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号这个专题第二篇,前一篇:《中国足球队存在的意义》
大家新年好,新年第一篇聊聊中国足球吧。
这新正大月的,年初一中国足球就又双叒输了,1:3不敌前面7轮比赛全败、小组垫底的越南,真是输得连底裤都掉了。
球赛直播我没看,赛后看了下那几个进球,都挺漂亮的,越南打的有章有法。
包括徐新最后伤停补时阶段,打入挽回最后一点颜面的那个进球,跳起来换步凌空抽射,难度非常大。
这场球如果是赢了,估计够他吹上一阵子。
我对国足没什么感觉,即便是赢了、出线了,对我来说也早已无感,没什么值得期待的。相比于国足的窝囊,我其实更替那些有足球天赋的孩子感到惋惜。经常看到的那句话,「14亿中国人,就找不出11个会踢球的吗?」不光找不出来会踢球的,就是找几个愿意踢球、愿意成为职业球员的,都很难。小迈六七岁的时候,送他去足球兴趣班练过几天,我喜欢踢球,一度期待和他从小踢到大。但怎奈他对足球没感觉,也没什么天赋,还不喜欢身体对抗,我心里那点上阵父子兵的足球小梦想只得作罢。兴趣班的学校在我们当地小有名气,有的孩子确实有天赋,别看年龄小,跑动、传控、打门,那都是有模有样。我在场外看他们比赛都忍不住疯狂给他们打 call 加油。孩子有天赋,但是父母也仅仅是让孩子当作一个兴趣爱好罢了。跟他们一聊,都会说到了六年级就差不多了,让孩子有个兴趣,上了初中还是要好好学习,准备中考高考。如果孩子成绩一般,孩子还有潜力的话,顶多是走个高水平运动员,目标还是四平八稳地上大学、找工作。以足球为职业?开什么玩笑,一般家庭的父母连那个心都没有。即使有那个心,也得先考虑一下自己家里的财力是否能够支撑起来。现实往往是,有天赋的孩子,家里财力一般的,基本不会用孩子的前途来冒险。即使像鲁能足校这样的正规头牌青训组织,去跟父母要人,父母一般都是婉拒。而家境殷实的,愿意砸钱走足球这条路的,孩子又不一定有足够的天赋。所以,目前敢挺直腰杆让孩子走职业化道路的,差不多要同时符合两个条件:家境好,有天赋。家境还不能是一般的好,是要非常好,好到孩子即使失败了,也不担心吃饭买房、娶妻生子才行。中国有14亿人不假,但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恐怕真没多少。更何况,足球还有诸多的竞争者,篮球、乒乓球、电竞,都比足球更方便。愿意踢球的人基数不够,会踢球、踢到顶尖水平的人肯定就更少了。足球是某种意义上的青春饭,从小开始练球就要烧钱,如果按照职业规划来说,能踢上中乙联赛才算是「踢出来」了,才能算是有点收益。而且这种收益还极不稳定,伤病、年龄、状态,很多种可能会终结足球生涯。而一个球员的巅峰状态可能也就那么三五年,在关键的这几年,如果没能打上主力或者展示出潜力的话,基本上就没什么希望了。前几年足协没有限薪的时候,顶尖球员一年入账几千万并不是难事。虽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顶级球员,但好歹有个盼头。头部球员把收入天花板顶的越高,下面腰部和底部球员的收入自然也会水涨船高。不过就在前年,就像很多人看不惯演员的高片酬一样,很多人也早已看不惯球员的高薪。足协主席也是这种看法,在他看来,拿着高薪几乎就是原罪。他怒斥球员高薪:「金元足球吞噬健康的足球肌体,现在有些人还不觉醒,难道良心已死吗?」金元足球、吞噬肌体、阵痛,这种表达方式是不是有些眼熟?是不是像极了「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正是在这位足协主席的力主下,足协给对各个俱乐部的总支出、薪酬标准、奖金发放等等提出了事无巨细的要求,并且明确要求不能玩「阴阳合同」。不仅对球员限薪,足协还对俱乐部名称下手,而且「一刀切」:「俱乐部名称不得含有俱乐部任何股东、股东关联方或实际控制人的字号、商号或品牌名称。」对俱乐部名称的要求本质上是去企业化,也是去市场化,跟限薪的思路如出一辙。对比中国足球职业化之初的风风火火,很难不说这是一种历史的倒退。足协方面认为「职业足球违背市场规律,违背价值规律,因而不可持续。」但我们看下足协拿出的这些改革措施,到底哪一条是符合市场规律和价值规律的?限薪:中超一线队国内球员年薪不超过税前500万元,平均年薪不超过税前300万元,外援年薪不超过税前300万欧元。U21球员年薪不得超过税前30万人民币。外籍球员单赛季总薪酬不得超过1000万欧元。限支:中超俱乐部年度支出不得超过6亿人民币,其中包括青训费用和女足费用。 堵路:防止阴阳合同,球员和俱乐部之外第三方签订合同、俱乐部与球员直系亲属签订经济合同,都必须向中国足协申报。球员收取合同外价值超过一万元人民币的现金或者物品,也必须向足协申报。改名:国内足球俱乐部不得含有俱乐部任何股东、股东关联方或实际控制人的字号、商号或品牌名。
很不幸,看完中国足协公布的限薪政策,我们可以初步判断,中国足球正全面迎来「足球计划经济时代」,正在全面倒退。也许短期内在联赛上体现不出来,但用不了多长时间,我们就可以看到他们想要的结果。
写下文章的时间是2020年12月14日,不是我会预言,而是千规律万规律,都逃不开市场规律。足球的成长是需要时间的,不能说足球职业化、市场化搞了几年没有让中国再次冲出亚洲,就说市场化的方向是错的。用国足的成绩来衡量中国足球职业化是否成功,这个标准和目标本身就有问题,就值得商榷。罗纳尔多、内马尔、博格巴、姆巴佩,这些贫民窟里走出来的球星们,除了天赋和努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市场。巴西国内经济一般,联赛影响力也不像五大联赛那么大,但巴西的巨星们几乎都在五大联赛效力。只有在高度市场化、高度竞争的环境中,才会产生出世界一流的赛事水准,才能吸引一流的顶尖人才参与。前几年恒大如日中天,中超疯狂砸钱的时候,连当时切尔西的主教练孔蒂都发表了一番著名的「中超威胁论」:中国市场是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市场,他们太有钱了,他们不断挖人,不仅是球员,很多教练也去了那里。中国市场对全世界的球队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不仅仅是对切尔西。
几年过去了,再看当时孔蒂的「中超威胁论」,估计连孔蒂自己都觉得好笑吧?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不是敌人太强大,而是自己玩死了自己。足协在限薪之前,就限制外援使用,更限制外援门将的使用。就是这次世界杯预选赛,在对归化球员的使用上,李铁也是扭扭捏捏,不敢放开来用。球迷呼声再高也没用,你隐约可以猜到李铁那种细微的心理。大概就有点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声音,当然没那么严重,但诛心的说,有那么一点味道。好像用归化球员赢了对方,体现不出他的执教水平一样。最后提醒一句,这里的老读者们,没有必要为国足悲,也没有必要为国足喜。足协对足球市场化的打击,让中国足球全面倒退,国足今天的成绩配得上。那些有天赋的孩子,他们未必一定会成为巨星,但至少他们原本可以更大胆地利用天赋追寻梦想,正是足协扼杀了他们追梦的勇气和信心。原本如果市场化再走的远一点,他们的选择会更多,甚至应该出现像日本那样的高中职业联赛,可以更早地看到回报的希望,不必担心不成功就是失败。盘子本来就不大,强制降薪、市场多样化的消失,阻挡了众多足球追梦人。国足窝囊不足惜,那些有天赋的孩子被埋没才是真的可惜。![]()
合作公众号
【一课经济学 | 智慧集结号】一年精读四本经典。知识点一点点的过,一点点的学。从哲学基础、方法论到基本公理、定理和规律,从个体行动再到宏观层面的经济周期,奥派经济学的体系是庞大而又不失精致的。从第 1 季到第 4 季,在智识之旅上风雨兼程、跋涉探险,你我继续前行!长按以下二维码识别或点击阅读原文加入。点击 阅读原文 开启经济智慧之旅 学习❶1-4 季课程单课、❷思维导图、❸名师经经济学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