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漫天霾 ,作者漫天雪798
爱自由!
文|漫天霾
今天看到这条新闻,非常无语。
雷霆万钧的手段之下,让人看到了任性、颟顸和无知。说好的要把权力关进笼子里呢?说好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呢?
一帮从未经营过企业的人,自以为比企业家更聪明;一帮号称要维护消费者利益的人,自以为比每个人更清楚自己的利益;一帮要监管市场的人,对市场无知到如此程度。事情就是这么吊诡,你还能指望个什么好?
说他们无知他们肯定不承认,因为他们向来认为自己全知全能。那么请大老爷们回答下面几个最基础的经济学问题。送分题!
1
成本决定了价格吗?
他们显然是这样认为的。
笨蛋,错了!
如果是成本决定价格,企业为什么要千方百计压缩成本?成本上涨了,直接涨价就行了啊。
如果是成本决定价格,企业为什么要关注税收问题?税收上涨多少,在价格上加多少不就行了?
如果是成本决定价格,东北大平原的粮食生产成本低,西北地区粮食生产成本高,那么西北的粮价应该高于东北,为什么却是一样的?两块土地,一块是零地价拿到手的,另一块是从别人手里按市场价受让的,为什么房价却一样高?
如果是成本决定价格,这世界上就没有亏损和破产这回事了。
所以成本决定不了价格。是价格在决定成本——是消费品的价格决定了生产它的资本品的价格。
你作为一个消费者去买东西的时候,只会考虑这个东西“值不值”这个价钱,从来不会考虑生产它需要多少成本。
做过生意的都知道,你是先预测消费者能为自己的东西付多少钱,然后按照这个预想的价格去采购原材料组织生产。如果预测正确,而且这个价格能够覆盖成本,你就盈利;反之你就亏损。而不是稀里糊涂地买一大堆原材料,然后自己算账看投入了多少而去定价,那你就等着破产吧。
你说不对啊,这段时间生产成本高了,商品价格就是升高了啊?
你错置了因果关系。
真实的过程是这样:其他条件不变,成本高了,利润空间下降,那些高成本生产的企业会被淘汰出局,这时候供给就变少了,所以价格高了。
反过来也一样,成本低了,利润空间上升,更多的企业就会加入供给的行列,因此供给增多了,所以价格降低了。
2
税收也一样,它在企业的核算上是一种成本。
你在市场上买一件东西,看到发票上的价格是113,其中增值税是13元,你以为税收转嫁给你了,企业没有承担。
又错了。
这件东西本身就值113元,如果不是税收,那13元就是企业的利润。税收是不能向消费者转嫁的,它只会往企业的上游供给方不断转嫁,最终会转嫁到原始生产要素——土地和劳动力头上,也就是土地价值和劳动者工资率降低了。
所以每增加多少税收,企业的利润就被侵蚀多少。
你看到税收增加了,所以价格上涨了,误以为税收转嫁给你了。但真实的过程如前所述:当税收增加,企业成本增加,那些不能以较低成本生产的企业就会被淘汰出局,这时候供给就变少了,所以价格就上涨了。
反过来,当税收降低,企业成本低了,利润空间大了,就有降价空间了,更多的企业就会加入到供给的行列,供给大了,所以价格就下降了。
商品房的价格呢?
是因为消费者认为一套房子就值100万,开发商就以这个预计的价格去竞买土地和其他原材料,因为他预测这个价格可以覆盖他投入的成本。
鹤岗的房地产商,不是因为自己拿到的土地便宜,所以把房子卖到了白菜价,而是因为消费者认为一套房子就只值20万,所以他投入的成本越多,赔的钱越多。
现在,可以留一道思考题给你了:你现在领到手的工资是1万,企业为你交的养老保险是1600元,企业账面上使用你的成本是1万还是11600?这钱是企业为你出的吗?
那是你自己的钱啊。
3
价格是什么?
消费者认为一斤苹果最多值10块钱,商家认为低于5块就不卖,那么价格就处于5-10元之间。当有无数供给者和消费者时,价格在某个时间点上就反映为一个稳定的数值。例如6块钱一斤苹果,我们可以说一斤苹果的价格是6块钱,也可以说,一块钱的价格(购买力)是1/6斤苹果。
价格就是交换比率。
但是任何一个供给者或者需求者加入竞争,价格就会变化。价格总是变动不居,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价格。这是亘古不变的经济规律。
只要是双方自愿交换形成的价格,就是合理的价格。并没有一个上帝视角的“合理价格”。
非要以你心目中的所谓“合理价格”来定价,那就是宣布价格不能变化。多么可笑,你是要否定价格规律、否定科学,向真理下命令?你怎么不向牛顿下命令,否定第一运动定律?你怎么不向地球下命令,让它不再有万有引力?
价格是无数人的行动、供需双方的互动形成的。价格就是交易双方自由意志的表达。
是所有人的行动形成了价格,而不是规定一个“价格”让人们去行动,那就成了单方意志了。单方意志就是将自己的意志凌驾于所有人之上,就是宣布自愿的交换是非法。
只有人才有自由意志,那么单方意志就是否定人类,或者把人不当人、把所有人当白痴。
交换增进双方福利,否则交换不会发生。规定一个“价格”,就是阻碍交易,让一方受益一方受损,或者双方都受损。所以你是跟穷人有仇?还要不要共同富裕?
4
谁在哄抬物价?
任何一个有基本常识的人都知道供求定理。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大于求,价格下跌。
供给有限,消费者竞相购买,谁出价高谁就先得,推高了物价。
需求有限,供给方竞相压价,谁价格低谁就出清,降低了物价。
商家是不能坐地起价的。你说你生产成本高,所以定价高一点,但是你可以定价,我可以不买。市场上有无数商家在竞争,竞争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以最低的价格销售,所以定价高的就会被淘汰出局。
市场上的商家竞相降价,才是常态。竞相降价的前提是以最低成本生产,这是稀缺资源的效用最大化的过程,是造福消费者的过程,让穷人也能够买得起,也就是共同富裕的过程。
所以,老爷们,是消费者与消费者在竞争,商家和商家在竞争。商家是没法把价格哄抬起来的,他们是不能“拧成一股绳”的,他们之间是竞争关系,总会有人把价格降下来谋求更多的销售,以获取更多的利润,进而导致“联盟”破裂。能把价格哄抬起来的,是消费者。
所以,你要是真要罚哄抬物价,那就去罚消费者。
猪肉价格最近降得厉害,有人鼓励消费者多吃猪肉。你为什么不去罚这些商家“哄压”物价?
价格高了,就去罚商家。那好,我不卖了总行了吧。这时候市场上的短缺就会加剧,原来是花钱还能买得到,现在是花钱都买不到,这是对消费者更有利还是更不利?
粮票油票肉票各种票,物资极度短缺,都忘了?才过了几天好日子啊!
罚人的时候,还故意罚个250万,你说说,到底谁是250?
5
某大号还在推波助澜,说芯片进价成本低,不应该卖这么高的价。
简直是蠢出新高度。
这玩意成本是挺低的,原材料不就是沙子吗?可是熔炼、提纯、制作和切割硅锭、研磨、涂抹光刻胶、蚀刻、离子注入、绝缘层处理……你是不是每个字都认识,连在一起不知道什么意思?
这跟说医生看病只要10分钟,为什么要收那么多钱一样蠢。那是20年专业训练+临床实践+无数设备投入+10分钟好不好?
它还说,这是中间商赚差价导致的。
又蠢出了天际线。
我只问你,冬天的冰与夏天的冰是不是同一种东西?海南橡胶种植园里面的香蕉与你家门口超市里的香蕉是不是同一种东西?
没有中间商,你自己去南极搬冰去?你自己生产一台冰箱制冰去?
没有中间商,你自己骑着驴从东北去海南买香蕉去?
没有他们,你夏天就没有冰,你就永远吃不到香蕉。
把中间商都消灭了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
每个人都去挖地,粮食自给自足,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耶,欧耶!
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没有失业问题了耶,欧耶!
中间商降低了物价,懂?
更不用说,中间商实际上是消费者委托的代理人,是替消费者把关、甄别,概括地承担风险和连带责任的人。你去超市买东西,出了质量问题,直接告超市,而不用去告万里之外某个你根本不知道的生产厂家,是不是这个理儿?
21世纪了,还这么仇视商人阶层,这就是脑子里面有水。整天享受着市场的成果,却一直反对市场,这就是吃谁的饭砸谁的锅。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