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最近有个内部演讲火了。很多人说讲得很好。
我看了一下,付鹏讲社会意识的转变令人担忧,这个我赞同。他还算敢说。
“过去几年我们的右翼特征当中体现出来的,大家都有一种习惯,国内经济不许说不行,谁说不行谁就是叛徒,谁说不行谁就是不爱国,谁说不行就网上攻击他。”
“真正可怕的是如果大家都不去讲,到了关键的时间点上,会使得所有的信息反馈形成谬论性错误,最后你们会发现,连决策层都做出错误判断,那就完蛋了。”
“到最后谁是那个误国误民的,历史会有正确评价。”
然后他还说了一些他观察到的现象,例如美容院生意非常不好之类。
但是他出的核心主意——再分配,那真的是一个天大的馊主意。
“现在所有经济问题是两个都存在,供给过剩也存在,有效需求不足也存在,我们需要解决问题,答案是必须提振内需,内需的核心就是进行再分配。”
“政府和居民之间进行再分配,贫富之间进行再分配,债务和杠杆之间进行再分配,如果不做,那我们就是35年日本。”
第一句,政府和居民之间进行再分配,如果是指减税,那当然好。减税可以提高企业效率,增加就业,增加老百姓收入,使消费繁荣。但后面说的再分配,那绝对是馊主意。
今天消费如此下滑,人们如此焦虑,不就是收缩、内敛所致吗?
以前经济扩张,人们预期未来收入会增加,投资、消费都有信心。这些年经济转入收缩,社会氛围转为内敛、收缩,像付鹏说的“真正可怕的是如果大家都不去讲”,就是社会氛围内敛、收缩的表现。许多人无法接受多样化的言论、多样化的世界,内敛收缩到他们的井里世界。
在一个内敛、收缩的环境里,你还搞再分配,那不就像一群嫔妃、宫女被关在皇宫里搞宫斗?你看清宫戏里,在内敛、收缩的清宫里,乾隆皇帝能搞好分配吗?当然不可能。嫔妃们必须斗个你死我活,因为有限的蛋糕,必然是你得我失。收缩内敛+再分配,全社会必然斗得乌眼鸡似的。欧洲现在社会割裂得多厉害?美国现在社会割裂得多厉害?它们还是富了之后才搞那些玩意儿的,都变成这样,中国人均GDP比人家低得多,还能搞这个?
所以当务之急是经济转向扩张,社会氛围转向开放、宽松。中央也一再强调要多出扩张性经济政策。
并且现在的竞争是全球竞争。东南亚、印度、越南的商品越来越对中国制造构成竞争压力。当此国际竞争激烈之时,还有川普的贸易战,你说这个时候的核心是搞再分配?
此时就应该减税减管制,给地方放权,给企业放权,让它们努力去搞钱。改革开放的实践早已证明,放手让老百姓搞钱,让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就是赢家,就是创造历史。
对于再分配,很多人有一个基本的误解,不懂企业家的钱大部分是市值,是市场对他们企业的评价,并不是他们有那么多现金等着你去再分配。
例如,这几年阿里、腾讯都跌掉了1万多亿市值,加起来好几万亿,谁分到这几万亿了?没有人分到。这几万亿在空气中消失了。
是的,市值是会消失的,这是大多数主张再分配的人忽略了的。他们总以为某人身家千亿,就一定有千亿的钱等着人们去分。
2021年,刘强东身家1880亿元,你是不是觉得,14亿人,每人能分到100多元呢?分他个几千、几万个大大小小的刘强东,大家不都有钱了?
那我告诉你, 2023年,刘强东财富950亿,近千亿的市值消失了。
如果大搞再分配,刘强东的千亿身家会迅速跌到十几亿,每人分个1块钱。
但因此而带来的后果呢?股市大跌,无数散户陷入灭顶之灾,消费全面崩盘。你分到了这1块钱,可你面对的是失业,是你开的小饭馆、宠物店倒闭。你的损失远远大于再分配所得。
付鹏说他把他儿子送到日本去读书,规划是:让他儿子考庆应大学,嫁个贵族之女,继承几百亿家产,这也算是参与日本再分配,把日本人的财富搞过来了。
付鹏说出这番话,实在令人惊讶。作为证券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他竟然忘记了市值的概念!哪个日本贵族有几百亿现金?他们拥有的大部分是市值。就算你儿子继承下来了,你儿子不会经营,那些市值也会变成空气消失。
历史上那么多巨富的二代、三代变成穷人,他们是吃穷的、用穷的?不是!他们都是经营失败、市值消失变穷的。
市值就是这么个东西。它无法原封不动地继承,也不可能原封不动地分配。付鹏没有真正理解这一点,所以他把再分配当成核心药方。一个干预少、交易费用低的环境,才能让无数企业的真实市值不断上升,让一国经济蓬勃有活力,让老百姓真正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