而无用的废话。
想抵达,就只有一个方式,泛话题。通过有趣的内容,先吸引更多的人,看的人多了,平台才会觉得有价值,才愿意推给更多的人,有了更多的播放,自然可以遇到更多的精准粉。
教英语发音没人听,那就聊王菲的发音准不准。
教英语词汇没人听,那就教兰博基尼该怎么读。
泛话题是地基,地基不能住人,但是没有地基,就没有那个房子。
第三 总以为短视频就是短的视频
不对的,短是结果,不是原因。不是因为短,所以火,而是因为浓缩,才有价值。
短视频的核心,不是时间长度,而是信息密度。
没有废话,密集痛点,连环刺激,全是对他有好处的,他才能看下去。
人性自私,我们的每一次交换,都是要占便宜的。刷手机不也是吗,你得提供远超三分钟的价值,他才愿意给你三分钟。
同样都是探店视频,为什么有的 200 万赞,有的 20 个赞?因为前者 1 秒钟三个刺激,后者 30 秒一个刺激。
不解决信息密度,就永远解决不了播放量的难题。
第四 总觉得不投 dou+火不了
我们换个思路,如果你是平台,你会怎么给流量?
要么好的内容,帮你留人,你会给,要么直接付费,帮你变现,你也会给。
换句话说,对于创作者而言,想拿流量,要么提供好内容,要么提供钱。
问题来了,内容等于什么?等于你的时间。钱等于什么?不也等于你的时间吗?
你看,这个问题回归到,你的时间只有一份,花到哪里产出最大。
可问题在于,而大部分人之所以做短视频,就是因为线下赚钱效率太低啊。
你要是马云,那就别创作,有这个时间,你早就挣两个亿了,但如果不是,请记得,商业的核心要义,是效率。
投 dou+的唯一原则,是效率为正。投一百,赚两百,才能继续。否则,投多少就会亏多少。
投点赞,就来点赞狂魔,投关注,就来关注狂魔,一直亏到你怀疑人生。
第五 总想着几点发作品容易火
举个例子,明天我想取 1,00 万,应该去哪个网点?工行,农行,招商还是浦发?这个时候你得考虑网点的大小,考虑能不能预约那么多。
但如果就取 100 块呢,还需要考虑吗?不用啊,因为权重太小,任何一个网点都有足够的钱。
短视频不也一样嘛。
你是一个新人,那任何时候都有几万十几万流量给你,永远不需要考虑用户不足,永远不需要考虑池子装不下。
而如果你能做到 1000 万播放,就会明白,真正重要的根本不是时间,而是痛点选题,是爆款文案,是节奏和冲突感,是穿过屏幕的扭曲场。
实际上,就算真的存在这个时间点,它也会变成无效参数。
都加 30 分,等于都没加 30 分。
任何一个行业,能超过对手的,一定是不能简单微调的,这是铁律。
第六 总觉得新人没机会了
上帝视角,上帝视角,想一想,如果你是平台,如果你有 10 万流量,如果新人和老人质量差不多,二选一的话,你会给谁?
换句话说,给谁对你才最有利?
答案一定是新人啊。
首先是边际效应,同样一万块钱,送给穷人和富人,谁会更感激你?流量也是,老人已经有了很多播放,这时候再多给 10 万,他未必能感恩。但是新人不一样,他完全没见过这么大阵势,上来就是一个十万加,那今天就别睡觉了,满脑子都在想,怎么再做一个更好的,怎么突破 20 万,50 万,100 万。
其次是沉没成本,老人已经投入很多时间,就算平台少给点流量,他轻易也不会走,但新人不一样,他对平台没有任何感情,一旦没有成就感,就很容易流失。
再次是鲶鱼效应,你是平台,一定不希望阶层固化,一定希望老人有危机感,让新人激发老人,让所有人都拼命创造内容,对平台才最有利,大臣们越是你死我活,皇上睡觉才越安稳。
第七 总想把所有东西都学好
口播老师说提升口播,文案老师说提升文案,摄影老师说提升摄影。
每个老师好像都没错,但对你来说,这些是不是最重要的?
你的时间只有一份,不可能所有东西都做好。
你就从来没写过文章,怎么当董宇辉。你就从来没拍过电影,怎么当张艺谋?你从来就没有任何表现力,怎么当梁朝伟。
这样的结果就是,第一,你学不完,第二,你学不透,第三,你不会用。
永远记得,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永远是不够的,永远有东西没有学好。你如果一定非要学好,那就永远会错过最重要的时间窗口。
商业寻求的,是资源匮乏之下的突围之道。
世间没有完美,如何在残局当中寻找最优,如何衡量取舍扬长避短,这才是战略的价值。
战术最多提升 30%,战略却可以提升 300%。
真正的将领,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能识别不良后果的,才算是成年人。
第八 总觉得可以靠自己摸索
高中的课本都是公开的,你怎么不自己在家摸索一下,顺便考个清华本科呢?
大部分人找老师,就是自己摸索的效率太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当中最大的器是什么?是老师啊。
学习的第一步,是听老师的,学习的第零步,是找对老师。
因为之所以要学,说明你不懂,可是你不懂,就不知道一旦找错老师,你会掉到怎样的一个坑里。
一个错误的老师带来的,绝不是金钱上的损失,而是你按照他的方式摸索了两年,最后发现,错了,再也没有机会了。
9.9 的理财课,让你亏的绝对不是 9.9,而是一辈子彻底沦为穷光蛋。
普通人如何超过普通人,智力普通,能力普通,各个方面都普通,凭什么超出,唯一的原因是老师,不是因为他更努力,而是他的老师打败了你的老师。
我进了省重点,你去了县二高,那我高考成绩一定比你高 20 分。
很多人并不是学习不努力,而是在分辨优秀老师的技能上,几乎为零。
第九 缺乏高阶心法
这个世界上最欠缺的,就是高阶心法。
知识有三个层级。
最浅的是常识层,占 99%,比如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大部分人接触的,都是这个层级,它能解决一个基本的概念问题。比如什么是完播率,发布要注意什么,剪辑拍摄话题该怎么选。常识层的问题是,啥都懂了,但好像啥也没懂。
高一些的是技能层,占 0.99%,大部分的付费课程都是,告诉你一个黑科技,让你播放多一些,比如低粉爆款,钩子开头,J 型剪辑,发布带话题之类。技能层的问题是,貌似领先半个身位,却并不解决根本问题。
最顶端的是系统层,只占 0.01%,所谓系统层,就是抛开具体技巧,从造物主的角度弄清楚规则,再反推自己的优势,明白了游戏规则,你才能用一条命的轻微代价,尽可能玩到通关。
很多人的问题是,终其一生没有见过高阶心法,他们不是学的太少,而是学的太多,九股真气纠缠,走火入魔。
我给你一个问题,如果没有老师,请问,你该怎么做短视频?
想清楚这个,99%的课程都不需要学。
有空来我直播间,听听真正的高阶心法。
老朋友的聊天室 关注我搭档的号
鹤老师全新作品《财富从哪来》
点击下图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