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浙江省有一个新政策,各种中职技校,欢迎那些尚未找到工作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去参加各种技能培训。
这种培训,被人戏称为「本升专」——从本科到中专,甚至比中专更低的学历——技校。
这件事引起热议。
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没人要,反而要去读更低学历的技校?
答案是:市场。
市场上不需要的人太多。市场上需要的人却依然稀缺。
浙江产业中有很多一线职业空缺。比如说,人工智能训练师、无人机驾驶员等新职业被列为重点培训项目,这些岗位普遍要求6个月以上实操经验,而普通高校课程几乎无法覆盖。
一个大学毕业生去私企求职,用人单位最关心的是:这个职位的工作任务,你会不会干?
有些公司岗位更有灵活性,他会问:你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技能,可以为我们公司增加利润?
很遗憾,大多数人没有拿得出手的技能。他们只学了一些基础课专业课,而且都是一知半解混过来的。
高利润的企业,会看中你的潜质,认为你经过培训后可以称为对企业有贡献的人。如果你有个名校学历,做得出一些面试题目,就可以给你一个入职机会。他们付得起培训成本。
但是经济不太景气的年代,大多数企业利润低,不愿意支付这个成本。低利润的小厂付不起高工资,也留不住人,把你培养好了你就会跳槽。
所以,除非你已经有一技之长,刚好填某个现成的岗位,来了就能有用。
浙江的政策如同一次实验:当大学生涌入技校课堂,是否会倒逼学历教育反思?
试点的「四位一体」模式(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可以让需要某种技能的企业找到技校,技校提供培训机会,让愿意求职的人可以边学边实习,毕业了就可以入职。
Part.
2
既然市场更需要技校毕业生,为什么要招收那么多的本科生?
这个涉及国家政策问题。以我的猜想,应该是大家觉得本科毕业学历比较高,比较体面。
技校、中职,都是给最低端的人去混的。如果让大多数人都去读中职和技校,人民不满意。
本科和高职、中职、技校的教学目标原本就不一样。现在的高职,类似于以前的中专,也是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的,但是更面向一线岗位。与一般的本科院校比,缩减了基础课,尤其是需要数学很好的那些内容,增加了各种实训课。
比如说,同样读电子系,本科生的大部分时间基本上都花费在基础课。
普通物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积分变化,概率论与统计学电路分析,甚至场论和控制论。
然后是专业基础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技术,金相学,画法几何,机械制图。还要花时间学习模电数电,计算机原理,算法语言,机械原理和机构综合。
然后学专业课,机床设计,切削刀具,锻造,铸造,公差与测量,卡具设计,CAD/CAM,仿真。
等到了外面找工作,就会发现招工的空缺岗位经常是这样的:
数控机床编程人员、Pro/E建模人员、工程机械销售、质量认证文件编写、注塑模具钳工、皮鞋流水线机修工。
还有更简单的工种,比如浙江现在最需要的人工智能训练师、无人机驾驶员,这些行业并不需要高职那种基础知识和全面的技能训练。只需要单一的工种技术。
哪一个工种你干得熟练呢?或许一样都拿不出手。反而是技校和高职毕业都更容易找到工作。
Part.
3
至于那些科研工作么。很遗憾,普通本科毕业生是没有能力去干这些的。真到了写论文做研究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其实没学懂过,可能连受力分析都没搞明白,什么动态过程方程,时域频域转换,连公式都看不懂。
这个就是现实。
说句不客气的话,大多数学生考上大学,无论是985大学,还是二本,即便是很努力的人,能真正学懂本科内容的也是很少。都是靠老师划考试重点混过去的。
本科的内容其实很好,如果真学懂了,可以为你提供非常深厚的功底,这是「内功」,而不是具体的招式。
读本科,类似于武侠小说中的「全真吐纳心法」,「九阳神功」,「易筋经」、「小无相功」。
但是你去找工作的时候,雇主只问你:
「你会杨家枪术吗?会越女剑法吗?射箭准不准」?
甚至问你:「胸口碎大石,手劈砖头,你会不会」?
「杨家枪、越女剑法」之类,就是高职的内容。
「胸口碎大石、手劈砖头」之类,就是技校的内容。
如果是读硕读博呢?
读硕读博,相当于去担任高端的重要岗位,内外兼修,要有足够好的研究能力。可以承担传承门派的重要岗位。
全真七子,梅超风,就是这种读硕读博的人。做好了,可以做到掌门人,帮主,教主。
只有极少数人可以成为开宗立派的大师。比如说张三丰开创了武当派,王重阳创立了全真派,郭襄创立了峨眉派。这些人是创业者。
也有些人创立了独特的技术。比如杨过发明了黯然销魂掌,黄裳发明了九阴真经,独孤求败发明了独孤九剑,这相当于顶级的科学家。
现在普遍被人看不起的高职,其实一点都不容易,真要学懂,也需要足够高的智商。比如郭靖这种人,虽然很下苦功,但是连越女剑法都学不好。江南七侠开的学校,就相当于高职。虽然对内功要求不高,但是对身手敏捷、动作准确、招式熟练应用,还是要求很高的。
大多数人其实连读高职的能力都没有,但是在高校扩招的年代,都去读本科。
全真教、少林寺,就是这类本科为主、也有硕士点博士点的大学。但是很遗憾,普通人资质有限,即便天天打坐,也就是一个只会念经的普通和尚道士,虽然出自少林、全真,可能打不过走江湖卖艺的,好歹别人天天练手劈砖头、胸口碎大石,肌肉强健,还抗揍。
最适合大多数人的,就是高职和技校。瞄准某一个技能,花几年时间,学到熟练。比如说铣床操作,液压系统安装维护,汽车常规维修,机床控制电路接线和PLC编程。
这样就的人,显然比普通本科生更容易找到工作。
Part.
4
如今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年代。每个人考大学之前,都在考虑什么行业会是四年以后的热门行业。
预测未来是很难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土木工程。在过去吃尽时代红利的建筑和土木工程师,转眼就成为没毕业就注定失业的行业。
因为所有企业都在逼员工辞职,根本不招工。
如果没有一个强悍的家境背景,你必须自己想办法换行业。
但是,从学习知识和「练内功」的角度,土木工程其实是非常好的专业。靠着深厚内功,毕业后学一门别的热门技艺,只要内功深厚,后劲就会足,会很快超越同行。
时代会变化,很多昔日技艺,在新时代就会失去工作机会。一门手艺可以吃一辈子只是一种偶然的幸运。一辈子不断换行业找工作、不断学习新手艺,才是未来必须面对的现实。
我小时候还是铅字打印年代。很敬佩中文打字员和排版工人。
打字员可以拖动打自己到某个字所在的位置,按一下,那个字就印在蜡纸上,极其准确。
我在印刷厂看铅字排版,工人捡字速度之快,看得我瞠目结舌,几千个汉字,他们随手一伸手就拿出正确的那个字。这得经过多少年的训练啊。
还有一种很厉害的手艺,是邮局用摩尔斯电码发电报的。看到他们手指上下抖动,发出滴滴答答的电码声,这边发出来,对方听到就能抄写下来。
更厉害的是:几千个汉字,每个汉字用四位数字编码,竟然这几千个数字代表哪个汉字,都要记得清清楚楚。
这些非了不起的技艺,现在已经完全没用了。
你所学的任何一门技艺,都会遇到这种结果,就是时代不需要你的技艺了。
这时候,你唯一能依靠的,就是你的内功和你的快速学习能力。
不要说大学本科学的知识没用。如果一直没用,那就是你没学好。正如一个学了九阳神功和少林易经经的人,再去学越女剑法和降龙十八掌,或者创立黯然销魂掌,一定是用得上内功的。
如果大学毕业一直无业,一般人在家歇一年,就会抑郁焦虑,社交障碍。如果歇三年,基本上一辈子就废了。
所以,浙江省实行的大学毕业生去技校读书的做法,其实是非常好的,可以挽救很多大学毕业生,避免他们变成废人。
最后一点库存7折清仓,扫码进入主页购买
风高浪急,此为备用号
加负责人微信,防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