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是美国政权的人肉盾牌
原创
康纳-奥基夫
逻辑大于立场
特朗普总统开始第二个任期后,他的团队最先做的几件大事之一,就是冻结政府在各种国内“援助”项目,以及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管理的对外援助上的开销。
就在上周二晚上,国内冻结令要生效前几个小时,一位联邦法官就叫停了这项冻结令。结果第二天,政府干脆完全取消了冻结令。 差不多同一时间,前一天,政府又宣布对 USAID 的冻结令搞了一堆豁免,因为行政部门里吵翻了,都在争谁说了算。
虽然政府很快就撤回了冻结资金的命令,或者给对外援助开了后门,但媒体还是借着这事儿把混乱场面好好炒作了一番。 主流媒体,像电视台和报纸的记者,就拼命收集各种信息,都是关于那些向国内外弱势群体提供帮助的组织,这些人突然就慌了,不知道主要的钱是不是没了。
记者们就开始大声疾呼,说无家可归的退伍老兵要饿肚子了,瘾君子没地方戒毒了,靠联邦补助上大学的学生要被迫退学了,还有几百万指着政府项目看病的人没法看病了,等等等等,太多了。
国外的 USAID 受益者也一样。媒体报道了很多让人震惊的事,比如苏丹战乱地区施粥场关了,饿肚子的人更多了;泰国医院关了,难民没人管了;乌克兰战区,送过冬木柴的也停了;乌干达预防新生儿艾滋的诊所也关门了,等等。
媒体还抓住埃隆·马斯克也掺和进 USAID 冻结这事儿的机会,往上硬套他们想说的——有 Politico 的记者就说,这事儿是 “世界首富在拆世界最大的弱势群体援助机构的台”。
不光说马斯克和 USAID 的事儿,这种论调明显就是媒体和政客想让我们觉得,现在政府要砍开支,就是想抛弃美国和全世界的弱势群体,瞎砍开支,然后省下钱给富人减税。
但要是咱们不光看媒体盯着的那点儿开支,这种说法就说不过去了,因为 USAID 的钱可不只是用来开几个施粥场和医院。 就像罗恩·保罗周一专栏里写的,“USAID 是美国政府在全球搞‘政权更迭’行动的关键一环”。
这个机构的大部分钱,都给了华盛顿重点关注地区的 NGO 和媒体。 那些华盛顿想推翻的政府管着的国家,还有周边国家的异见团体和“独立”媒体,情况也差不多。
《纽约时报》在报道 USAID 冻结令的文章里也偷偷说了,伊朗反对派联盟里不少组织和媒体,被美国政府断了粮之后,日子难过得很。 乌克兰也一样,冻结令一出来,大家才发现,乌克兰 90% 的媒体都靠美国政府给钱。
所以啊,USAID 不光给那些想推翻美国看不顺眼政府的组织投钱,还给那些帮着华盛顿唱高调的媒体砸钱。
保罗博士在他的文章里还解释说,美国媒体报道乌克兰之类国家的新闻,很大程度上都是引用的这些美国政府出钱养着的当地媒体的消息。 这就等于说 - 都是 USAID 的功劳 - 美国政府搞了个宣传闭环,能很大程度控制美国老百姓怎么看世界各地的新闻。
对于那些天天想着扩大美国对外干预,想实现华盛顿称霸全球的野心,还有那些砸几十亿美元游说政府的外国政府和军火公司来说,USAID 简直是宝贝。 发动战争,然后把一大堆穷人搞惨,变成弱势群体, USAID 再跑出来,装模作样地解决问题。 这个机构啊,很大程度上就是在维持美国外交政策这个大骗局。
联邦政府的骗局可不光是外交政策,国内也一样。 很多国内开支,说是为了让大家看得起病,上得起学,买得起房,吃得上饭,养得起孩子。 但实际上呢,这些项目搞了几十年了,问题是越来越糟。
这些重要的东西,价格一个劲儿地往上蹿。 政府年年往这些项目里砸钱,但一点用没有,涨价的势头根本停不下来。 要说有什么用,那就是把咱们交的税,几百亿几百亿地,转到了政府官员和那些有门路的商家、NGO 的口袋里。
再说一遍,这些项目搞出来的物价上涨,又把更多人逼到弱势的境地,让他们只能靠政府救济。
然后,哪天政府里有人想动这些骗局的奶酪,要砍开支了,那些弱势群体,他们本来就是骗局的受害者,马上就感觉到疼了,而且疼得最快最狠,也最明显。 政治圈的人就拿这些可怜人的痛苦说事儿,说你看,不能砍啊,还得继续搞下去。 他们就是利用咱们看不得穷人受苦的同情心,来维持这个烂摊子。
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就是政治体制的经济人肉盾牌。
要是哪个政府或者哪个政党真想解决现在这个烂摊子,真想管管那些把咱们往悬崖边上推的开支和制度性腐败,就得先搞明白这里面的门道。 然后还得让老百姓也明白。
最后,那些想砍政府开支的人,也别再掉进政治对手挖的坑里了。 借用哈里·布朗的一句比喻,政府先把弱势群体的腿打断,再给根拐棍。 要是真想好好砍开支,就不能盯着拐棍下手。 得从根儿上解决问题,那些政府政策才是真正的问题制造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阅读原文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轻触阅读原文
逻辑大于立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知道了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取消
允许
取消
允许
×
分析
:
,
,
,
,
,
,
,
,
,
,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分享
留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