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日本过去三十年的经济,基本上完全停滞。这种停滞或许是一种不幸,或许是一种幸运。站在不同角度,会有不同结论。
与日本成鲜明对比的,是诸多其他飞速发展的国家。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生活水平飞速提高,城市规模飞速扩大。很多城市的市区建筑面积已经是四十年前的五倍、十倍,飞速实现了城市化。
工薪阶级的收入从月薪几十元、一百元,增加到月薪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工资增加了一百倍。
城镇住房面积从以前的人均7平米增加到接近50平米。如果加上村里的闲置房,人均房子面积已经居于世界先进水平。
尤其飞速增长的是汽车数量。1990年,中国民用汽车不到554万辆。2024年,是5.35亿。增加了接近一百倍。
当然,不仅仅中国,这些年发展很快的国家还有不少。
当初经过几十年战乱、折腾到倾家荡产的越南,这十几年成为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当年发生种族大屠杀的非洲国家——卢旺达,这些年飞速发展,持续十几年保持接近8%的年增长率,看看它的GDP增长曲线,是否很惊人?
更让人惊叹的是卢旺达的人均寿命,接近每年增加一岁,从过去的人均四十多岁飞增到现在七十岁。卢旺达的社会文化也飞速改变,完全不像是非洲国家,城市整洁干净被称为「非洲的新加坡」。
1965年建国时还是第三世界的新加坡,如今已经变成第一世界,人均GDP已经超过美国。新加坡的房价、车价更是飙升到天价。
面对这些国家的飞速发展,日本人是否很失落?他们会抱怨今天的生活吗?
Part.
2
过去三十年,日本人的收入基本上没有提高。如果算上日元增发,实际收入是降低了。
日本人的住房面积和三十年前差不多。
日本的汽车拥有量也几乎没有增加——虽然日本是当之无愧的汽车工业大国。
战后的日本曾经经过一段时间的飞速发展。创造了经济奇迹。
日本人勤劳,努力,认真,节俭,能吃苦耐劳,做事精益求,打造了优质而廉价的「日本制造」,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终于成为发达富裕的国家。1989年,日本人确实比美国人富裕。
但是,接下来就陷入了经济困境。
首先是工资上升,与发展中国家比没有竞争力,大量日本企业搬迁到其他国家,比如中国、泰国,给这些国家带来巨大经济腾飞,却让日本本国逐渐产业空心化。
广场协议后,日本一系列不合适的货币政策,导致泡沫经济,房地产价格飞升,升到不可思议的昂贵,「东京的房产价格可以买下整个美国」,这是当年的真实写照。
然后房产泡沫崩溃。炒房族破产,成为一辈子欠债的房奴。
房地产暴跌、实体经济空心化,股市暴跌。经济持续低迷。这一低迷,就是三十年(或许很多国家也会走上这条路)。
年轻人没斗志,开始躺平。他们越来越不喜欢生孩子,出生率跌到世界末尾。老年人越来越多,年轻人越来越少。
Part.
3
但是经济困顿的日本人并没有「衰落」的气质。他们这几十年的生活过得非常精致而体面。绝没有因为挣钱难而灰头土脸,也没有为了挣钱不顾脸面的难看吃相。
他们的房子虽然小,总是修整得整整齐齐。任何一家都不愿意影响市容。
他们的汽车虽然小(很多是0.66升的Kcar),但是车里车外都是洁净清新,极少有刮擦掉漆的样子。
他们把每个角落打理得干干净净。垃圾分类复杂得像学习一门谋生手艺。
这种一丝不苟的垃圾分类,当然是劳动力和公共资金的极大浪费。日本京都垃圾分类袋子上写着,处理45升可燃垃圾袋的垃圾,费用高达262日元。(并不是某些环保分子胡说的靠烧垃圾还能发电挣钱)。
在其他方面,日本人的「精致」也让人惊叹。
有个BBC驻日本记者在文章里提到一件事:
为窨井盖设计六千款,让普通的原本只需要几十块的窨井盖变成价值900美元的艺术品,这大概只有日本人才会去做。
如果非要给这种做法一个理由,或许可以这么理解:在日本学艺术创作的年轻人太多了,给他们一个工作机会,天天设计井盖吧。
当然,这只是我的解释。实际上在日本平白无故创造就业岗位的事情非常多。
BBC记者还提到他在日本换驾照的经历。
这就是日本。为了创造就业机会,为了解决年轻人失业问题,或者为了退休老年人再就业,就得做各种画蛇添足的活动。这是政治正确,是社会公德方面的精致。
严格而细致的做法,提高了日本的社会管理成本,也降低了社会运转的效率。
但是日本人首先还是要精致,要展示最美好的形象。无论是市容,还是社会道德风貌。
Part.
4
日本的就业率极高,大学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的就业率都高于97%。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打造了那些原本不需要的工作岗位。
日本的道路施工,你会看到指挥交通的员工数量远远超过干活的。这些岗位虽然不重要,但是可以容纳很多很多低技能的老年人。
这是个集体主义思想的社会,大家都觉得不应该抛弃弱势群体。每个团队都会分到好几个低技能的人,大家一起吃大锅饭。这些低技能人士,在中国和美国,可能就是吃救济和吃低保的人,或者在艰苦岗位拿着最低工资。但是在日本,他们和那些出类拔萃的优秀员工一起吃大锅饭。
与某些社会人人要做人上人、指望出人头地的「狼性文化」相比,这种日本式的大锅饭可以说充满了「白左人道主义的光辉」。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意识到,为了出人头地去奋斗,放弃安逸轻松的人生,得不偿失。尤其是大多数人即便奋斗一辈子,也是没有出头机会的。所以,很多人选择躺平,甘愿过清贫生活。
日本不仅是个集体主义国家,还是个官僚主义国家。
如果你以为官僚主义是不管不问、腐败贪污、鱼肉百姓,那是大错特错了。日本的官员极其廉洁,收入也很低,普通公务员都工资和流水线工人差不多,而且少有任何贪腐丑闻。
日本的公务员做事很认真,每个细节都会做到,服务态度极好,对民众笑脸相迎,点头哈腰,非常客气。
所以,日本绝不是腐败国家。也没有贪官污吏。
所谓官僚主义,就是每个人都按照规定很认真做事,却不在意这个事情真正的效益。
比如说无微不至的垃圾分类。
比如说无比繁琐的各种表格、调查、报告、办事手续。
在新加坡这种国家,公民与政府的某些交易,只需要用Singpass上网登录,花五分钟自己操作。这种事到了日本就是另一个世界——需要填写很多纸张表格,邮局来来回回邮寄,盖上私人印章,再到好几个政府部门盖章。一旦出了点差错,又得从头再来。
在新加坡只需要五分钟的事,在日本折腾几个星期是很正常的。
这些事情,各级公务员做事越认真,这社会效率就越低。外国人一到日本办事就会觉得诸多不便,但是日本人却觉得很正常,没觉得有什么不方便。
Part.
5
日本人的另一个问题是守旧,他们不愿意放弃任何老式的传承。比如日本的一些大商场早就可以用三十多种电子支付,支付方式比中国要多很多。但是普通日本人依然强硬使用钞票和硬币。
为了快速使用现金,日本人研发了极其高端复杂的全自动现金机器,一把钱扔进去,自动结算,自动找钱。这样的自动化机械设备,机器成本比手机扫码支付设备贵几十倍。中国的商场是绝不会去买这种设备的。
但是日本人为了维护使用现金的传统,就是要付出这么麻烦的代价。
日本人还非常热爱各种传统节日,有些传统节日都是几百年上千年传承。这是他们精致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绝不能轻易放弃。
有些历史包袱沉重的城市,比如京都和奈良,要想发展经济不容易。京都这个小地方,有1500古寺,800神社,这些寺院和神社占着大片的地皮,却不需要纳税。
这些神社和寺院如果拆掉一部分做房地产,商厦,写字楼,大公司厂房,或许京都的财政赤字可以脱离困境。但是让京都市民支持是不可能的。稍微高一点的建筑,在京都就会严格受限制。
多修建地铁线这么好的事情,在京都都有人反对。
京都曾被评为世界上最适合旅游都城市,排名第一。这么大的事情,在中国可能是全市庆祝。但是京都市民却不喜欢,要求政府通知排名单位,让他们以后永远不要把京都列进去。
因为京都人不想太多游客过来打搅本地人安静的生活。
虽然经济停滞三十年,日本人民似乎更在意比经济更重要的东西:公正,传统,安静,和平,稳定,美。他们不喜欢变化太快,那样的生活让人缺乏安全感。
日本人不是「拜金主义者」。他们骨子里有一种无法放弃的对唯美的追求。
日本出生率这么低,老龄化世界第一,劳动力奇缺,为何不大量引入移民人口以改善经济?因为日本人很害怕新移民。
日本是个独特的民族。日语更是一种精微的语言。不是日本长大的人,即便学很久日语,也不能适应日本人的表达方式。这种方式,西方人称之为「读空气」。日本人不习惯直接表达,那样会很失礼。你要学会听懂他们语言中的弦外之音。
外国长大的人通常很难搞明白这种微妙表达。
传统日本人对于外来新移民很紧张。一个村若是来一个外国移民,他们就会私下议论。日本人不知道如何和外国人相处。他们担心自己不了解外国习俗而失礼,又担心外国人的到来会改变他们的生活,以及文化不同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即便是今天的日本大城市,大多数日本人还是不愿意把房子租给外国人,因为沟通困难啊。
Part.
6
经济学家们从各方面论证日本「失去的三十年」的诸多原因,比如错误的货币政策、错误的产业扶持政策、官僚阶层决策的低效。
我觉得日本的政治家未必不懂经济学。他们一点都不笨。在日本,有很多东西的价值排序是高于经济发展的。没有民众的支持,政治家或许没改革就先下台。
日本政府是弱势的。他们没有能力强行规划,没有能力强拆,不得不迎合各种民意——虽然民意经常是保守、古板、短视的。
日本首相经常像走马灯一样飞速转换。让人怀疑日本时刻会有整局动荡。但是这三十年日本却稳定得出乎意料,并没有因为经济停顿而发生社会问题。
经济停滞的年代,日本却成为一个软实力强大的国家。日本的音乐,动画,各种综艺节目,都在发挥强大输出力。
在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都是最适合移民居住的国家。那么这三个国家的人最想移民居住的国家是哪个国家呢?答案是:日本。
不仅如此,东南亚国家的调查显示,日本也是东南亚人最想移民的国家。最想移民日本的还有台湾人、尼泊尔人。新加坡作为经济繁荣程度远超日本的富裕国家,新加坡人心目中的理想居住国也是日本。
这些年,日本的科技似乎没有落后。精密机床,半导体技术,汽车技术,各种相机和摄像头,医疗技术、尖端仪器、生物化学、依然是领先的。
尤其是日本这些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平均每年一个,除了美国就是日本了。
日本人的彬彬有礼,遵纪守法,在世界上也声誉很高,所以日本护照和新加坡护照一样,可以大多数国家免签。
日本没有因为经济停滞而动荡。相反的,打造了一个平等、民主、法治的典范国家,日本的民主指数排名也是远远优于美国。
日本国贫富差距极小。社会保障极好。日本人很少因为看不起病破产。而在美国,即便是有医保的美国人每年依然有百万人因为付不起医疗费而破产。
日本发展出解决老年人问题的近乎完美一套体系,更是给出生率飞速下跌的国家提供了一个样板。
面对日本的现实,或许要反思一下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做法。如果为了经济发展去打造弱肉强食的狼性文化,去舍弃对弱势群体的关爱,这样的社会,再富裕也是不美好的。
防失联,保持联系,本号一共有三个微信号,好友位有限,加其中一个就可以,内容都是一样的,请勿重复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