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古。
几天前,南通政府发布政令:
要求全市范围内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制造、销售冥币纸钱、纸扎实物等封建迷信殡葬用品。违反本通告规定的,由县级以上民政部门会同同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予以没收,可以并处制造、销售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南通政府的行动,我不置评,因为不值一驳。
但这一行动,被舆论广泛批评后,出现了反转。
在南通民间大规模扎库的视频(即给死人扎堪比实体房屋这么大的房子)在网上流传后,不少网民反转了,他们认为,这太荒唐了,南通政府干得对。
这就涉及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主张南通政府应该管制,这是言论自由吗?因为他们就是这么认为的,你反对,是言论自由,我支持不也是言论自由吗?
要知道,在中国官方,言论自由一直是有边界的,散布谣言是会被处理的,甚至有可能被拘留 ,严重的还要判刑。
今天,我们就以南通这一事件,来谈一下言论自由。
我们先来厘清各种言论的本质:
我们先从批评制的言论说起。
我之所以说,我不是公共知识分子,是因为公知们认为,这个社会存在公共事务,因此,在公共领域进行发声,是知识分子们的责任和权利。
他们一样会反对管制,但他们反对管制的理由和我不一样。
他们反对管制,是认为公共领域的事务,应该是由民主治理的,应该由不同的人进行意见表达,最后由某一种机制来决定。
而我反对管制,仅仅依据两个理由:
1、这种管制,不能达成政府宣称的目标;
2、这种管制,侵犯了私有产权
有人说,这看起来没有多大的区别啊?有区别,有很大的区别。
我反对管制,是根据经济科学,说明这一行动的后果,比如福利主义会带来贫穷,侵犯私有产权,最终会导致全社会产权预期不稳,让投资减少,繁荣减少。
而公知们反对管制,往往是认为,是否要管制,不能谁说了算,我们得参与,我有表达意见的权利。
如果按照我的理由,政府扶贫就不能达到让贫困的人富裕起来的目标,同时,扶贫是将另一些人的财产通过政府进行转移支付给了穷人,这是侵犯了私有产权。
因此,你不要看到不少公知们天天反对管制,就认为他们真在反对管制。
其实,他们要的是管制这一决策权的参与。
因为,他们在很长时间内,不仅反对管制,还在主张各种管制,包括环保、扶贫、福利、免费教育等等,这些都是他们多年的主张,这在他们看来是逻辑自恰的,因为,这都是某种意义上的参与政治。
我的反对管制,准确地说,不叫参与政治,而是在说,政治不能解决问题,政治只能带来问题,是在解构政治。
因此,在舆论场中,批评言论有两种性质。
第一种性质,是在批评管制的手段及其后果为目标,也就是基于经济学理论的批评;
第二种批评,是以参与政治为目标,要求获得关于所谓公共事务的舆论权力为目标;
第二种批评中,他们是以一个言论自由作为自己的挡剑牌的。
不管是批评管制,还是主张管制,他们都是在说,一个公民,对公共事务进行评论,这不是一个人的言论自由吗?
其实,这种言论自由是不存在的。
所谓的言论自由,也必须以产权为边界。
南通人扎库,其实主要是在老人死亡后的一个一次性的仪式,并非每年清明时的习惯,这种行动,是人家用自己的钱,自己消费,焚烧的主要是纸制用品,谈不上有什么大气污然,一个人一生才死一次,能有多少污染呢?
这是家属花自己的钱办的一次祭祀活动,是人家产权范围内的。
你可以私下议论没必要,这是你的主观价值,不代表别人的。你的很多消费,人家也认为没必要。
但当在所谓的公共舆论上主张禁止时,这不是言论自由,这其实是政治的一部分,就是在参与对他人私有财产的管制。
任何一种管制,若得不到普遍观念的支持,不可能长期存在。只有在舆论场上,无数人都认为这种管制是正确的,这种管制才会持续,相反,如果大多数人认为这种管制不正确,这种管制即使实施,也不可能持续很久。
因此,在舆论上参与主张管制的人,就是管制的帮凶,而不是什么言论自由,就是要承担舆论责任的。
你能想象一下,你可以对别人家的被子是什么颜色的提出政治主张吗?但当有些人在支持南通政府搞管制时,这就是一种政治主张。
他怎么能是言论自由吗?只要形成政治主张,就隐含了可能的暴力手段,即有可能对他人的私有产权进行侵犯。
如果你骂南通人烧纸库是SB,这是可以的,这是言论自由的范畴,只不过表达了你个人的消费偏好,正如有人说,那些女孩子喝很贵的奶茶,也有很多人说,这些女孩是SB.
但这只是消费偏好的鄙视链,如果主张禁止烧库,禁止玩游戏,禁止喝奶茶,那就是政治主张,是管制主张,是试图通过舆论呼吁,推动管制的出现。
这是哪门子的言论自由?
如果人人都可以发动这种管制的诉求,人一多,就是政治正确的,那么,如果无数人发动要求分掉富人的财产,这也是言论自由吗?
过往的美国,女人们拿到选票上,马上推行了《禁酒令》不许男人喝酒,并在不久后,马上推动了遗产税,洛克菲勒这样富人的财产,就得抢走一部分。
美国打土豪,甚至比中国早了几十年。
自由只有一个定义,那就是财产权的保护。
对于政府管制各种领域人们的财产,我不奇怪,古今中外,任何政府都在干这件事,甚至没有批评的必要,因为你只要理解政府就是一种通过权力扩张来获得利益的机构,就会明白,和他们讲道理,是不可能成功的。
但政府权力的边界,止于人们的观念。
那些主张、同意、默认政府可以管制南通人是否烧库的人,才是需要批评的。因为正是这些人的同意、支持,使得政府这样的行动可以长期存在。
而他们的主张、同意,正是在参与、支持一种管制他人私有财产的言论,在他们心里,没有财产权这一条界限。
我当然不是主张,要用权力禁止他们发声,我不过在说,言论也需要有边界感,别人的财产要如何使用,你无权指指点点,这不是什么言论自由,这是在任何正常社会起码的边界感。
一个正常的市场经济社会,人们有权犯错(你认为的),不管是点一大桌子菜只吃两口,还是用大把的时间玩游戏,还是一年365天在麻将桌上,还是烧巨大的纸玩具烧给死人。因为这是消费者的权利。
只有一个消费者有权自己决定自己的消费,才叫市场经济。
那些人天天试图通过权力干预他人消费的人,与权力机关一样,都是侵犯他人的始作俑者。