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古。
有一句话,最近几年在微信群里挺流行的:
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
这句话进一步演化成为了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国命运。
有一些经济学爱好者,也喜欢用这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态度,他们面对一些反市场的情绪时,就经常用这句话。
然而,这句话的使用是有适用范围的,那就是,一个人的命运当然与自己的观念相关,但这个人的行动和言论如果没有外部性(也就是不影响他人),这一句话当然是正确的。
比如,一个人要当三和大神,这是没有必要劝他的,人家爱这么生活,你管得着吗?他人的主观价值,你不能用自已的主观价值进行评判。
一个人不想生孩子,这也是无需批评的,人家就不要孩子,就想无牵无挂地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有什么可批评的呢?
这些行动,都没有外部性,都只是个人的生活选择而已。
但是,另一种行动和言论,则是存在外部性的。
比如,一个人仇视资本,一个人当了司马南的粉,天天在舆论上参与转发司法南的言论,那么,我们是否也要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的命运呢?
不行!
因为这个人的每一个行动,都在边际上改变了这个世界,也改变了你的生活。即使你逃到天边,只要你依然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他依然在影响着你的生活。
不少人,特别是中产阶级,他们认为,这国不好,我就跑嘛 ,管他烂成什么样,关我屁事,我可以逃离这个地方,他们能祸害到我吗?
不好意思,你跑也没用,司马粉一样可以祸害你。
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每一个人福祉都来源于全球大市场中的每一个人,如果中国沦为了司马粉的天下,彻底将各种民营资本视为仇敌,那么,全球每一个人的福祉都将受到影响。
一个近十亿劳动力参与全球市场的地方,如果资本被打压,那么,这一地区的生产力就会迅速降低,生产减少,就将带来全球物价的上涨。
你跑到美国也没有用,你在美国购买的很多产品,也将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增长。
这些司马粉的命运的确不会好到哪里去,打压资本的唯一后果就是贫困,这是明眼人都能看到的,但你不要忘记,这种贫困是全球性的。
全球失去了十亿人参与市场,每一个人都将受害。
你没法尊重他的命运,他会在边际上影响这个世界的每一个人。同样,还有一些人天天说要尊重他国命运,问题也一样,他国的管制增加与否,也与每一个人的命运相关。
美联储是有能力用印钞和加息影响全世界每一个人的家庭资产价值的,影响每一个地区的资本增量的,只要身处这个市场中,你都无法逃避这种影响。
俄乌战争也一样为世界的每一个人带来了伤害,欧洲的能源价格高企,就使得欧洲人在其他领域的消费减少,从而减少了进口量。
2023年,欧洲光是服装进口就下降了百分之十几,这场俄乌战争,怎么可能只让乌克兰和俄罗斯人受害,全球民众都跟着遭殃,中国的服装企业和工人的收入也在急剧下降。
在一个全球市场中,每增加一个人加入这个市场,每一个人参与市场之中,都将为市场中所有人带来福祉,会让供给更多,会让生产更多,会让消费品价格更便宜,会带来更多的资本存量。
相反,以色列人离开工作岗位,参与战争,一样会带来全球的经济损失,因为有几十万人不参与生产了。
哈马斯驱动的这场战争,也将影响全球每一个人的利益。
不少人会嘲笑印度,说印度赚钱印度花,说印度营商环境不好,但如果印度更加市场化,营商环境更好,会增加近十亿的劳动力参与全球市场,会让全球每一个人的利益增加。
希望全世界每一个地方都变得更好,更加市场化,更多的人加入世界分工,加入全球大市场,才是有利于每一个人的行动。
他国之命运,即每一个人的命运。只有那些闭关锁国,完全封闭的国家的人们,感受不到全球市场的变化,因为不管全球市场如何变化,他们都一样的贫穷 。
经济学理论带来的自由市场、交易共赢、分工扩大生产的理念,就是一种具备有强烈外部性的舆论观点。
全球大市场可以将所有人的利益紧紧捆绑在一起,从而减少冲突带来和平消灭战争,让资本不被战争毁灭,让自己的后代一出生就面临一个丰裕资本品的世界,谁不希望下一代活得好呢?
阻止战争,阻止冲突,不靠自由市场的理念,靠什么呢?
这种舆论观点被接受的人越多,越有利于自己,越有利于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
相反,那些天天要搞独立自主,天天要搞分配制度的人,正在消灭资本,正在制造闭关锁国的排外利益,正在将一国之民众与其他地区的民众进行利益隔离,正在制造战争的温床。
而一场战争下来,就有可能消灭数十年累积的资本存量,让我们的后代从零开始发展,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这怎么会有利于我们呢?
我们无法尊重那些反市场、反资本的司马粉的命运,他们鼓噪的舆论如果声势越来越大,我们跑到天边也逃脱不了他们制造的灾难。
每一个希望自己过得更好,希望自己的下一代变得更好的人,都应该努力传播正确的观念,努力传播自由市场理念,努力传播带来和平的理念,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在边际上阻止灾难的来临。
若是每一个人都旁观,都把对方看作是一个笑话,甚至不敢在朋友圈转发,那最终会发现,原来自己的命运是由他人决定的。
试想一下,一百多年前,曾有一种理论风靡全球,没有遭遇强有力的阻击,最后谁的命运不被尊重呢?
既然每一个人身处于这个社会,依赖于这个社会中市场带来每一个人生活的改善,那么维护这种合作、维护市场就是基于个人长久利益的必然之举。
灾难来临时,每一个人都无法逃避自己的舆论责任。
伟大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米塞斯的座右铭是:不要向邪恶低头,鼓起更大的勇气,继续与之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